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杭州市外來務工人員勞動安全衛生權益保障辦法的通知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杭州市外來務工人員勞動安全衛生權益保障辦法》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二○○九年十二月三十日
杭州市外來務工人員勞動安全衛生權益保障辦法
為切實保障外來務工人員勞動安全健康合法權益,有效控制和減少生產
安全事故和職業病危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浙江省安全生產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一、適用范圍
杭州市行政區域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單位內外來務工人員的勞動安全衛生權益保障,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外來務工人員,是指外地來杭就業、創業的
勞動者,以及在生產經營單位就業的本市農村戶籍勞動者。
二、生產經營單位的責任和義務
(一)生產經營單位是本單位勞動安全衛生的責任主體,其主要負責人應當對本單位外來務工人員的勞動安全衛生工作全面負責,為外來務工人員提供符合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標準的工作環境和條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外來務工人員勞動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二)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職業病防治等勞動保護責任制度,依法設置安全、衛生管理機構,配備管理人員,完善安全生產保障制度和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落實外來務工人員勞動安全衛生保障措施。
(三)生產經營單位應當與招用的外來務工人員
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中必須明確
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職業病危害防護、職業技能培訓教育、工傷保險等內容。
(四)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外來務工人員進行下列安全、衛生培訓教育:
1.安全生產、職業衛生技術和技能培訓;
2.“三級安全教育”,轉崗、調換工種和使用新設備、新工藝的安全教育;
3.勞動安全衛生權利和義務教育;
4.工作崗位安全生產和職業病預防知識教育;
5.事故應急救援基本知識教育。
(五)生產經營單位要建立健全外來務工人員勞動安全衛生培訓教育資料臺帳。從事特種作業的外來務工人員必須按規定經有關部門專業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
(六)生產經營單位安排外來務工人員從事礦山作業、建筑施工、危險化學品生產、煙花爆竹制作、高空懸掛作業和有限空間作業等危險性較大或接觸有毒有害物品的工作,要以書面形式告知其作業場所和作業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及緊急情況下應急避險措施。不得違章指揮或強令外來務工人員在事故隱患未排除、不具備安全與衛生條件的作業場所或崗位工作。
(七)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在有較大危險因素和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生產作業場所及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衛生警示標志和中文警示說明。
(八)生產經營單位必須為外來務工人員無償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并教育、督促其在勞動過程中正確使用。
(九)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外來務工人員,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規定組織崗前、崗中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外來務工人員。不得安排未經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外來務工人員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外來務工人員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
(十)接受勞務派遣用工單位與勞務派遣單位在訂立勞務派遣協議中應當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職業病防治管理職責。接受勞務派遣用工單位應當執行國家勞動標準,為被派遣勞動者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勞務派遣單位應當督促和協助接受勞務派遣用工單位對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崗位安全、衛生培訓教育及日常的勞動安全衛生管理。被派遣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發生因工傷亡事故或職業病危害事故,接受勞務派遣用工單位應當承擔主要管理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承擔連帶管理責任。
(十一)生產經營單位不得因外來務工人員對本單位安全生產、職業病防治工作提出批評,進行檢舉、控告或者拒絕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行為,而降低其工資、福利等待遇或者與其
解除勞動合同。
三、外來務工人員的權利與義務
(一)外來務工人員依法享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從業人員勞動安全衛生的權利。
(二)外來務工人員有權獲得勞動安全衛生方面的培訓教育,了解并掌握其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職業病危害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
(三)外來務工人員有權要求生產經營單位提供符合標準的勞動安全衛生防護設施和防護用品。
(四)外來務工人員有權對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職業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批評,進行檢舉、控告;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行為。
(五)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外來務工人員有權查閱、復印本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離開生產經營單位時,有權索取經生產經營單位簽章的本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復印件。
(六)外來務工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應當遵守
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嚴格執行本單位的勞動安全衛生等方面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服從管理,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七)外來務工人員應當掌握本崗位工作所需的安全、衛生知識,提高職業技能,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置能力。
(八)外來務工人員發現生產安全和職業病危害事故隱患,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衛生管理人員或者本單位負責人報告。
四、監督管理
(一)政府安全生產、衛生、
勞動保障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依法對生產經營單位實施監督管理,保障外來務工人員勞動安全健康等方面的合法權益。工會組織代表廣大職工的利益,依法維護外來務工人員勞動安全健康等方面的合法權益,依法組織外來務工人員參與勞動安全衛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
(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對外來務工人員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綜合監管,檢查督促生產經營單位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負責對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培訓、考核工作,提高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按規定組織生產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查清
事故原因,明確事故責任,對有關事故責任單位和事故責任人依法進行處理。
(三)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依法對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工作實施行業監管,指導、督促生產經營單位加強安全生產管理,落實安全隱患的排查治理。
(四)衛生行政部門依法對外來務工人員職業病防治工作進行監督檢查,督促生產經營單位按規定及時如實申報職業病危害項目,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機構和制度;督促生產經營單位加強對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評價與控制,開展職業健康監護,為外來務工人員提供符合職業衛生標準的工作條件;督促承擔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和從事職業病衛生技術服務的機構規范開展對外來務工人員職業病的檢查、診斷及救治工作;按規定負責外來務工人員職業病危害事故的調查處理。
(五)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依法對外來務工人員勞動保障工作進行監督檢查,督促生產經營單位執行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規范外來務工人員勞動合同的簽訂;督促生產經營單位落實外來務工人員有關勞動保護政策;督促生產經營單位按規定為外來務工人員繳納工傷保險費,按照工傷保險有關規定,負責外來務工人員的
工傷認定,監督生產經營單位落實外來務工人員的
工傷待遇。
(六)工會組織依法對生產經營單位外來務工人員勞動安全衛生工作進行監督,對生產經營單位違反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侵犯外來務工人員勞動安全健康合法權益的,依法要求生產經營單位
承擔責任,支持外來務工人員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依法參加外來務工人員生產安全事故和職業病危害事故的調查處理,維護外來務工人員勞動安全健康等合法權益。
五、權益保障
(一)外來務工人員勞動安全衛生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向政府有關部門舉報投訴或向工會組織要求提供援助。政府有關部門對外來務工人員的舉報投訴,應當依法及時處理,不得拖延、推諉。工會組織對外來務工人員的求助,應當及時給予無償的
法律幫助。
(二)各級政府應當建立由安全生產、衛生、勞動保障等部門和工會聯合組成的外來務工人員勞動安全衛生監管聯動機制,公布勞動安全衛生舉報電話,定期通報外來務工人員安全生產、職業病防治及
工傷事故信息,對嚴重侵犯外來務工人員勞動安全健康合法權益的案件依法予以查處。
(三)外來務工人員因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受到傷害后,生產經營單位應當采取措施,使受到事故傷害的外來務工人員及時得到救治,并按規定向政府有關部門報告事故情況;生產經營單位未按規定上報事故情況的,外來務工人員應當向政府有關部門舉報投訴。
(四)政府安全生產、衛生、勞動保障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接到外來務工人員重傷事故報告或事故舉報投訴的,應當及時進行調查取證,查明事故性質及責任,督促落實事故受傷人員的工傷待遇。
(五)生產經營單位發現外來務工人員患職業病或疑似職業病時,應當及時安排其到有職業病診斷資質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診治,確診為職業病的,應當按規定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外來務工人員離崗時未進行職業健康檢查的,生產經營單位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簽訂的勞動合同。
(六)生產經營單位必須依法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外來務工人員按時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未參加工傷保險的外來務工人員發生工傷事故的,由生產經營單位按照國務院《
工傷保險條例》及省、市規定的有關
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
(七)對違反本辦法及侵犯外來務工人員勞動安全健康合法權益的行為,由政府有關部門依法進行查處;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刑事責任。
(八)本辦法未規定的其他涉及外來務工人員的有關勞動安全衛生事項,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執行。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秘書一處
2009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