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7月31日)
一、為了在加強金融服務的同時,嚴密防范風險,維護金融秩序,使銀行承兌匯票業務有計劃、有控制地發展,特制定本暫行規定。
二、辦理銀行承兌匯票業務,實行總量控制,比例管理,分級授權,分類指導。
三、總行、
管轄分行根據兩級管理的職能,切實加強對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的管理。總行負責監控各管轄(直屬)分行的執行情況,管轄分行負責在總行下達的承兌比例和額度內監控轄內行的執行情況。總行有關部門的職責分工如下:計劃部門負責制定全行承兌業務的總量比例、額度控制及對全行業務的調控;信貸部門負責制定全行承兌業務的審批權限、授信額度和審批大額承兌業務;財會部門負責制定全行承兌業務的會計監督事項、會計核算
手續處理規定等。各分支行必須在總行下達的承兌比例和額度內加強管理,不得突破總量。未經批準突破總量的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直至取消辦理此項業務。
四、凡根據本規定,符合條件辦理銀行承兌匯票承兌業務的分支行,在報經管轄分行批準,并報總行備案后,可以開辦此項業務。
五、各分支行審批承兌銀行承兌匯票授權范圍如下:
單位:萬元
分支行類別 每張匯票金額 單個企業余額
管轄分行 A級 1000 3000
A-級 800 2000
B級 600 1500
直屬分行 A級 1000 3000
分支行類別 每張匯票金額 單個企業余額
A-級 800 2000
B級 暫不授權
其他分支行 一等行 500 1000
二等行 300 600
三等行} 暫不授權
四等行}
六、各分支行審批銀行承兌匯票承兌業務應集中在本部進行,轄屬營業機構(辦事處,分理處等)不直接辦理此項業務,其受理的業務,可通過本部辦理。
七、銀行承兌匯票的出票人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在我行開立存款帳戶的
法人和在我行開立存款帳戶的法人內部單獨核算的單位。
2.經本行評定為BA級以上信用等級的客戶,并具有支付匯票的足額資金來源。
八、出票人在申請銀行承兌匯票時,必須提供下列擔保之一:
1.足額的且能兌現或流通的有價證券或單位定期存款單;
2.具有清償票據
債務能力的并且是在我行開戶的保證人;
3.存入不低于承兌金額30%的備付保證金,其余70%應符合授信條件。
九、簽發銀行承兌匯票必須以
合法的商品交易為基礎,不得簽發無對價的銀行承兌匯票,防止有人以此騙取銀行或者其他票據當事人的資金。
十、銀行承兌匯票承兌的審批程序:
1.信貸業務部門受理業務時,應對出票人提交的
申請書(附表一)、
購銷合同、會計報表等有關資料和銀行承兌匯票記載的內容進行認真審查;
根據《交通銀行信貸資產實行風險度管理的暫行規定》對承兌業務逐筆進行風險度測算,按照《交通銀行
擔保貸款辦法》對質押物或保證人的保證資格、代償能力等進行嚴格審查,并填報“銀行承兌匯票承兌審批表”(附表二)連同審查材料一并送交信貸管理部門審核。
2.信貸管理部門對信貸業務部門提交的審批表和有關材料進行審核,在審批表填寫審查意見后報送分管信貸業務的行長或副行長審批。
3.審批表經分管信貸業務的行長或副行長審批并在有關欄次簽注意見后,送交信貸部門據此與出票人
簽訂銀行承兌協議和
質押合同或與保證人簽訂
保證合同。
十一、會計部門對銀行承兌匯票實施會計監督的內容如下:
1.按第七條規定審查出票人的資格,條件;
2.匯票記載內容是否填寫齊全、完整,并審查“交易合同號碼”是否填寫;
3.銀行承兌協議是否填寫齊全,簽章是否符合規定;
4.質押合同或保證合同是否填寫齊全,簽章是否符合規定。
十二、銀行承兌匯票經會計部門負責人復審無誤后,由經辦人員在各聯匯票上注明承兌協議編號,在第二聯匯票正面記載“承兌”字樣和承兌日期,在“承兌銀行蓋章”處加蓋“交通銀行匯票專用章”和授權經辦人員名章,并用全行統一的壓數機在“匯票金額”欄小寫金額下端壓印匯票金額后,將第二、三聯匯票連同第一聯承兌協議交給出票人,同時按照承兌協議規定向出票人收取承兌手續費。
十三、承兌業務的事后管理:
1.在銀行承兌匯票到期付款前,信貸部門應視同貸款后的管理,要求出票人按期報送企業財務會計報表和有關資料,隨時了解和掌握其生產經營情況、資金財務狀況,并視其情況,發出“銀行承兌匯票交存票款通知書”(附表三),督促企業到期交付足額票款。
2.在匯票到期,而出票人帳戶無款或資金不足支付、造成本行被迫放款時,須填寫“被迫放款墊付報批表”(附表四),作逾期貸款處理,計入貸款規模,并及時向出票人或保證人追償。
十四、檔案管理和報表的報送:
1.各分支行信貸部門應建立臺帳,將有關資料視同貸款檔案進行管理。
2.各分支行按月填報“銀行承兌匯票承兌業務清單”(附表五)、“銀行承兌匯票逾期情況明細表”(附表六),按余額逐筆填制,于次月5日內報送上一級行,管轄(直屬)分行于次月10日內將全轄報表報送總行,遇例假日順延。
十五、銀行承兌匯票是空白重要結算憑證,必須按照總行規定的領用、保管制度,嚴格管理。
十六、本行以往有關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管理的規定,凡與本規定相抵觸的,以本規定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