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之前您可以將您的反饋意見在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的網站上發表:www.bjrd.gov.cn,也可以發送到電子郵箱:zjyj@bjrd.gov.cn
衷心感謝大家對我們立法工作的理解與支持。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法制辦公室
2004年1月17日
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草案)
目??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水資源規劃
第三章?水資源開發利用
第四章?水資源和水域的保護
第五章?水資源配置
第六章?節約用水
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八章?附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以下簡稱《水法》),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本市行政區域內開發、利用、節約、保護、管理水資源,應當遵守《水法》和本辦法。
第三條本市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保護制度。
水資源的利用與保護,應當城鄉全面規劃、統一管理。堅持開源、節流、保護并重,節約用水優先,建設節水型社會,城鄉建設量水而行,優化水資源配置。
第四條本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水資源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增加資金投入,建立長期穩定的投入機制。
第五條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負責全市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
區、縣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區、縣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的有關工作。
第六條在開發、利用、節約、保護、管理水資源等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市和區、縣人民政府給予獎勵。
第二章?水資源規劃
第七條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和區、縣人民政府依據國家的水資源綜合規劃制定本市區域綜合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批準,并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區、縣的區域綜合規劃,由各區、縣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編制,經本級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批準后,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對備案的區、縣區域綜合規劃進行審查,對不符合全市區域綜合規劃的,報請市人民政府予以糾正。
第八條本市水資源保護、供水、排水、節約用水、污水處理、再生水利用、防洪、治澇、雨水利用、灌溉、水力發電、水土保持等專業規劃由水行政主管部門編制,征求有關部門意見后,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
漁業、防沙治沙等其他專業規劃由有關主管部門編制,征求相關部門意見后,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
第九條經批準的水資源規劃應當向社會公開。
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以及城鎮、區(縣)級以上開發區建設和其他重大建設項目的開發建設,必須嚴格執行經批準的水資源規劃。
第十條建設水工程,必須符合流域綜合規劃。
在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含溫榆河)和拒馬河等跨省、市河流上建設水工程的,其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報請批準前,應當經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核。需要報請海河流域管理機構審查和簽署意見的,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報送;在跨區、縣的河流上建設水工程的,其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報請批準前,應當報請市水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審查并簽署意見;在其他河流上建設水工程的,其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報請批準前,應當由區、縣水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審查并簽署意見。#p#分頁標題#e#
第三章?水資源開發利用
第十一條本市應當合理開發、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充分利用雨水和再生水,優先保障城鄉居民生活用水,統籌兼顧生態環境、工業、農業用水。
第十二條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衛星城規劃、中心鎮規劃和區(縣)級以上開發區規劃的編制以及其他重大建設項目的布局,應當與當地水資源條件和防洪要求相適應,并進行科學論證。
本市應當采取措施對耗水量大的工業、農業和服務業項目加以限制。
第十三條本市公共供水工程的建設,應當按照本市供水規劃及其年度計劃進行,并與水資源統籌規劃和水中長期供求規劃相協調。
第十四條本市鼓勵、支持單位和個人采取措施開發、利用雨水資源。
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建設項目,應當將雨水收集利用設施列入工程設計標準和規范。
第十五條本市城市地區、衛星城和郊區區、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鎮地區應當規劃建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和再生水輸配水管線。
單位和個人投資建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和再生水輸配水管線的,享受本市有關優惠政策。
第十六條在第十五條規定的再生水輸配水管線覆蓋范圍以外地區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項目,其中每日可回收水量大于150立方米的居住區和集中建筑區,應當建設再生水處理設施。
再生水處理設施的建設費用應當納入基建投資。
第十七條已建成的再生水處理設施,使用單位應當加強維護保養,做到正常使用,不得隨意停止使用。發生故障停止使用的,應當在24小時內告知當地水行政主管部門。
第十八條鼓勵使用再生水。
使用再生水的,享受優惠價格。環境衛生、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等單位使用的再生水,不受用水總量控制指標限制。
第十九條本市應當加強人工影響天氣的科學研究和應用工作,運用科學技術措施對局部大氣進行人工影響,增加水資源量。
第四章?水資源和水域的保護
第二十條本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有效措施,保護植被和濕地,建設生態公益林,防治水土流失和水體污染,涵養和保護水資源。
第二十一條本市對河流、湖泊、水庫、渠道的水體實行分類管理。
跨省、市的河流、湖泊、水庫、渠道的水功能區劃,按照國家規定執行。市管水庫和跨區、縣的河流、湖泊、水庫、渠道的水功能區劃,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有關部門和有關區、縣人民政府編制,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并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河流、湖泊、水庫、渠道的水功能區劃,由區、縣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擬定,報區、縣人民政府批準,并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二條本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密云水庫、懷柔水庫、官廳水庫及其上游、京密引水渠和其他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管理,保證飲用水安全。
第二十三條禁止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的河流、湖泊、水庫、渠道排放污水。
向本市確定的風景觀賞功能河道、排水功能河道排水的,水質必須達到國家和本市規定的排放標準。
第二十四條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水功能區對水質的要求和水體的自然凈化能力,核定該水域的納污能力,向同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該水域的限制排污總量意見。
第二十五條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做好河流、湖泊、水庫、渠道的水量水質監測,發現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過控制指標的或者水功能區的水質未達到水域使用功能對水質的要求的,應當及時報告有關人民政府采取治理措施,并向同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通報。
水量水質監測結果應當按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p#分頁標題#e#
第二十六條本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加快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排水設施和污水處理設施,實現雨水、污水分流。
第二十七條在河流、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擴大排污口的,應當經過有管轄權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水工程管理機構審查同意,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該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審批。
已經實現截污的原有入河排污口,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責令排污單位限期予以封堵。逾期未封堵的,水行政主管部門代予封堵,相關費用由排污單位承擔。
第二十八條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按照區域或者自然地質單元定期進行地下水分區評價,劃分嚴重超采區、超采區和未超采區,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予以公告。
第二十九條禁止在集中供水管網覆蓋地區范圍內和地下水嚴重超采區開鑿新機井和更新自備井;嚴格限制在地下水超采區、水工程保護區、水廠地下水源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文物保護區等地區開鑿機井。
第三十條開鑿機井,應當經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鑿井工程竣工后,機井使用單位應當將鑿井工程的有關技術資料報送水行政主管部門。
第三十一條本市嚴格控制開采礦泉水、地熱水,對開采礦泉水、地熱水的實行特許經營。
第五章?水資源配置
第三十二條市發展與改革行政主管部門和市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水資源的宏觀調配。
市和區、縣的水中長期供求規劃由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水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制訂。
第三十三條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制定本行政區域的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調度計劃以及水資源緊缺情況下的水量調度預案,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執行。
第三十四條市和區、縣人民政府發展與改革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用水定額、經濟技術條件以及水量分配方案確定的可供本行政區域使用的水量,制定年度用水計劃,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年度用水實行總量控制。
第三十五條直接從河流、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資源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法向水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領取取水許可證,繳納水資源費,取得取水權。但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需申請取水許可證的除外。
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的建設單位申請取水許可前,應當進行水資源論證。
第三十六條取水應當計量,按量收取水資源費。
直接取用地表水或者地下水的用水單位,應當在取水口安裝經質量監督檢驗行政主管部門檢驗合格的計量設施。無計量設施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責令其限期安裝,并自發現之日起,按照工程設計能力或者設備額定流量全時程運行計算取水量,直至裝表計量為止。
第三十七條水資源費由水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征收,上繳財政。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規定。
第六章?節約用水
第三十八條本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節約用水責任制,開展節約用水宣傳教育,推行節約用水措施,推廣節水新技術、新工藝,培育和發展節水產業,發展節水型工業、農業和服務業。
第三十九條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節約用水管理工作。未設置水行政主管部門的區,應當有專門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節約用水管理工作。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做好本部門、本行業節約用水的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當做好本轄區內節約用水的工作。
用水單位應當加強用水管理,開展節約用水宣傳,教育本單位人員節約用水,對原用水設備進行技術改造,采用先進的節水技術。
第四十條公民有節約用水義務。
市民應當增強節水意識,使用節水型器具,做到一水多用,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
第四十一條本市對用水實行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相結合的制度。#p#分頁標題#e#
市人民政府有關行業主管部門應當制定本行業的用水定額,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市質量監督檢驗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由市人民政府公布。
第四十二條區、縣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年度用水計劃,向用水單位下達用水總量控制指標(以下簡稱用水指標)。
特大用水單位和有特殊需要的用水單位的用水指標,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直接下達。
第四十三條新建、擴建、改建建設項目應當采用節水型工藝、設備和器具,配套建設節水設施。節水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發展與改革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查建設項目任務書和建設項目設計方案時,應當就節約用水設施方案征求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節約用水設施竣工后,應當向水行政主管部門申報驗收。驗收不合格的,建設項目不得使用,水行政主管部門不得核定用水指標,供水單位不得供水。
已建成的建設項目,應當進行節水技術改造。
第四十四條本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引導農業生產者合理調整作物種植結構,采用先進的節水技術和節水灌溉方式,提高農業用水效率。
農業用水應當計量,嚴格執行灌溉定額。
第四十五條工業用水應當采取節水措施,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降低用水單耗。生產用水超過用水定額的,不得增加用水指標。
冷卻水應當循環使用,不得直接排放。
第四十六條服務業用水單位應當制定并落實節約用水措施,直接耗水企業應當安裝并正常使用循環用水設施。
再生水輸配水管線覆蓋地區內的洗車企業,必須使用再生水。
第四十七條園林綠化、環境衛生用水應當充分利用再生水,收集利用雨水,采用先進的節水技術。
第四十八條供水企業和自建供水設施的單位應當加強對供水設施的檢修與維護,降低管網漏失率。供水設施出現故障后,相關單位應當及時進行搶修。
第四十九條臨時用水,應當使用再生水。不能使用再生水的,必須向水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臨時用水指標。
第五十條用水應當計量,不得實行包費制。
用水實行計量收費和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
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五十一條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違反《水法》和本辦法的行為加強監督檢查,并依法進行查處。市人民政府按照國家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規定,決定由城市管理監察組織行使行政處罰權的,從其規定。
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以及水工程管理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取他人財物、其他好處或者玩忽職守,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單位或者個人核發許可證、簽署審查同意意見,不按照水量分配方案分配水量,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水資源費,不履行監督職責,或者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的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十二條違反本辦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規定,未按規定建設或者已建設但未正常使用再生水處理設施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三條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三條第一款規定,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的河流、湖泊、水庫、渠道排放污水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并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四條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規定,在河流、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擴大排污口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并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五條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在集中供水管網覆蓋地區范圍內和地下水嚴重超采區開鑿新機井和更新自備井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封井,并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六條違反本辦法第三十條第一款規定,未經批準擅自開鑿機井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補辦手續,并處2萬元的罰款。#p#分頁標題#e#
第五十七條違反本辦法第三十一條規定,擅自開采礦泉水、地熱水進行經營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并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八條違反本辦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規定,農業用水未采取計量措施或者不執行灌溉定額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并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九條違反本辦法第四十五條第二款規定,擅自將冷卻水直接排放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并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條違反本辦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直接耗水企業未安裝循環用水設施或者洗車企業未按規定使用再生水的,責令限期改正,并處1萬元的罰款;逾期未改的,責令供水單位停止供水;已安裝循環用水設施但未正常使用的,處5000元的罰款。
第六十一條違反本辦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用水單位未經批準直接取水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補辦手續,并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二條違反本辦法第五十條第一款規定,用水實行包費制的,按照每包費一戶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標準處以罰款。
第八章?附則
第六十三條本辦法自年月日起施行。1991年9月14日北京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的《北京市城市節約用水條例》、1991年11月9日北京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的《北京市水資源管理條例》、1992年5月2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2號令發布的《罰款處罰辦法》、1992年10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5號令發布的《北京市農村節約用水管理規定》同時廢止。
關于《北京市實施辦法(草案)》的說明
北京市水利局局長?焦志忠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就提請本次會議審議的《北京市實施辦法(草案)》作如下說明:
一、立法的必要性
北京是嚴重缺水的大城市,人均占有水資源量不足300立方米,屬重度資源型缺水地區。而且受水氣補充條件和地理位置、地形等條件的影響,境內降水時空分布不均、豐枯交替發生,豐枯水年降水量相差6倍以上,自然條件決定北京是水旱災害頻繁發生的地區。此外,北京的水源受外界制約因素很大,作為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地官廳、密云兩大水庫每年來水量已由70年代的20多億立方米降到近幾年的平均7、8億立方米。
本市地下水超采嚴重。特別是近五年,地表水源供水不足,被迫長期超采地下水,本市已經形成了2600多平方公里的超采區,其中嚴重超采區有1300多平方公里,出現以規劃市區東部為中心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區域,造成地面沉降問題,朝陽紅廟地區地面沉降近一米,對城市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
建國以來,北京地區多次出現比較嚴重的用水危機,對北京發展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用水需求不斷增加,水資源可用總量不足已成為制約北京發展的主要因素。充足的水資源也是北京成功舉辦綠色奧運的重要保證,即使南水北調工程供水到京后,也只能緩解而不能根本滿足城市發展對水的充分需求。
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頒布實施后,1991年市人大常委會相繼審議通過《北京市城市節約用水條例》和《北京市水資源管理條例》,市政府也陸續制定了《罰款處罰辦法》、《北京市農村節約用水管理規定》、《北京市城鎮用水浪費處罰規則》、《北京市節約用水若干規定》等十余部政府規章。2002年8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以下簡稱新《水法》)修訂后通過。與之相比,本市現行的水法規已經不能適應新《水法》要求,有必要通過制定新的地方性法規,按照“水資源統一管理”原則對現行管理分工進行調整,修改整合原有管理措施,替代現行的《北京市城市節約用水條例》和《北京市水資源管理條例》。#p#分頁標題#e#
為了貫徹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要求,有效緩解本市水資源短缺對于首都發展的“瓶頸”制約狀況,必須改變城鄉二元體制,實現水資源的統一管理,采取最嚴格的管理措施對有限水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使用,對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統一調度開發,開源與節流相結合,加強節約用水管理,加大污水處理及再生水利用力度,綜合利用水資源。
嚴峻的形勢與任務,迫切地要求本市盡快制定適合實際狀況的配套水法規,為實現首都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改善生態環境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支持。
二、立法起草經過
2002年底,《北京市實施辦法》被列入市人大2003年立法計劃。2003年2月正式啟動起草工作,市人大農委和法制辦、市政府法制辦、市農委、市水利局、市市政管委等部門組成立法起草小組,進行專門立法前期調研工作,收集了大量有關專業資料,實地考察了昌平、朝陽等地區的水資源管理工作,與高碑店污水處理廠的專家進行座談,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區縣水行政主管部門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并書面征詢了市屬水利單位的意見。立法起草小組本著貫徹新《水法》的精神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和突出地方特點的指導思想,經過反復討論就立法原則和總體框架達成一致意見,幾經修改,數易其稿,形成征求意見草案。
市政府法制辦已將草案書面征求了18家市政府相關部門和14個區縣人民政府的意見,并將草案上網公布,公開征求市民意見。大家對草案非常關注,提出了不少建設性意見,主要集中在水資源保護和節約用水兩方面,特別是對浪費用水、再生水使用和洗車業管理問題的反映。市政府法制辦還專門就加大本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的問題征求了市發改委、水利、財政、規劃、建設、環保、市政等部門意見。經過對各方面意見的吸收采納,形成當前草案。辦法草案已經2003年12月2日第22次市政府常務會討論通過。
三、對辦法草案幾個主要問題的說明
辦法草案包括總則、水資源規劃、水資源開發利用、水資源和水域的保護、水資源配置、節約用水、法律責任和附則,共八章六十三條。辦法草案結合本市實際情況,著重強調了水資源的統一管理,重點突出了節約用水和再生水處理利用等方面的工作,而對于新《水法》和本市現有法規已有所規定的水利工程管理方面內容,本次立法沒有涉及。
現就辦法草案的幾個主要問題說明如下:
(一)關于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原則
水資源是一種動態的、多功能的自然資源,其分布有著自身客觀特點,同時又是生態與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表水、地下水相互轉化,不可分割。作為資源性缺水城市,再生水等非傳統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對于彌補水資源的不足,顯得尤為重要。草案確立了本市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水資源的原則,要求改變城鄉分割局面,全面規劃、統一管理,突出節約用水,講求社會發展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要求城鄉建設量水而行,努力治理改善水環境。
(二)關于本市水資源的區域管理
新《水法》從水資源的自身規律和我國水資源短缺的實際狀況出發,改變原先“分級分部門”的管理模式,強化了水資源統一管理,建立了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在本次立法時考慮到本市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和拒馬河等均為跨省市的河流,境內沒有完整的流域,經過研究在草案中提出本市水資源實行市和區、縣兩級區域分工管理的模式。
水資源規劃是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水資源的重要依據,需要通過立法進一步規范和強化。草案明確了本市水資源規劃應當在符合國家相關規劃前提下,實行區域規劃管理。為了保證科學決策和加強對全市水資源的宏觀管理,實現水資源合理配置,草案加強了對區、縣規劃的管理,建立備案審查制度,規定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對不符合全市區域綜合規劃的,報請市人民政府糾正(第七條第三款)。#p#分頁標題#e#
(三)關于水資源和水域的保護
北京地處溫帶,受半干旱、半濕潤性季風氣候影響,境內河流多為季節性有水河流,加之建國50多年來在河流上游修建了眾多水庫、閘壩等攔蓄工程,一些河流水源枯竭,河流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水庫、湖泊富營養化日益突出,水生態系統失衡。另外,由于本市地表水資源不足,導致地下水超采嚴重,引起大面積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
草案根據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需要,突出本市對水體的水量水質要求,結合多年管理經驗,規定了具體措施,加強水資源和水域保護的力度,主要措施有:1、對本市境內水體劃定水功能區,實行分類管理(第二十一條);2、加大對水功能區排放污水的管理,規定禁止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域排放污水,向風景觀賞功能河道、排水功能河道排水的,必須作到達標排放(第二十三條);3、由水行政主管部門核定水功能區水域的納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總量意見(第二十四條);4、加大對排污口設置的管理(第二十七條);5、加強對地下水資源的管理,進行地下水分區評價,劃分嚴重超采區、超采區和未超采區(第二十八條);6、對鑿井取用地下水的行為,根據地質條件、客觀環境等不同要求作出禁止和限制性規定。考慮到鑿井與地下水資源保護的關系,草案規定開鑿機井的,須經批準(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7、加大水資源保護力度,第三十一條規定本市嚴格控制開采礦泉水、地熱水,并對開采行為實行特許。
(四)關于水資源配置
本市多年平均可利用水資源量41.33億立方米,但年際、年內來水極不均勻,近20多年來的來水量大大低于二十世紀70年代以前的來水量,用水已經極為緊張。同時考慮到南水北調工程后的用水需求,要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必須加強宏觀管理,進行合理配置,規范水資源分配行為,使經濟發展與水資源狀況相適應。為了保證水資源配置目標的實現,草案建立了水中長期供求規劃、水量分配方案和水資源緊缺情況下的水量調度預案制度,明確編制機關、權限和程序,并建立了年度用水總量控制制度(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四條)。
為了進一步發揮市場價格機制的作用,體現水的商品屬性,為建立合理水價創造條件,在第三十五條規定了水資源的有償使用制度;同時為了貫徹新《水法》維護農民合法利益的精神,草案作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需申請取水許可證的除外”的原則規定。
(五)關于節約用水的管理
作為資源型缺水城市,堅持“開源、節流、保護并重,以節水為主”是緩解水資源短缺、提高水資源承載能力,實現可持續利用的根本出路。為了進一步推動本市節約用水工作,增強全社會的節水意識,草案專門列出“節約用水”一章。
草案明確了各級人民政府的節約用水責任和單位、公民節約用水的義務,建立起市水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四級節水模式;實行用水總量控制指標與用水定額管理相結合的制度,將計量收費與超定額累進加價作為主要管理手段;草案一方面注意通過價格杠桿調節市場用水行為,同時規定了關于使用再生水的鼓勵性規定和相關優惠政策,另一方面也作出本市對耗水量大的行業項目加以限制和在再生水管網覆蓋地區的洗車企業必須使用再生水的強制性規定;此外,草案還吸收現行節水工作成功經驗,提出建設項目節水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的“三同時”要求。
新《水法》中原則規定了鼓勵對雨水和再生水加以利用,本草案對利用雨水和再生水這些非傳統水資源做了更深、更具體的要求。將再生水與地表水、地下水一同納入統一調度范疇,編制污水處理、再生水利用、雨水利用等專業規劃;對雨水收集利用設施、污水集中處理設施以及再生水處理設施的規劃建設和使用,作出強制性規定;草案通過設定優惠的再生水價格與自來水形成一定的價格優勢,體現“優水優價”原則,自發調節市場用水行為。同時還通過規定“環境衛生、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等單位使用再生水不受用水總量控制指標限制”的政策手段,達到“優水優用”的行政管理目的。#p#分頁標題#e#
此外,新《水法》對違法行為表現形式規定得比較原則,特別是對違反節約用水規定的行為設定的法律責任更少,不能滿足實際管理需要。辦法草案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要求,參照本市現行法規、規章,設定了具體的處罰種類和幅度。
辦法草案已印發給各位委員。辦法草案和以上說明是否妥當,請予審議。
文章原載于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網站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
2016-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3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4-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1991-04-09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199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
2001-08-31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血液制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口岸衛生監督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國務院關于印發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11-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3-04-10國務院關于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
2013-03-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1-23國務院關于印發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012-02-06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6-26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9-09-26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關于推動農村郵政物流發展意見的通知
2009-05-2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2008-09-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綜合減災“十一五”規劃的通知
2007-08-05國務院關于深圳灣口岸啟用時間的批復
2007-06-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興邊富民行動“十一五”規劃的通知
2007-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