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貫徹對外開放政策,支持我國對外貿易和出口商品生產的發展,更好地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根據國務院和中國人民銀行有關信貸資金管理法規,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堅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貫徹“區別對待,擇優扶植”的貸款原則,充分發揮信貸、利率的經濟杠桿作用,促進企業加強經濟核算,合理使用信貸資金,提高經濟效益,以實現信貸資金的安全性、流動性、效益性。
第二章 貸款對象、條件和范圍
第三條 貸款對象
經營進出口業務的企業;
生產出口商品的企業;
為進出口貿易服務的企業;
外事企業;
其他國營、集體企業。
第四條 貸款條件
一、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登記注冊、發有營業執照,具有經濟法人資格;
二、擁有一定比例的自有流動資金,實行獨立經濟核算,具有健全的會計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并在中國銀行開立基本帳戶或經中國銀行特準的存款帳戶;
三、經營正常、效益好,有能力按期償還借款;
四、提供可靠的還款、付息保證;
五、經營業務發生的虧損,有可靠的彌補來源;
六、提供有關合同、計劃、協議、單證、報表等經濟活動資料;
七、有補充自有流動資金措施。
第五條 貸款使用范圍
貸款用于企業流通、生產經營活動中合理的流動資金需要。
第三章 貸款種類
第六條 商品流轉貸款 即企業為完成國家下達的進出口計劃(即中央計劃),商品流轉計劃,生產計劃以及財務計劃所需要的合理資金需求的貸款。
第七條 臨時貸款 即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因臨時性、季節性等原因所需的短期貸款。
第八條 出口商品生產貸款 即企業按出口合同、購銷協議、排產單位等規定,為按期、按質、按量完成生產、交貨任務需要的貸款。
第九條 出口打包貸款 即企業為確保出口合同的履約,以信用證為保證,在貨物裝運出口前需要的短期資金周轉貸款。
第十條 大修理貸款 即生產企業大修理和設備更新因資金先用后提而需要的貸款。
第四章 貸款利率
第十一條 利率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統一規定,按期限和性質實行差別利率和加息制度。貸款利率隨中國人民銀行利率調整相應變動。
第十二條 利息計收
各種貸款均按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計息期及計息方法計收利息。若不能按期付息,則將利息轉為本金。
第十三條 加息
對逾期貸款、被擠占挪用和其他不合理占用貸款,均按有關規定實行加息。
第五章 貸款申請、審核、償還
第十四條 貸款申請 企業申請貸款須向銀行提交:
一、貸款申請書。
二、企業的借款計劃、用款計劃、還款計劃及計劃的編制依據和說明。包括:
(一)企業的進出口計劃(即中央計劃)、商品流轉計劃、生產計劃、財務計劃、購銷合同或同等效力的憑證,用匯計劃;
(二)自有流動資金情況,根據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企業應有的自有流動資金比例,凡自有流動資金不足比例的企業應提交增補計劃及增補保證。企業專用基金和其他來源的資金,凡參加流動資金周轉的,應編入借款計劃;
(三)企業不合理資金占用情況及采取的解決措施;
(四)企業按期彌補虧損的來源和切實保證。
第十五條 貸款審核 各級中國銀行應堅持集體會審制度,必須按程序、按權限分級審批貸款。
各項貸款的掌握:
一、商品流轉貸款 依據國家批準的進出口計劃(即中央計劃)、商品流轉計劃、生產計劃及國家要求加速的資金周轉次數為基礎,并減除中國人民銀行所規定的企業自有流動資金的比例的部分和不合理資金占用量。銀行根據信貸規模、資金能力、核定貸款額度。期限為12個月。
二、臨時貸款 依據企業提出的合理借款用途及銀行認可的有關合同、單證逐筆核貸。期限為6個月。
三、出口商品生產貸款 依據出口生產企業和進出口企業提交的境外來證、出口合同、工貿購銷協議、排產單位或同等有效文件,須有可靠還款保證,經核實后,逐筆發放。期限一般為一個生產周期。
四、出口打包貸款 依據企業提交的境外即期信用證正本(限制由其他銀行議付的除外),在核實此項出口虧損的彌補來源及開證行資信情況后,逐筆審批貸款。期限按信用證有關規定,另加合理的工作日。辦理出口押匯的,還款期定于押匯日。
五、大修理貸款 依據生產企業大修理計劃和經批準的設備更新計劃,扣除自籌資金,經核實后審批。貸款期限按企業規定的提留時間確定,但最長不超過12個月。
第十六條 貸款償還 企業應按借款合同確定的還款期限,主動償還貸款。
第六章 借款合同及擔保
第十七條 借款合同 企業申請借款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以及有關規定,逐筆與中國銀行簽訂借款合同,明確雙方的經濟責任,并保證履行借款合同。
第十八條 貸款擔保 企業除用中國銀行貸款所形成的商品、物資和權益等作為歸還貸款保證外,銀行根據需要可要求企業提供下列一種擔保。
一、資金信用擔保 經中國銀行認可的資信可靠,有償還能力的法人地位的企業充當負有連帶責任的保證人,并出具有法律效力的不可撤銷的還款保證書。
二、財產抵押擔保 經中國銀行認可的有變現能力的、無所有權爭議、未設其他物權擔保的適銷物資、有價證券、權益、存款帳戶、存款憑證、不動產等作抵押,并向中國銀行出具財產抵押書,抵押合同須經國內公證機構辦理公證,同時抵押標的物須經企業向國內保險機構投足受益人為中國銀行的保險。
第七章 貸款管理
第十九條 企業要為銀行檢查、管理貸款提供方便,并按期向銀行提供計劃、會計、財務、統計等經濟資料。
第二十條 銀行要按照流動資金管理的要求,認真做好貸前調查、貸時審查,貸后檢查的“三查”工作,促使貸款合理發放,使用得當,按期歸還,不斷提高企業和銀行雙方的資金使用效益。
第二十一條 銀行要經常協助企業挖掘物資、資金潛力,節約使用資金。對企業合理的資金需要,積極籌措及時供應;對不合理占用的貸款要充分發揮信貸、利率等經濟杠桿作用,協助、督促企業清理和及時改變狀況并嚴格控制貸款發放;對違反國家政策、法令、不正當經營以及對虧損無彌補來源的需求,銀行不予貸款;對不按規定積極補充自有流動資金的企業,銀行從嚴掌握貸款。
第二十二條 貸款展期 企業如因客觀原因不能按期歸還,在到期日前十個工作日提出展期申請,經銀行審查同意,可展期一次,時間最長不超過6個月。
第二十三條 違約處理 企業違反借款合同的規定,挪用貸款或不按期如數償還貸款本息,在銀行通知的糾正期內,未做到糾正或糾正不力,銀行有權主動采取下列信貸制裁。
一、加收利息;
二、停止發放新貸款;
三、提前收回貸款;
四、扣收存款或營業收入;
五、要求擔保人履行擔保責任或依法處理抵押物。
第二十四條 銀行對發放的貸款要經常檢查、分析,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發現問題及時協助解決,并將檢查了解的情況和問題及時向上級行和國家有關部門報告。
第二十五條 銀行應對借款企業的資金使用情況和經營結果定期進行考核。主要考核盈虧狀況、出口創匯貸款占用率、資金周轉率、自有流動資金率、不合理資金占用率等。
第二十六條 帳戶管理和設置 貸款帳戶按貸款種類分別開立,企業所借貸款均轉入存款帳戶使用,實行存貸分戶管理。各種貸款到期未歸還按規定轉入“逾期貸款”的帳戶,加收利息。
第八章 附則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由中國銀行總行制定、解釋、修改。各管轄分行可根據本辦法,結合本地實際制訂實施細則,報總行備案執行。
第二十八條 中國銀行其他人民幣流動資金貸款辦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九條 本辦法自1992年1月1日起執行。原“中國銀行進出口貿易流動資金貸款暫行辦法”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十二號
2009-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2001-04-0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排污費的種類及其適用條件的答復
1991-05-1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
2001-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哥倫比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7-08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推遲審議憲法修改草案的決議
1981-12-12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1996-08-29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
2017-10-07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辦法
2018-05-28機關團體建設樓堂館所管理條例
2017-10-05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
2014-03-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浙江慈溪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國務院關于印發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012-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2-01-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1-1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三網融合第二階段試點地區(城市)名單的通知
2011-12-30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5-10證券公司信息隔離墻制度指引
2010-12-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
2010-11-16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
2010-10-10國務院三網融合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三網融合試點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0-08-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意見
2010-03-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的通知
2010-01-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環境保護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08-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