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管理辦法(試行)》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5年11月17日
浙江省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突發事件預警信息(以下簡稱預警信息)發布工作,及時準確向社會公眾提供權威的預警信息,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的發生和危害程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運行管理辦法(試行)》《浙江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發布預警信息,應當遵守本辦法。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預警信息,是指突然發生或者可能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社會安全事件的預警信息發布工作可參照本辦法。
第四條預警信息發布的種類和分級標準,按照各級政府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及專項應急預案的規定執行。
第五條根據國家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規劃,依托氣象部門已有業務系統,整合資源,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相互銜接、相關責任單位互聯互通的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在各級氣象部門設立預警信息發布中心。
第六條各級預警信息發布中心為預警信息發布責任單位提供發布平臺;不改變現有預警信息的發布責任權限,不替代相關部門已有發布渠道。
第七條預警信息發布遵循“以人為本、預防為主,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分類管理、分級負責,統一發布、及時高效”的原則。
第二章職責分工
第八條各級政府應急管理機構統一協調預警信息發布工作,會同預警信息發布責任單位建立暢通、有序、高效的發布機制。
第九條各級氣象部門在當地政府的組織領導下,負責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的建設,承擔預警信息發布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條教育、公安、民政、國土資源、環保、建設、交通運輸、水利、農業、林業、衛生計生、安監、海洋與漁業、旅游、人防、海事、地震、氣象、電力、民航、鐵路及應急指揮機構等預警信息發布責任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制定預警信息發布的標準、流程和審簽制度,做好相應類別的突發事件監測預警、信息審核、評估檢查等工作。
第十一條各級新聞出版廣電、通信等部門應當協調指導新聞媒體、網站、應急廣播、基礎電信運營企業等與當地預警信息發布中心實現互聯互通,建立工作聯動機制,形成快速發布“綠色通道”,確保在第一時間多途徑、多手段無償向社會公眾發布預警信息。
第三章發布與傳播
第十二條預警信息發布責任單位應當利用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發布預警信息。預警信息發布中心和預警信息發布責任單位應當制定發布操作流程。
第十三條預警信息發布實行審簽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負責為預警信息發布責任單位設立發布賬戶和審簽權限。預警信息發布責任單位應當按照相關應急預案規定,嚴格執行內部審簽制度。
第十四條預警信息發布中心發布的預警信息采用統一制作格式,包括預警類型、預警級別、起始時間、預警范圍、警示事項和發布單位、發布時間、發布渠道、預警時效等。
第十五條預警信息發布責任單位按照相關應急預案的標準和技術規范制作預警信息,發送至各級預警信息發布中心。
第十六條各級預警信息發布中心在接收到預警信息發布責任單位送發的預警信息后,應當按照指定的范圍、時間和渠道及時向社會發布。多個責任單位對同一突發事件送發內容雷同的預警信息,預警信息發布中心應當在征求同級政府應急管理機構同意后整合發布。
第十七條預警信息發布責任單位在預警信息發布后,應當密切關注突發事件發展態勢,及時變更或解除預警信息。
第十八條各級預警信息發布中心在充分利用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的基礎上,要加強與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等社會媒體和基礎電信、戶外媒體、樓宇電視、應急廣播、人防警報、車載信息終端等運營管理機構的合作,不斷拓寬信息快速傳輸通道,努力構建全覆蓋的預警信息傳播網絡。
第十九條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和互聯網信息管理服務機構要履行社會責任,按照預警信息發布要求建立完善響應機制和操作流程,快速、準確、權威、播發預警信息。
基礎電信運營企業應當按照當地政府及其授權單位要求,第一時間安排預警信息發送。
公共場所電子顯示屏、有線廣播等傳播媒介的所屬單位應當按照預警信息發布要求,落實專人負責有關工作,及時傳播預警信息。
第二十條農村應急廣播體系、應急廣播、應急頻道(電視)、12379突發預警平臺、行業預警信息平臺、互聯網(微信、微博)等應當納入各級預警信息發布系統。
第二十一條鄉鎮(街道)、村(社區)、學校、醫院、車站、旅游景點、工礦企業、建筑工地、廣場、公園等單位和場所,要指定專人負責預警信息接收和傳遞工作,因地制宜利用有線廣播、高音喇叭、鳴鑼吹哨等多種方式,及時將預警信息傳遞給可能受影響人群。
第四章保障措施
第二十二條各地應當加快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的資源整合和完善工作,落實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的運行維護經費和預警信息發布人員,確保各項工作高效開展。
第二十三條氣象部門要加強與教育、公安、民政、國土資源、環保、建設、交通運輸、水利、農業、林業、衛生計生、安監、海洋與漁業、旅游、人防、海事、地震、電力、民航、鐵路等部門的工作聯動,定期溝通會商預警信息發布工作。
第二十四條有關部門要加強對災害信息員、水利員、農技員、氣象協理員、志愿者等各類人員的組織管理,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在突發事件應對和預警信息傳播中的作用。
第二十五條各地要結合世界氣象日、世界水日、國家防災減災日、消防安全周、安全生產月等活動,廣泛開展預警信息相關知識的科普宣傳,引導公眾主動獲取和應用預警信息,增強社會公眾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第二十六條各級政府應急管理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及時總結評估預警信息發布工作。對預警信息發布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鼓勵和表揚;對漏發、遲發、錯發預警信息的單位和個人,要予以通報批評;對造成嚴重后果的單位和個人,要依法依規予以追責。
第二十七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本科就讀于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研究生就讀于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并獲得“西南政法大學優秀畢業生”稱號。楊玲律師理論功底扎實,視野開闊、邏輯嚴密、作風穩健,擅長民商法(合同糾紛、勞動爭議、婚姻家事糾紛、人身侵權等)、刑事辯護。從業以來成功代理多起爭議標的額大、法律關系復雜、具有較大社會影響的訴訟案件。以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實戰經驗、嚴謹的工作作風、嫻熟的辦案技巧深受委托人的信賴好評。楊玲律師堅持在專業領域深入研究探索,以期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商標代理管理辦法(2010修正)
2010-07-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9-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
2008-10-28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立法會的產生辦法
1996-10-0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
199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1980-09-10關于處理違法的圖書雜志的決定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企業法
1996-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具體產生辦法
1999-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的決定
2001-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走私、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的犯罪分子的決定
1990-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向恐怖主義提供資助的國際公約》的決定
2006-02-28糧食流通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醫療機構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吉林省地方志工作條例(2019修正)
2019-05-30城市道路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7修訂)
2017-11-19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3-07國務院醫改辦關于加快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通知
2014-01-28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
2014-01-17企業債券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1年)
2011-07-19中央政法補助專款管理辦法
1999-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