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5月13日 交銀發[1999]72號)
交通銀行各分、支行:
現將《交通銀行分支行行長離任稽核暫行辦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特此通知
附: 交通銀行分支行行長離任稽核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完善干部管理,健全干部考核制度,督促分支行行長正確履行職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交通銀行稽核工作規定》,制定本暫行辦法。
第二條 交通銀行分支行行長離任稽核(以下簡稱行長離任稽核)的對象是擬調離現工作單位的
管轄分行、直屬分行及轄屬分支行的行長(含主持工作的副行長,下同)和分管業務工作的副行長,以及分支行所屬的支行(含支行級的辦事處,下同)行長和副行長。對在本單位內部調動工作崗位、
變更業務分管范圍的,一般不進行離任稽核。
本條所稱本單位,為管轄分行、直屬分行本身和轄屬分支行(含市內支行、辦事處)。
上述對象以外的各級領導干部有必要進行離任稽核的,按照干部管理權限由各行黨委決定,可參考此辦法進行。
第三條 行長離任稽核,指對調離現工作單位的離任稽核對象,在任職期間所從事和負責的業務經營活動、財務會計活動及內部管理職責履行情況進行檢查、審核和評價。
第四條 行長離任稽核的依據是:國家
法律法規、金融工作方針政策;交通銀行總行有關業務工作方針、規章制度、規定和辦法;以及所在行根據上級行授權制訂的制度、辦法和實施細則。
第五條 行長離任稽核實行統一領導和分級負責進行的原則。行長離任稽核的有關規定和操作辦法由總行制定,各行按規定進行稽核檢查。
第六條 行長離任稽核由稽核行行長負責,稽核部門應按人事部門的書面通知及時進行離任稽核,最遲不得超過1個月。稽核方案、稽核報告以及確實需要的稽核處理決定,均由稽核行行長或授權總稽核審定簽發。稽核通知書依據稽核方案,授權稽核行稽核部門簽發。
第二章 稽核分工及稽核期
第七條 行長離任稽核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分級進行:
總行負責對管轄分行、直屬分行行長、分管業務工作的副行長進行離任稽核。
管轄分行負責對轄屬分支行行長、分管業務工作的副行長和分行所屬支行行長、副行長的離任稽核。
直屬分行、轄屬分支行負責對本行所屬支行行長、副行長的離任稽核。
對管轄分行、直屬分行分管業務的副行長,總行可委托被稽核人所在行稽核部門進行離任稽核。對轄屬分支行分管業務的副行長,管轄分行也可委托被稽核人所在行稽核部門進行離任稽核。在進行此項委托稽核時,受托人應向稽核對象出示委托行的
委托書,稽核報告應報送委托行審定簽發,確實需要進行稽核處理的,受托行稽核組可提出建議由委托行審定。
第八條 行長離任稽核的稽核期為稽核對象擔任現任職務時起,到現場稽核開始時止。重點階段是稽核開始前2至3年(含稽核當年)。但對重大問題可追溯至問題發生起始。
第三章 稽核方式及程序
第九條 行長離任稽核采取現場稽核方式,按《交通銀行現場稽核操作規程》實行。
第十條 稽核部門接到行長離任稽核的書面通知后,應組成稽核組,指定稽核組長,制定稽核方案,發出稽核通知書,按規定時間進入現場。
分支行執行委托的行長離任稽核時,接到總行或管轄分行委托通知,亦應組成稽核組,確定稽核組長,制定稽核方案,發出稽核通知書。稽核方案及稽核通知書由受托人簽發,簽發后應將稽核方案及稽核通知書報委托行一份備查。
行長離任稽核的稽核組一般應由總稽核或稽核部門負責人任組長。稽核組可設主稽人。
第十一條 被稽核人接到稽核通知書后,應作好書面述職報告,全面如實反映任職期間組織和領導業務工作的情況及存在問題,并收集任職期間的以下資料,在稽核組到達時一并提供稽核組:
(一)各年度工作安排、工作總結、財務會計決算報表;
(二)上級行批準的各年度信貸、外匯、財務收支計劃,資產負債比例管理、風險管理的控制指標,各項業務的授權范圍及額度,上述各項指標的執行情況;
(三)本行自定的各項內部控制制度、業務規章制度、實施細則、操作規程及其執行情況;
(四)本行決策進行的有關業務工作改革和實施方案及其執行情況;
(五)上級行、人民銀行、審計、財政等部門對本行業務工作和財務會計工作的稽核(審計)報告及處理決定,本行與上述內容相關的匯報、整改報告、申訴、答復等資料;
(六)行務會議、行長辦公會議紀要和有關研究業務工作的會議記錄;
(七)稽核組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上述資料凡與被稽核對象分管的業務無關的可不提供。
第十二條 稽核組在實施現場稽核檢查時,具有《交通銀行稽核工作規定》、《交通銀行現場稽核操作規程》規定的各項職權,被稽核人及所在行應給予積極支持和配合,如實提供調查證明,提供必要的辦公條件。
第十三條 稽核組根據需要向有關部門、有關人員進行咨詢調查時,有關部門及有關人員應如實反映情況,并在調查材料上簽名(蓋章)確認。
第四章 稽核內容
第十四條 行長離任稽核對被稽核人的下列主要活動進行審核、檢查和評價。
(一)貫徹執行國家金融法律法規、金融宏觀調控措施、交通銀行業務方針政策及各項禁令的情況;
(二)執行交通銀行經營方針、結合當地實際拓展業務情況;
(三)實行內部控制,行使管理職責,防范風險情況;
(四)執行上級行下達的各項授權、監控指標及措施情況;
(五)開展經營管理,執行財紀紀律,提高盈利水平情況;
(六)會計核算的合規性和真實性;
(七)其他需要稽核的事項。
(后附:行長離任稽核問卷)
第十五條 稽核組可根據被稽核人的業務工作分管情況,確定稽核重點內容,對稽核問卷作必要的增刪。
第五章 稽核報告
第十六條 稽核組應按《交通銀行現場稽核操作規程》的規定,在現場作業結束后,按時提出“稽核事實和評價”,與被稽核人交換意見。
第十七條 被稽核人對“稽核事實和評價”中的有關問題有異議時,可在交換意見時實事求是提出,經稽核組進一步核對,確有差錯的應當更正。
第十八條 被稽核人對“稽核事實和評價”中有關問題有異議時,如在交換意見中達不成共識,稽核組應將雙方分歧詳細記錄在案,并在稽核報告中客觀地加以反映。
第十九條 稽核組應在交換意見后10個工作日內向被稽核人提交稽核報告,被稽核人應在收到報告5個工作日內簽署書面意見反饋給稽核組。
第二十條 稽核組應在收到被稽核人反饋意見后5個工作日內,對反饋意見進行審核,如有必要可對稽核報告進行恰當的修改,最后形成的稽核報告應由稽核組長和主稽人共同簽署,經稽核行稽核部門負責人審核后,報本行行長或總稽核審批簽發。屬委托的離任稽核報告,由受托人審核簽署意見,報委托行行長或總稽核簽發。
第二十一條 行長離任稽核的稽核報告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一)實施稽核的基本情況,包括稽核內容、范圍、稽核期、現場工作時間,稽核組組成人員及分工,稽核方案的執行和調整情況等;
(二)被稽核人的基本情況,包括現任職務,到職時間,分工主管的業務及調整變更情況等;
(三)稽核查出的事實和稽核組的評價;
(四)被稽核人對稽核報告的意見,稽核組與被稽核人在評價方面存在的主要分歧。
第二十二條 稽核報告應以稽核檢查的事實為基礎,全面反映被稽核人在任職期間所從事和負責的業務、財務活動及內部管理的情況,對其履行職責的情況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對發現的問題,要準確判斷被稽核人應負的責任。
第二十三條 行長離任稽核不提出稽核整改建議,一般不進行稽核處理,稽核組認為確有必要進行處理的,可向稽核行行長提出建議,由行長決定是否予以處理。
第二十四條 行長離任稽核的稽核報告發送范圍,由稽核報告簽發人決定,但應抄送被稽核人、被稽核人所在行黨組織和被稽核人所在單位的人事部門。
第二十五條 被稽核人如對稽核報告有異議,可在收到稽核報告后10個工作日內向稽核行申訴,由稽核行行長或授權總稽核決定是否對有異議問題重新審定或重新稽核檢查。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本暫行辦法由交通銀行總行稽核部負責解釋、修改。
第二十七條 本實施辦法自頒發之日起實行。
附:行長離任稽核問卷(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