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月17日起,遇到劫持人質案件、聚眾斗毆案件、重大交通事故現場等八種重大警情,處警民警必須攜帶并使用現場執法儀,全程錄音錄像。
據了解,為進一步規范首府警方接處警行為,提高源頭執法水平,確保源頭執法活動公正、有序、高效,根據公安部和自治區公安廳有關規定,烏魯木齊市公安局日前出臺接處警規范(試行)。
規范指出,警方接處警實行“首接責任制”,按照“一級接警、一級處警、就近處警、分類處警、先急后緩、快速反應、先受理后移交、妥善處置控制事態、依法使用警械武器”的原則執行。接處警人員應當兩人以上出警,按規定攜帶所配發現場執法儀、槍支、警棍、手銬、對講機等單警裝備和處置具體警情所需的滅火、防毒等專用裝備,并攜帶現場可能使用的法律文書,著制式警服,保持警容嚴整。
市公安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處警民警必須攜帶并使用現場執法儀,對有條件的現場還應使用專用設備進行拍照、錄音、錄像,下列重大警情必須全程錄音錄像:涉槍、涉爆等嚴重暴力案件;劫持人質案件;聚眾斗毆案件;群體性事件;重大交通事故現場;重大火災事故現場;暴力抗法案件;其他重特大案件、事件現場。
規范要求,現場有人員受傷的,處警民警應當按照“救人第一”的原則,應迅速通知120急救或組織現場急救。對正在發生的險情,應當按照“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則,迅速發動群眾和利用現場條件排除險情。在救人和排險有困難的情況下,應當及時請求增援。
對依法屬公安機關受理的案件,應當及時立案查處;對糾紛類警情,能現場調解的應及時化解,不能現場調解的應立即進行調查取證;對投訴民警的警情,應當及時向本級紀檢、督察部門報告;對群眾求助類警情,屬公安機關受理的應當積極提供緊急援助,不屬公安機關受理的,應當耐心解釋并及時聯絡相關部門。
該工作人員表示,凡未按規范操作引發投訴、上訪的,接受投訴、上訪部門將認真檢查,經查證確屬違反規范的,視其情節輕重,分別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章以及各級公安機關規范性文件,分別追究責任人、主管領導、主要領導的直接責任、領導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88)
1988-04-1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條例的決定
1993-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決定(2001)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2001修正)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條和附件二第三條的解釋
2004-04-0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墨西哥合眾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已修正)
1991-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國家安全機關行使公安機關的偵查、拘留、預審和執行逮捕的職權的決定
1983-02-0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1986-04-12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已修正]
199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使用暫行辦法
1996-08-10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
2003-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2005-04-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向恐怖主義提供資助的國際公約》的決定
2006-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自然災害救助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志愿服務條例
2017-08-22旅行社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浙江省電網設施建設保護和供用電秩序維護條例
2014-07-11銀行辦理結售匯業務管理辦法
2014-06-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天津東麗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規程》和《中小學校責任督學工作守則》的通知
2013-12-1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能源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2012-09-05關于調整進境物品稅稅目稅率的通知
2011-01-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1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