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
《行政審批(許可)不批準報告制度和辦理超時默認制度實施辦法(試行)》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貫徹實施。
二〇一二年六月四日
行政審批(許可)不批準報告制度和辦理超時默認制度實施辦法(試行)
第一條 為進一步規范行政審批(許可)事項辦理,加強審批職權監管,提高行政效率,努力打造全國同類城市行政審批事項最少、監管最好、環境最優、效能最高的城市,根據《行政許可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結合我市實際,建立行政審批(許可)不批準報告制度和辦理超時默認制度。
第二條 在市行政服務中心申請辦理行政審批(許可)事項或已列入行政服務中心行政審批(許可)目錄,仍由各單位自行辦理的行政審批(許可)事項,行政機關以及法律法規授權行使行政職權的組織和受行政機關委托具有行政管理職權的組織(以下簡稱行政機關),在辦理該申請事項過程中適用本辦法。
各單位對由本單位自行辦理的行政審批(許可)事項應承諾辦結時限,并予以公示。
第三條 行政審批(許可)不批準報告制度是指行政機關在辦理行政審批(許可)事項過程中,對由于各種原因不能審批(許可)或不能在規定時間內辦理審批(許可)的申請事項,經辦人或部門在規定的時間內,以書面形式向上一級報告的制度。
行政審批(許可)辦理超時默認制度(以下簡稱超時默認制度)是指對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審批(許可)事項,行政機關已確認受理,但未在承諾時限內辦結,視為該部門默認同意。
第四條 市監察局在市行政服務中心設立窗口,專門監督、檢查行政審批(許可)不批準報告制度和超時默認制度的執行情況,并受理申請人的投訴。
第五條 行政審批(許可)不批準報告程序。
(一)行政服務中心窗口工作人員或職能科室職權內不予批準的事項,應向行政機關分管領導報告;行政機關分管領導職權內不予批準的事項,應向行政機關主要領導報告;行政機關主要領導職權內不予批準的事項,應向該行政機關的主管市領導報告;行政機關主管市領導職權內不予批準的事項,應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報告。相關領導出差不在襄陽期間,報告人要在確保安全、保密的前提下,通過機要、電話、傳真、網絡傳輸等方式及時報告,相關領導應有明確的處理意見;
(二)行政機關依法作出不予行政審批(許可)決定的,應當出具書面文書。行政機關在下達不予批準意見的同時,要說明不予批準的原因,提出可行性解決建議,填寫《襄陽市行政機關行政審批(許可)不批準事項報告登記表》(見附件),并向本行政機關紀檢監察機構備案。其中,行政機關主要領導不予批準的事項,要送市監察局備案。
第六條 行政機關作出不批準事項的決定經上一級同意后,應及時告知申請人。不批準報告事項的辦結時限包括在該事項承諾辦結時限之內;若辦理不批準報告事項需要向市委、市政府報告的,因情況復雜,其向市委、市政府報告時間不包括在該事項承諾辦結時限之內。
第七條 申請人對行政機關不批準事項的決定不服的,有權向市監察局設在行政服務中心的窗口投訴,也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對經調查屬應批準而未批準的,由市紀檢監察機關進行行政問責。
第八條 行政審批(許可)超時默認程序。
(一)行政審批(許可)事項受理人或責任科室受理審批(許可)事項申請后,在承諾時限內未辦結的,申請人可向市行政服務中心申請出具《超時默認通知書》。市行政服務中心收到申請,應盡快調查核實后,向申請人出具《超時默認通知書》,同時報送市監察局;
(二)市監察局收到《超時默認通知書》后,應立即責令超時單位按規定為申請人補辦相關行政審批(許可)批準文件,并將補辦情況通知市行政服務中心;
(三)申請人在尚未取得超時單位補辦批準文件期間,《超時默認通知書》暫時替代該超時單位的批準文件,申請人可持《超時默認通知書》辦理其他相關審批(許可)手續,相關部門應予辦理;
(四)市監察局要對超時單位和責任人定期進行通報或公開曝光,同時,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照問責制的有關規定,進行行政問責。
第九條 行政審批(許可)項目申請不符合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規定,不適用本辦法中“默認”的有關規定。但相關單位應按照承諾時限,向申請人作出說明。
第十條 行政審批(許可)不批準報告制度和超時默認制度執行情況納入各行政機關效能考評體系,凡違反這兩個制度并造成不良影響的,由市監察局按照行政問責的有關規定,進行行政問責;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一條 本辦法由市監察局和市行政服務中心負責解釋。市監察局應會同市行政服務中心根據本辦法的相關規定制定具體實施細則。
第十二條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可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十三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下載附件: 報告登記表.doc
http://27.22.85.244/resources/auto3158/201206/t20120628_298545.shtml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13年修正)
2013-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的決定
2010-10-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200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88)
1988-04-1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2000修正)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2001修正)
2001-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1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2-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的決定(2006)
2006-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白俄羅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5-06-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泰王國關于民商事司法協助和仲裁合作的協定》的決定
1994-03-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決定
1992-11-07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職權的決議
1982-12-04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規章如何確定罰款幅度問題的答復
1997-01-02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救援銜標志式樣和佩帶辦法
2018-11-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9-04-17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
2018-07-31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2018修正)
2018-09-18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2016-03-10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年修正)
2015-06-14博物館條例
2015-02-09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2013修訂)
2013-12-26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2012修訂)
2012-01-05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的意見
2013-02-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