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北京市政府希望通過制定《北京市城市基礎設施特許經營條例(草案)》來擴大融資渠道,但是這部法規昨日在北京市人大常委會上首次審議時,遭到了部分委員的反對。
正方
可緩解政府資金壓力
北京市發改委主任丁向陽在會議上陳述了制定這部法規的必要性。他介紹,2003年實施了政府規章《北京市城市基礎設施特許經營辦法》(市政府令第134號)后,已經有地鐵四號線等11個項目陸續簽訂了特許經營協議,截至2005年第一季度,共吸引了外資及民間資本110多億元。
他認為,在城市基礎設施引入特許經營制度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其中包括以下好處:減輕政府財政負擔,吸收外資和民間資本;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有利于提高公共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促進公共行政多元化改革。他表示,134號令經過兩年實踐已積累了一些經驗,有必要上升為地方性法規。
依據法規草案,包括供水、供氣、供熱,污水和固體廢物處理,城市軌道交通和其他城市公共交通等行業,均可實施特許經營。
部分委員支持立法。市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趙巨鵬認為,2008奧運即將到來,通過立法允許城市基礎設施領域引入特許經營制度,并進行規范,有利于打破行業壟斷,有效緩解政府資金壓力。
反方
立法初衷恐難以實現
“立法時機并不成熟。”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城建環保工作委員會主任張毅開門見山。他認為,北京資源緊張,缺水、缺氣、缺熱,如果供水、供氣、供熱這些城市生命線由企業特許經營,在目前處于市場經濟發展期,政府行政和企業經營尚需規范的狀況下,容易導致企業難以監管到位,城市生命線難以保證安全運作。
他以去年冬末北京的氣荒為例,進一步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稱,氣荒最終順利過關,是因為政府緊急行動,投入大量財力、人力,而“企業經營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如果供水、供氣、供熱一旦出了問題,誰負責?”“立法還應該在政府規章基礎上,再總結總結。”北京公交集團董事長、委員鄭樹森認為,通過立法擴大融資渠道的初衷可能難以實現。他以親身經歷說,曾經和
香港幾個公司談過公交路線專營合作事宜,但均談不攏,對方理由是沒有利潤。
列席旁聽審議的市發改委有關人員解釋,對許可的特許經營項目將會有所選擇,特許經營可以成為政府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一種模式,但不是惟一的模式。
按照市人大常委會初步安排,該法規將于11月進行
二審。鄭剛委員建議二審審議時間延長,甚至可以進行三審。
■大型活動安全
大型活動不強制投保
大型活動安全管理條例二審,未獲準舉辦最高罰10萬
本報訊 昨天,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對《北京市大型社會活動安全管理條例(草案修改稿)》進行了二審。修改稿增加了活動現場管理控制措施的規定,強化了活動現場的安全保障。
主辦者可向警方申請支援
《大型活動管理條例》一審草案規定,大型社會活動主辦方應當履行制
定安全工作方案和處置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等七方面的安全職責。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審議后認為還不夠,為更有效保證活動現場安全,在草案修改稿里增加了兩條規定。
第一是明確活動主辦者可以申請公安機關“支援”。具體規定為:主辦者在大型活動舉辦期間,應當落實各項安全措施,配備足夠的工作人員維持現場秩序,必要時可以申請公安機關協助。在人員相對聚集時,主辦者應當采取控制和疏散措施,確保參加活動的人員在安全條件允許范圍內。
另一條是要求現場安全工作人員須具備現場控制技能。技能包括有四項內容:一、掌握安全保衛工作方案和處置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全部內容;二、能夠熟練使用應急廣播和指揮系統;三、能夠熟練使用消防器材,熟知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位置,理解本崗位應急救援措施;四、掌握和運用其他安全工作措施。#p#分頁標題#e#
審批期限縮短10個工作日
另外,草案修改稿將單場次參加人數一千以下的大型活動也納入適用范圍。還從便民的角度出發,縮短了大型活動安全許可審批期限,從原來的二十個工作日改為十個工作日。并加重了對違法者的處罰力度,如未獲安全許可而舉辦大型社會活動行為的罰款數額,將從1萬至5萬元提高到3萬至10萬。
對于一審時委員討論比較激烈的“是否實行強制保險”問題,草案修改稿堅持了原來的引導原則、而沒有要求強制性投保,規定主辦者可以投保公眾責任。市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主任委員鄭剛表示,這主要是考慮到上位法沒有對此強制投保明確規定的緣故。
明天,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將對該條例進行表決。
■歸僑保護法規
拆遷歸僑房屋將適當照顧
北京已具備僑鄉屬性,擬修改歸僑保護法實施辦法
本報訊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于昨天正式啟動《北京市實施(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辦法》修改程序。
據統計,北京籍新華僑、華人已超過了10萬人,其在京眷屬約30余萬人。市人大常委會民族僑務工作委員會主任陳興波報告稱,“北京已具備僑鄉的基本特征和屬性”。
《實施辦法》修改草案規范了拆遷歸僑僑眷私有房屋的規定,明確:依法征用、拆遷歸僑、僑眷私有房屋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和本市的規定給予相應補償和妥善安置,并給予適當照顧。修改草案還首次明確,歸僑有5年以上撫養關系的其他親屬也被認定為僑眷。
■代表建議條例
辦理代表建議不能“拳打棉花”
代表建議條例二審,多年未解決的代表建議將專項評議
本報訊 針對一些建議答復如“一拳打在棉花上”的現象,昨天進行二審的《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辦理條例(修訂草案修改稿)》增加規定,要求承辦單位辦理建議應當有的放矢。
“重答復、輕辦理”、“解釋多、措施少”,是人大常委會提交的建議辦理總結上常有的說法。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張引介紹法制委員會審議情況時表示,針對有些承辦單位辦理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不夠認真、答復意見內容空泛等現象,應當在對承辦單位的要求中增加答復要有針對性的內容。
修改稿對承辦單位辦理質量提出明確要求,“應當注重辦理質量,具有針對性,講求實效。”并對能解決、短期解決和不能解決三種情況作出不同規定:應該解決而且能夠及時解決的問題,應當盡快解決;應該解決但一時難以落實解決措施的問題,應當先向代表如實說明情況,明確辦理時限;確實不能解決的問題,應當充分說明原因。
還有委員在一審時提出,應當加大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的督辦力度,確立監督機制。修改稿吸收了委員意見,增加規定:對涉及全市重點工作或者多年未解決的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的辦理工作,可以組織專題視察或者進行專項評議。
明天,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將對該條例進行表決。
■小區設施指標
新建社區將設托老所
老舊小區配套設施不達標,相關指標正在修訂
本報訊 北京市規劃委在提交給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報告里透露,北京老舊小區人均配套設施用地面積不達標,配套設施建設狀況遠遠未達到居民需求。
北京市規劃委《關于居住區配套設施規劃建設及管理情況的報告》介紹,今年初,由市建委、市規劃委等部門對全市新建、改建居住區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的現狀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
調查范圍包括2077個小區,總建筑面積23551.71萬平方米。調查給果將為修訂居住區配套指標和改進配套設施管理提供參考。
報告稱,市規劃部門正在組織對2002年制定的《北京市新建改建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指標》進行修訂。修訂最大的亮點是提高了社區衛生設施、文化體育設施的指標,增加并提高了社會福利設施指標,增設老年活動場站、托老所等設施。新指標修改完善并由專家審定后,將以地方標準的形式發布執行,作為規劃設計的依據。#p#分頁標題#e#
報告還表示,要加強對居住區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的動態管理,對不建、少建、漏建其應建配套設施的開發商,要加大處罰力度,責令其限期補建。
“說一千道一萬,關鍵在行動。”鄭剛委員審議時表示,像天通苑、回龍觀等小區居民對配套設施意見重重,原因在于執法不嚴,今后不但要彌補以前的缺陷,還要加強執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