《無錫市檔案管理條例》實施辦法
無錫市人民政府令
第136號
《<無錫市檔案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已經2013年4月26日市人民政府第14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3年6月15日起施行。
代 市 長 汪 泉
2013年5月9日
《無錫市檔案管理條例》實施辦法
第一條 根據《無錫市檔案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條例》第二條所稱檔案包括以下類別:
(一)反映機關、團體、事業(yè)單位、社會組織主要職能活動和基本歷史面貌,在行使職責過程中所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實物等不同形式的原始資料,主要包括文書、財務、人事、科技、基建等檔案資料。
(二)反映企業(yè)創(chuàng)立、生產、經營、研發(fā)和管理活動過程中所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實物等不同形式的原始資料,主要包括文書、財務、人事、科技、基建等檔案資料。
(三)散存于民間的具有社會保存價值的各種歷史資料,主要包括官方文書、歷史文獻資料、聲像資料、契約、票證、族譜家譜、藝術品等。
(四)制作播出的廣播、電視重要的節(jié)目資料和印刷發(fā)行的報紙、雜志、書籍。
(五)網站重要的數據庫信息資源。
(六)無錫籍或者曾經在無錫工作與生活過的社會知名人士的人物檔案,主要包括經歷、照片、影像、榮譽、著述、實物等檔案資料。
(七)其他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檔案資料。
第三條 市、市(縣)、區(qū)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以下簡稱檔案管理部門)履行以下職責:
(一)貫徹執(zhí)行黨和國家有關檔案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guī),制定本地區(qū)檔案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及有關政策、制度和規(guī)定,編制年度計劃并監(jiān)督實施。
(二)對本地區(qū)檔案事業(yè)實行統籌規(guī)劃、宏觀管理;對機關、團體、企事業(yè)單位、社會組織的檔案工作進行協調、指導、監(jiān)督。
(三)開展檔案執(zhí)法檢查,查處違反檔案法律法規(guī)行為。
(四)組織檔案保護和檔案理論與技術研究、檔案宣傳、檔案普法、檔案教育與培訓等工作。
(五)組織檔案學術研究交流活動。
(六)對同級綜合檔案館進館范圍進行調整,組織開展檔案接收、征集、保管、利用等各項工作。
(七)對本地區(qū)檔案事業(yè)發(fā)展情況以及同級綜合檔案館進館單位的檔案工作進行年度評估。
(八)承辦同級政府以及上級主管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
(九)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職責。
第四條 綜合檔案館、專門檔案館和各單位檔案室(以下簡稱檔案館(室))應當建立健全檔案管理制度,配備符合要求的檔案庫房、專用設備、專業(yè)人員,落實相關工作經費,推進檔案信息化建設,實現檔案管理制度化、規(guī)范化,確保檔案資料的完整、安全和有效利用。
第五條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在檔案館(室)查閱、利用相關檔案信息的權利,并承擔保護檔案的義務;對違反檔案法律法規(guī)、損害檔案的行為,有權向所在地檔案管理部門舉報。
第六條 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向檔案館(室)提供、捐贈檔案資料。檔案館(室)應當對提供、捐贈重要、珍貴檔案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予以表彰、獎勵。
鼓勵檔案館(室)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義務提供檔案寄存保管服務。
第七條 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建立對外開放的檔案館。建立檔案館并對外開放的,應當告知所在地檔案管理部門,所在地檔案管理部門應當給予技術幫助。
第八條 鼓勵開展整理編目、寄存保管、技術服務、業(yè)務咨詢等檔案業(yè)務中介服務。
從事檔案業(yè)務中介服務的,應當到所在地檔案管理部門進行備案,所在地檔案管理部門在進行業(yè)務指導的同時,可以提供技術幫助、人員培訓等服務。
第九條 綜合檔案館作為收集、保管、利用國家檔案的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確定的檔案收集范圍,接收進館單位的檔案,征集社會組織和個人的檔案,向社會提供檔案利用服務。
城建、房地產、民族工商業(yè)等專門檔案館作為收集、保管、利用專門領域檔案的機構,應當制定相關檔案資料的收集范圍、建檔內容和業(yè)務規(guī)范,提供檔案利用服務。
機關、團體、企事業(yè)單位、社會組織的檔案室作為社會檔案資料形成的主體和基礎,應當按照歸檔范圍和檔案業(yè)務規(guī)范的要求,做好檔案資料的齊全收集、規(guī)范整理、安全保管、提供利用和對應電子文檔的形成等工作,并按照規(guī)定向綜合檔案館或者專門檔案館進行移交。
第十條 檔案管理部門應當對同級綜合檔案館進館單位進行檔案業(yè)務年度評估,評估內容包括以下方面:
(一)檔案工作的組織管理情況,包括管理職責、機構人員、管理制度、承擔任務等內容。
(二)檔案資料的收集歸檔情況,包括檔案資料的收集齊全完整、規(guī)范管理、存放有序等內容。
(三)檔案資料的保管情況,包括檔案庫房、工作人員辦公室、閱檔室三分開,檔案庫房防護措施具備;檔案資料的鑒定、統計、移交、信息提供各環(huán)節(jié)控制和記錄完備等內容。
(四)檔案資料的開發(fā)利用情況,包括提供檔案查閱利用,利用檔案資源開展編研活動及成果,編制專題匯編資料、檔案成果的展示等內容。
(五)檔案信息化建設情況,包括檔案信息化設備、檔案資料數據庫、電子檔案應用管理系統、信息安全保障等內容。
第十一條 個人在從事公務活動中形成的文字、照片、聲像、實物以及在對外交往過程中接受的禮品、紀念品等,屬于國家或者單位所有且具有保存價值的,應當納入收集歸檔范圍,主動向本單位檔案部門移交。
第十二條 涉及公民個人權益的檔案,由相關職能部門或者單位按照下列規(guī)定進行建檔、保存并提供利用:
(一)學校等教育培訓機構負責建立學生和受培訓者的學籍、學歷等檔案。
(二)醫(yī)療機構負責建立病歷等檔案。
(三)民政部門負責建立婚姻、收養(yǎng)等檔案。
(四)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部門負責建立房屋權屬及相關物權等檔案。
(五)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門負責建立公民戶籍、出入境、公證等檔案。
(六)房屋征收部門負責建立征收檔案。
(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部門負責建立公民社會保險、職業(yè)培訓、就業(yè)狀況和勞動保障等檔案。
(八)農業(yè)管理部門以及鎮(zhèn)、村負責建立土地、林業(yè)、漁業(yè)、畜牧業(yè)、家庭承包及股份合作等檔案。
第十三條 涉及公民個人的職工人事檔案是記錄公民政治表現、工作經歷、工作成就的重要資料。用人單位應當完整建立和保管包括職工的勞動合同、勞動報酬、任職任用、職稱評定、工作考評和獎懲、出境出國、黨派及社會團體組織的加入、退出和表現等內容的職工人事檔案。
鼓勵人事檔案專門服務機構為企事業(yè)單位提供職工人事檔案的整理、保管和利用服務,并簽訂職工人事檔案服務協議。
公民對本人職工人事檔案構成享有知情權,對歸檔內容享有補充權。
第十四條 企業(yè)在資產和產權變動時,應當將檔案清理納入資產清算范圍及工作內容,建立工作責任制度,明確檔案處置部門和人員,對檔案進行清理并按照規(guī)定移交。
事業(yè)單位進行改制的,應當在啟動改制程序時向所在地檔案管理部門提出書面報告,檔案管理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當會同其主管部門進行檔案專項檢查,明確檔案的歸屬及移交要求并監(jiān)督實施。
中外合資、中外合作企業(yè)產權變動或者依法終止的,其檔案的歸屬與流向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辦理,中方應當在企業(yè)變更結束前30日內,將檔案處置情況向所在地檔案管理部門作出書面報告,并進行備案,接受檔案管理部門的監(jiān)督、指導。
第十五條 廣播電視、印刷發(fā)行、策劃設計、文化藝術等相關單位應當加強節(jié)目、作品及成果等檔案資料的收集保護和利用工作,并定期送交綜合檔案館,作為館藏保存。
第十六條 網站應當建立健全數據庫信息資源檔案管理制度,確保重要數據庫信息的完整和安全。
綜合檔案館應當為網站重要數據庫信息資源的光盤、磁盤、磁帶等有形存儲介質義務提供安全保管服務。
第十七條 檔案館(室)應當定期做好檔案鑒定工作,制定開放檔案目錄,設置開放利用場所,提供對外利用,發(fā)揮檔案的社會利用價值。
第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第七條、第八條規(guī)定,建立對外開放檔案館和從事檔案業(yè)務中介服務,但未按照規(guī)定告知或者向所在地檔案管理部門進行備案的,由檔案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
第十九條 進館單位經業(yè)務評估,不符合本辦法第十條規(guī)定要求的,由檔案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整改;經整改后仍未達到要求的,由檔案管理部門予以通報。
第二十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二條規(guī)定,相關職能部門或者單位未按照規(guī)定妥善保管涉及公民個人權益檔案的,由檔案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整改;造成檔案損失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由檔案管理部門予以通報,對所在單位責任人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二十一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四條規(guī)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檔案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及其他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企業(yè)在資產和產權變動時,未將檔案清理納入資產清算范圍,并按照有關規(guī)定進行移交的;
(二)事業(yè)單位改制時,未向所在地檔案管理部門提出書面報告、未按照檔案歸屬要求進行移交的;
(三)中外合資、中外合作企業(yè)產權變動或者終止時,未確定其檔案歸屬并進行移交、未向所在地檔案管理部門報告和備案的。
第二十二條 違反本辦法規(guī)定,法律、法規(guī)已有處罰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
第二十三條 本辦法自2013年6月15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法蘭西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8-04-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法》的決定
2007-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安哥拉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7-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修正)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防止傾倒廢物及其他物質污染海洋的公約>1996年議定書》的決定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9-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泰王國關于民商事司法協助和仲裁合作的協定》的決定
1994-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所得稅法[已修定]
1980-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法(修訂)
2002-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3-12-27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出版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城市房地產開發(fā)經營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城市房地產開發(fā)經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醫(yī)療器械監(jiān)督管理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3-07醫(yī)療廢物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事業(yè)單位財務規(guī)則(2012修訂)
2012-02-07國務院關于促進海關特殊監(jiān)管區(qū)域科學發(fā)展的指導意見
2012-10-27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2012-04-05國務院關于印發(fā)質量發(fā)展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012-02-06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2011)
2011-07-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wěn)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fā)展的意見
2011-0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建立和規(guī)范政府辦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基本藥物采購機制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19國務院關于確定三亞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由國務院審批的通知
2010-11-16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安全監(jiān)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煙花爆竹安全監(jiān)督管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1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的通知
2010-10-18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2010年5月4日)
201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