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市府直屬各單位:
《東莞市金融創新獎評選暫行辦法》業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二○一二年七月十三日
東莞市金融創新獎評選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推動金融創新,滿足多層次多元化資金需求,充分發揮金融在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和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中的核心作用,制定本暫行辦法。
第二條 駐莞金融調控和監管機構、金融機構、金融行業協會,我市各鎮(街道)、園區申報東莞市金融創新獎及相關評審、授予活動,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的駐莞金融調控和監管機構是指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等國家金融調控和監管部門的駐莞分支機構。
本辦法所稱的金融機構,是指依法設立從事金融業務的銀行機構、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企業集團財務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和融資性擔保公司。駐莞金融機構既包括具備獨立法人資格、注冊地設在東莞的上述機構,也包括上述機構在東莞設立的分支機構。
本辦法所稱的金融行業協會是指經我市民間組織管理中心批準或備案,由金融機構組成的行業性協會。
第四條 東莞市金融創新獎主要獎勵以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擴大金融市場規模、完善金融服務功能、保障金融運行安全、服務創新驅動、推動轉型發展為主要特征的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工具創新、服務創新等優秀金融創新項目。
經市政府認定的其他創新項目和單位,可列為東莞市金融創新獎的獎勵對象。
第五條 東莞市金融創新獎原則上每年評審一次,由市政府頒發獎勵證書和獎勵資金。
第六條 東莞市金融創新獎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評審委員會)負責統籌東莞市金融創新獎評選工作,審議年度評審工作方案,審定評審結果,協調評審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市政府分管金融工作的市領導任評審委員會組長。
評審委員會由部門骨干和特邀專家組成。部門骨干從市府金融工作局、市發展和改革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科學技術局、市財政局、市對外經濟貿易合作局等經濟管理部門的領導和業務骨干中產生,特邀專家原則上從駐莞金融調控和監管機構、金融機構、金融行業協會及我省高等院校中熟悉我市金融情況的專家中邀請。
評審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不超過15人,特邀專家數量不低于1/3,每年可根據需要調整。評審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辦公室日常工作由市府金融工作局負責。
第七條 東莞市金融創新獎的申報、評審、授予,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干涉。
第二章 獎項設置和資金來源
第八條 東莞市金融創新獎包括以下類別:
(一)金融創新成果獎,用于獎勵駐莞金融機構在金融產品、技術和服務方面的金融創新項目。
(二)金融創新推進獎,用于獎勵駐莞金融調控和監管機構、金融行業協會及我市各鎮(街道)、園區在推動本市、本行政區域金融改革創新和金融重大項目建設方面有突出貢獻的金融創新項目。
第九條 金融創新成果獎設特等獎1名,獎金50萬元;一等獎3名,獎勵各30萬元;二等獎5名,獎金各20萬元,三等獎10名,獎金各10萬元。
金融創新推進獎設10個獲獎名額,獎金各30萬元。
金融創新成果獎和金融創新推進獎的獎項評選可以缺額,但不能突破。
第十條 東莞市金融創新獎的獎勵資金,納入市財政預算安排。
第十一條 東莞市金融創新獎的獎勵資金頒發給申報單位。
第三章 申報條件
第十二條 符合下列條件的項目可申報東莞市金融創新成果獎:
(一)創新性突出:為滿足市場需求,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由金融機構研發實施的新的金融產品、金融技術和金融工具,為企業融資提供了性能更優、質量更好的新工具、新業務。
(二)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能夠帶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提升金融服務社會經濟的功能,特別是在加快轉變經濟社會轉型、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科技自主創新、解決中小企業融資、推進金融制度創新、組織創新、推動存貸比例穩步提高等方面作出較大貢獻,獲權威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
(三)引領示范作用明顯:創新項目具有一定的規模,具備行業代表性和省內領先優勢,對推動我市金融業發展有較大的引領示范作用。
(四)權屬上無瑕疵:創新項目不違反金融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指引的有關規定,在權屬、合法性方面不存在爭議。
第十三條 符合下列條件的項目可申報東莞市金融創新推進獎:
(一)創新性:為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降低金融消費成本,推動金融創新,防范金融風險,提高工作效率,由駐莞金融調控和監管機構、金融行業協會、各鎮(街道)、園區所推進的金融重大項目建設或所實施的新的機制安排、監管措施和金融服務。
(二)應用性:能有效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經濟運行質量、擴大金融市場規模、完善金融服務功能、保障金融運行安全,特別是在加快轉變經濟社會轉型、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科技自主創新、解決中小企業融資、推進金融制度創新、組織創新等方面作出較大貢獻,獲權威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
(三)示范性:創新項目屬于駐莞金融調控和監管機構、金融行業協會、我市鎮(街道)、園區首創或在東莞率先使用,對推動我市金融業發展有較大的引領示范作用。
(四)合法性:創新項目不違反金融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指引的有關規定,在權屬、合法性方面不存在爭議。
第四章 申報程序
第十四條 評審委員會辦公室年末向各參評主體發出評選金融創新獎的通知,同時將通知內容通過市級媒體向社會公告。
第十五條 申報東莞市金融創新獎的相關機構,應按照要求在規定時間內提交申請書和相關材料。
申請書應重點說明項目創新要點及其實施情況,包括但不限于項目實施時間、立項背景、項目主要內容、創新要點、實施方案、取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風險防范水平等相關事項。
除申請外,還可提交以下材料作為補充:
1、項目的研究報告、論文或專著;
2、鑒定機構出具的項目鑒定報告;
3、金融監管部門出具的項目批文,或申報單位向金融監管部門提交的備案申請;
4、項目獲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證明文書;
5、可以提供輔證的其他資料。
第十六條 駐莞金融調控和監管機構、金融機構申報東莞市金融創新獎的,應以該機構在莞最高級別機構為申報主體,且每個申報主體原則上每年只能申報一個金融創新項目。
第十七條 兩個以上單位合作完成的金融創新項目申報評選東莞市金融創新獎的,須經合作單位協商一致后,由協商確定的單位申報;不能協商一致的,不受理申報。
第十八條 申報東莞市金融創新獎的單位應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第五章 評 審
第十九條 評審委員會辦公室負責對全部申報材料進行形式審查。對不符合要求的申報材料,及時告知申報單位在規定時間內進行補正,逾期不補正或經補正后申報材料仍不符合要求的,視為申報單位放棄申報。
第二十條 經審查,符合要求的申報材料,提交評審委員會評審。評審分初審和復審兩個階段。
初審:評審委員會下設若干個專業評審小組,各專業評審小組負責對本專業領域的申報項目進行初審,篩選出一定數量項目進入復審程序。
復審:由評審委員會全體委員對進入復審階段的項目進行審議和表決,擬出金融創新成果獎和金融創新推進獎的獲獎名單,并報市人民政府審定。
第二十一條 評審委員會辦公室可根據東莞市金融創新獎評審工作需要,組織評審委員會委員對申報評選東莞市金融創新獎的項目進行現場考察或組織答辯。
第二十二條 評審委員會委員應堅持公平、公正、科學、客觀、獨立的原則行使評審權和表決權。
第二十三條 金融創新獎的評審和表決實行回避制度。與金融創新獎的候選項目有直接利害關系的評審委員會委員,應當回避(該委員不參加涉及該候選項目的審議和表決)。
第二十四條 評審委員會委員應對在東莞市金融創新獎評審活動中知悉的申報項目涉及的技術內容及評審情況予以保密,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或利用其技術成果。
第六章 公示和授獎
第二十五條 市人民政府對審查通過的擬獲東莞市金融創新獎的單位在市級媒體上予以公示,公示期7 天。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擬獲東莞市金融創新獎的項目有異議的,應在公示期內向評審委員會辦公室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第二十六條 提出異議的單位或個人應當提供書面異議材料,并提供證明材料。
第二十七條 評審委員會受理對擬獲東莞市金融創新獎的異議后,應就異議問題進行調查。經調查異議成立的,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取消相關項目的獲獎資格。
第二十八條 對公示擬獲東莞市金融創新獎的項目無異議或雖有異議但經調查異議不成立的,由市人民政府頒發獎勵證書和獎金,并通報表彰。
第七章 附 則
第二十九條 本辦法由市府金融工作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條 本辦法自2012年7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15年6月30日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李吉超律師(18646396912),男,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執業律師,黑龍江大學畢業,碩士研究生,訴訟法學專業。 具有良好的正規法學教育背景、深厚的法學理論素養,通曉國家現行重要法律、法規。自擔任執業律師以來承辦過大量案件,包括刑事、民事、經濟、勞動爭議在內的各類典型案件,長期奮斗在法律實踐工作的最前沿,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反對脫離實踐而空談理論;具有十分豐富的訴訟實戰經驗和處理各類法律事務的實踐經驗;深得當事人一致好評。諳熟國家立法和法學研究工作的最新成果以及司法實踐的最新動態。 堅持以誠信和正直取信于當事人;不唯上,不唯權,不唯書,不唯錢;不做高高在上的學者,也不做挑詞架訟的訟棍;堅持維護當事人利益至上,維護公平與正義至上,為各類企事業單位和公民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2013年修正)
2013-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200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0-01-01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制定的法律、法令效力問題的決議
1979-11-29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
1996-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2001修訂)
2001-03-15出版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學校體育工作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直銷管理條例
2005-08-10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
2015-01-05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
2012-09-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網站管理工作的通知
2011-04-21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
2010-10-10自然災害救助條例
2010-07-08外國企業或者個人在中國境內設立合伙企業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567號)全文
2009-11-25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
2009-12-01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
2009-01-04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調整鋁合金焦炭和煤炭出口關稅的通知
2008-08-15國務院關于黃河流域防洪規劃的批復
2008-07-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強降雨防范工作的通知
2008-06-11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務院工作規則》的通知
2008-03-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格執行有關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
2007-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