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醫療糾紛,訴諸法律太麻煩、找醫調委又擔心和醫院是一頭的,由此造成的醫患矛盾會演變成極端傷醫事件。前天,本市首個由民間組織組建的醫患糾紛調解機構——北京京翰醫療糾紛調解與法律援助中心正式成立。
該機構包括律師、醫學專家、法學專家等60人組成的專家團隊將免費為患者提供醫療咨詢和調解服務。這些專家及中心運營經費都與醫院和患者無關,沒有利益聯系,不隸屬任何行政機關。
京翰所醫藥法律部主任張文生表示,該中心調解醫患糾紛不收取任何費用。另外,還有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組成的志愿者組,對中心業務是否公平、公正、公開,有無偏袒等行為進行監督。
>>背景
現有調解方式存弊端
據了解,北京現行的醫患糾紛解決機構主要有四種:醫調委、人民調解委員會、醫院衛生行政機關醫患辦和法院。此前,包括政協提案人、政協提案委員會主任、政協委員、司法局相關領導、醫院代表、京翰所主任、京翰所醫藥法律部人員召開成立獨立于政府組織之外的第三方醫療糾紛調解機構的研討會。與會專家普遍認為,現有的醫患糾紛解決機構存在缺乏公信力、專業知識不足、時間過長、經濟負擔重等缺陷。
醫調委:大量1萬元以下的糾紛不能通過該機構解決;有衛生系統官方背景難以被百姓信任;組成人員多為各醫院退休醫生缺乏公信力。
人民調解委員會:組成人員有法律援助、司法、律師等,缺乏醫療專業知識,在解決醫患糾紛的技術性問題上發揮作用有限。
醫院內部醫患辦:負責處理本院或本轄區內的投訴,本身就不具有中立性,而且又不具醫療法律的專業性。
法院訴訟途徑:成本高、時間長、風險大,對醫療鑒定結論過分依賴,缺乏醫療專業知識。(記者 李秋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
2013-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2009年12月26日)
2009-1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免職名單(2009年8月27日)
2009-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
200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
1990-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試行)[失效]
1982-11-19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若干規定的決議(1982)
1982-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1986修正)
1986-12-0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答復(對非法批準占用土地,分別按土地管理法處理)
1992-09-0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
2006-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對礦山企業審批和發證程序問題的答復
1993-05-24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
1999-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1999-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第一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成員繼續履行職責的決定
2002-06-29烈士褒揚條例(2019第二次修訂)
2019-08-01城市供水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機關團體建設樓堂館所管理條例
2017-10-05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廣告管理條例
1987-10-26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12-29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
2011-12-20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開展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職業健康工作現狀調查的通知
2011-04-13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殘聯等部門和單位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3-10國務院關于發布第七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的通知
2009-1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2009-09-10國務院關于同意成立保障性安居工程協調小組的批復
2009-07-14國務院關于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