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
漢中市人民政府
漢中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張騫墓保護管理辦法的通知
漢政發〔2009〕21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漢中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有關工作部門、直屬機構:
《張騫墓保護管理辦法》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〇〇九年四月十一日
張騫墓保護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張騫墓的保護管理,
繼承歷史文化遺產,發揮文物資源優勢,促進經濟、社會、文化協調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陜西省文物保護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張騫墓的保護管理工作及其相關活動。
第三條 張騫墓的保護工作,必須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
第四條 城固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張騫墓保護管理工作的領導,將張騫墓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協
調解決張騫墓保護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正確處理張騫墓保護與建設規劃、旅游發展、群眾生產生活的關系,確保文物安全。
城固縣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是張騫墓保護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門,委托張騫紀念館履行行政執法職責。
城固縣人民政府城市規劃、環境保護、土地、地質礦產、林業、公安、工商、建設、旅游等有關部門以及張騫墓所在地鎮政府,應當根據各自的職責配合縣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做好張騫墓的保護工作。
張騫紀念館不可移動文物不得轉讓、
抵押,不得作為企業資產經營。
城固縣行政區域內的機關、部隊、學校、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和個人,都有保護張騫墓的義務。凡進入張騫紀念館的單位和個人,都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二章 保護范圍
第五條 為實現對張騫墓本體和其歷史環境風貌的有效保護,本辦法根據陜西省人民政府(陜政發〔1992〕35號)文件批準公布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確定保護區劃范圍。
(一)保護范圍:張騫墓冢東外延100米,西外延140米,南外延192.5米,北外延160米。
(二)建設控制地帶:核心保護區東、西、南、北各外延800米。
第三章 經 費
第六條 城固縣人民政府應當將張騫墓保護事業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并可根據張騫墓文物搶救、修繕、征集、購買和安全設施建設等需要設立專項經費。
第七條 張騫紀念館可通過政府投入、社會各界捐助及海外捐贈、國際組織提供的保護經費等多種渠道籌集資金。鼓勵國內外組織或個人為張騫墓的保護捐款、贊助。
張騫墓保護專項資金應當用于張騫墓保護事業,實行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八條 張騫墓的門票收入和其他事業性收入,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專門用于張騫墓保護管理。
第四章 規劃與保護
第九條 張騫墓保護規劃是對張騫墓保護管理的重要依據。張騫墓保護規劃由城固縣文物行政部門組織編制,由漢中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報經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后報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保護規劃必須嚴格執行,不得擅自變更,確需變更的,必須報經原批準機關批準后實施。
城固縣人民政府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建設規劃、環境保護規劃和風景名勝區規劃應當符合張騫墓保護要求,與張騫墓保護規劃相銜接。
第十條 城固縣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張騫墓安全責任制,組織有關部門檢查重大文物
安全事故防范措施落實情況,調查處理重大文物安全事故。
城固縣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制定重大文物安全事故防范預案,檢查落實張騫紀念館的文物保護安全措施,并根據需要組織建立群眾文物保護組織。
張騫紀念館應當加強和完善文物保護安全措施,并接受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和管理。
第十一條 張騫紀念館負責對張騫墓的日常管理工作,并接受城固縣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的領導。
張騫墓所在地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可以成立群眾性的文物保護組織或者確定文物保護員,協助張騫紀念館開展文物保護工作。市縣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對聘用的文物保護員,應當給予適當報酬。
第十二條 在張騫墓保護范圍內實施下列文物保護工程,應當制定張騫墓保護工程方案,并履行報批手續:
(一)新建、改建、擴建文物保護設施;
(二)實施修繕、保養文物工程;
(三)鋪設通訊、供電、供水、排水等管線;
(四)設置防火、防雷、防盜設施和修建防洪工程;
(五)其他有關張騫墓保護的建設工程。
張騫墓的保護工程方案,經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后實施。
第十三條 在張騫墓保護建設控制地帶內進行工程建設前,應當進行考古勘探和環境影響評價,并依法履行報批手續。建設工程的風格、色調和高度應當與張騫墓保護的歷史風貌和周邊的自然環境相協調。
第十四條 在張騫墓保護范圍內,嚴格控制與張騫墓保護無關的經營活動,確需開展經營活動的,辦理相關手續后在規定的區域和范圍內進行。
第十五條 張騫墓保護范圍內的土地和其他資源屬國家所有,應當嚴格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和破壞。
第十六條 張騫墓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設立的界樁及標志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移動和破壞。
第十七條 張騫墓保護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對張騫墓保護法律、法規的宣傳。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張騫墓的義務,有權制止和舉報破壞張騫墓的行為,對保護張騫墓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或個人,由張騫墓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有關部門給予表彰獎勵。
第十八條 在張騫墓保護范圍內的各種風景林木和古樹名木,不分權屬都應當按照規劃進行撫育管理,不得砍伐或者遷移,必須冠名、造冊登記。需要更新或砍伐的,應當依法審批。
第十九條 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在張騫墓保護范圍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在張騫紀念館文物和標志上刻劃、涂畫、張貼;
(二)排放污水、挖砂取土取石、修建墳墓、堆放垃圾和其他可能損害張騫墓安全的行為;
(三)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
(四)設置戶外廣告設施,修建人造景點和其他與張騫墓保護無關的工程。
第二十條 拍攝電影、電視劇(片)、錄像或專業攝影需拍攝張騫墓景區、文物、藝術品的,按照審批權限報相應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在市縣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下進行。
第二十一條 張騫紀念館應當根據景區的容量,有計劃地安排接納游人,控制游客數量。
第二十二條 張騫紀念館存放的文物藏品,按照以下規定進行保護管理:
(一)建立檔案,分級、分類管理,并報漢中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和陜西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登記備案;
(二)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和必要的技術手段;做好文物建筑的防腐、防潮、防火、防雷以及維修和防盜工作;
(三)張騫墓紀念館文物藏品的調撥、交換和借用,應當依據文物等級管理規定,逐級呈報有批準權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第二十三條 對張騫墓保護范圍周邊可能有地下文物遺存的區域,城固縣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將依法進行文物勘察,并由專業考古人員進行技術鑒定,劃定地下文物遺存的保護區域。
第二十四條 對張騫墓的修繕,應當依法履行報批手續,嚴格按照保護規劃進行,遵循不改變張騫墓安全、環境、歷史風貌的原則,保持原有材料、傳統結構和制作工藝。
第二十五條 參與張騫墓修繕的施工單位,必須持有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發給的相應等級的文物保護工程資質證書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發給的相應等級的資質證書,在通過招投標后方可施工。
第二十六條 城固縣人民政府及其有關行政部門,應當采取措施,繼承、保護和弘揚張騫精神,傳承地方文化;收集和保存張騫文化、藝術、工藝珍品;設置傳統文化博物館、陳列室;出版、展示、宣傳有關張騫的歷史文化和優秀作品。
第二十七條 張騫墓保護機構應建立工作日志,并對張騫墓進行日常維護和監測。當發生或可能發生危及張騫墓安全的突發事件時,立即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及時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并按照有關程序向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通報,尋求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援助。
第二十八條 張騫墓保護管理機構應當加強與文物保護有關組織的交流與合作,適時組織對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主要負責人應取得國家文物局頒發的資格證書。其他工作人員應持有縣級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工作證上崗。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九條第(一)項規定的,由公安機關或者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處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
違反第十九條第(二)、(三)項規定的,由縣級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恢復原狀,可以并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違反第十三條、第十九條第(四)項規定的,由市縣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條 違反第七條、第十二條、第十四條、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第十八條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相關管部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追究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 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對作出個人處兩千元以上罰款、對單位處三萬元以上罰款決定的,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第三十二條 對未經審批、擅自對張騫墓修繕的單位和個人,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對無資質證書參與張騫墓修繕的單位和個人,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并給予行政處罰。
第三十三條 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張騫墓管理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的其他行為,法律、法規有處罰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五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