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為什么要制定《收費公路管理條例》??
答:收費公路,就是指依法在公路上設站收費的公路。根據公路法的規定,收費公路包括兩類:一類是政府還貸公路,即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利用貸款或者向企業、個人集資建成的公路;另一類是經營性公路,即國內外經濟組織依法投資建成的公路和依法受讓的政府還貸公路收費權的公路。到2003年底,全國收費公路總里程約占全國公路總里程的8.1%。這些收費公路均為高等級公路和特大橋梁隧道。收費公路的快速發展,對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收費公路的發展也是我國公路建設與管理的成功實踐。但是,在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收費站點設置不盡合理,站點過多,影響了通行效率;二是,收費標準較高,有些地方甚至超過社會承受能力,增加了企業運輸成本;三是,一些收費站到期不撤,擅自延長收費期限,加重了社會負擔;四是,公路收費權益轉讓不規范,存在著越權審批轉讓的問題,有的轉讓未依法進行資產評估,致使國有資產流失。因此,制定《條例》,通過法律手段對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的行為加強監管和規范,是十分必要的。
問:2003年11月27日,國務院法制辦、交通部將《條例》草案在人民日報、法制日報、國務院法制辦的信息網和交通部網站上全文公布,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請問征求意見的社會反響怎樣?
答:2003年11月26日,國務院第30次常務會議對《條例》草案進行了審議,鑒于收費公路立法與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決定將《條例》草案登報、上網,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根據國務院領導的指示,國務院法制辦、交通部具體負責意見的征集、整理工作。截至去年底,我們共收到匯總意見104份,439條。各方面普遍認為,通過立法規范收費公路經營管理活動,減少收費站點,減輕社會負擔,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促進收費公路健康發展,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同時,各方面對公開征求意見的方式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在政府立法工作中公開征求意見是政府與社會公眾建立溝通的有效途徑,是黨和政府執政為民的具體體現,有利于立法廣泛集中民智、充分反映民意,促進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和公開征求意見的情況,國務院法制辦會同交通部對有關問題又進行了認真研究,并對《條例》草案作了相應修改。例如,鑒于社會各方面對目前一些地方免交通行費車輛范圍過大、數量過多的問題反映強烈,《條例》進一步明確了免交通行費車輛的具體范圍,同時完善了收費公路信息公開、收費公路收費期滿撤站等制度。
問:今后我國收費公路的發展原則是什么?
答:《條例》第三條規定:公路發展應當堅持非收費公路為主,適當發展收費公路,其具體含義有兩個:一是在公路網的構成中,非收費公路應當占主導地位,收費公路只是一種補充。二是收費公路的數量應當適度。收費公路的發展速度和數量應當限制在適當的范圍之內。之所以作出這一規定,主要是基于以下考慮:
第一,公路是公益性設施,從理論上講,應當全部由政府無償提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高速發展,對公路交通形成了巨大需求,公路交通一度成為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但是由于我國政府的財力還不夠雄厚,難以滿足公路建設所需的巨大資金需求。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多渠道籌集公路建設資金,加快公路建設速度,緩解公路交通的“瓶頸”制約作用,我國政府出臺了“貸款修路,收費還貸”政策。這只是政府在財力不足、公路建設壓力巨大的情況下采取的特定政策。隨著我國政府財政實力的逐步增強,公路網漸趨完善,對收費公路的發展規模進行控制,實行以非收費公路為主,適當發展收費公路的政策就順理成章了。#p#分頁標題#e#
第二,從公路的自身特點看,公路是公共物品,具有很強的公益性。這種特點決定了它的發展只能是以非收費公路為主體,收費公路為補充。如果任意擴大收費公路的范圍,會影響其社會效益的發揮,不僅不利于使收費公路健康發展,也不利于其他公路的健康發展,而且還會給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制約作用。
公路發展應當堅持非收費公路為主,適當發展收費公路,這是制定本《條例》的重要指導思想,也是本《條例》的精髓所在。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本條例對收費公路的技術等級和規模、收費公路收費站點的設置、收費公路的收費標準、收費公路的收費期限、收費公路權益的轉讓、收費公路車輛通行費的征收范圍、車輛通行費的使用管理等等,都作了嚴格限定。
問:關于收費公路建設和收費站的設置,《條例》規定了哪些制度、措施?
答:收費公路建設和收費站的設置,是收費公路管理中亟需規范的突出問題,直接關系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據此,《條例》對收費公路的建設和收費站的設置規定了以下制度和措施:一是,明確規定建設收費公路,應當符合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公路發展規劃。二是,明確了收費站設置必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查批準,審批的標準是:高速公路以及其他封閉式的收費公路,除兩端出入口外,一般不得在主線上設置收費站,非封閉式的收費公路的同一主線上,相鄰收費站的間距不得少于50公里。三是,為了減少收費站點,提高通行效率,《條例》規定高速公路以及其他封閉式的收費公路應當實行計算機聯網收費。四是,明確了收費期限必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查批準,審批的標準是:政府還貸公路的收費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5年,中西部省、自治區、直轄市最長不得超過20年;經營性公路的收費期限最長不得超過25年,中西部省、自治區、直轄市最長不得超過30年。五是,明確了車輛通行費的收費標準應當依照價格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進行聽證后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查批準,收費標準應當根據公路的技術等級、投資總額、當地物價指數、償還貸款或者有償集資款的期限和收回投資的期限以及交通量等因素計算確定。六是,明確了建設收費公路的技術等級和規模:高速公路除市區至機場外連續里程30公里以上;一級公路連續里程50公里以上;二車道的獨立橋梁、隧道,長度800米以上;四車道的獨立橋梁、隧道,長度500米以上。《條例》還規定,除中西部地區外,技術等級為二級以下(含二級)的公路不得收費。
問:為了解決目前收費公路權益轉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條例》作了哪些規定?
答:為了避免收費公路權益轉讓過程中出現信息不透明、行為不規范以及損害有關當事人權益的問題,《條例》規定了五項措施:一是,規定轉讓收費公路權益應當向社會公布,采用招標投標的方式選擇經營管理者;二是,規定轉讓收費公路權益應當依法保護投資者的合法利益;三是,規定轉讓政府還貸公路權益中的收費權,其延長的期限不得超過5年,轉讓經營性公路權益中的收費權,收費期限不得延長;四是,規定長度小于1000米的二車道獨立橋梁和隧道、二級公路、收費時間已超過批準收費期限三分之二的收費公路禁止轉讓;五是,明確了政府還貸公路轉讓收入的管理和使用。
問:《條例》對收費公路的經營管理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收費公路的經營管理,關系到用路人、投資人、銀行等各方權益的保護,為了規范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的經營行為,《條例》作了如下規定:一是,規定收費公路建成后須經驗收合格,方可收取車輛通行費,不得邊建設邊收費;二是,要求收費公路的經營管理者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和規范,對收費公路進行日常檢查和維護,保證公路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為通行車輛及人員提供優質服務;三是,要求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設置公告牌,公布收費的有關事項,接受社會監督;四是,規定收費道口的設置應當符合車輛行駛安全的要求,道口的數量應當符合車輛快速通過的需要,收費站工作人員的配備應當與道口的數量、車流量相適應,不得隨意增加人員;五是,規定了保證行車安全的措施;六是,要求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向收費公路使用者出具合法票據,不得擅自提高收費標準,不得在標準之外加收或者代收任何其他費用,不得強行收取或者以其他不正當手段收取某一期間的車輛通行費;七是,規定政府還貸公路收取的車輛通行費必須全部存入財政專戶,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不得挪作他用;八是,規定收費公路的收費期限屆滿,政府還貸公路在收費期限屆滿前已還清貸款、集資款的,必須終止收費并由政府進行公告;九是,規定了審計機關、行政執法機關對收費公路實施審計和監督檢查制度,以及要求收費公路信息公開,接受社會監督的制度。#p#分頁標題#e#
問:《條例》對強化政府監管,保證收費公路服務水平方面作了哪些規定?
答:近年來,公路建設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帶來了收費公路經營管理主體的多元化。一些地方出現了收費公路政府監管不到位,路況質量差、服務水平低的不正常現象。一些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重收費輕養護,不能保證收費公路的服務水平,社會反響強烈。為此,《條例》規定:一是,省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應當對收費公路實施監督檢查,督促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依法履行公路養護、綠化等義務;二是,對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未按照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規定的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進行收費公路養護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責令停止收費;三是,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出現未按國家規定的標準和規范對收費公路及其設施進行日常檢查和維護的,未按國家規定合理設置交通標志、標線的,以及收費道口設置不符合安全要求或道口數量不符合車輛快速通過需要的等情形的,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交通主管部門依據職權、責令改正,并根據情節輕重,給予必要的處罰。這些規定,明確了政府對收費公路實施監管的責任主體和處罰措施,對于加強政府對收費公路的監管,維護社會公眾利益具有重要意義。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12年修正本)
2012-10-26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進一步深化睦鄰友好合作關系的聯合聲明
2007-08-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秘魯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的決定
1987-09-05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失效]
1998-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市政機構問題的決定
1999-08-29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設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決定
2003-03-0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中央銀行財產司法強制措施豁免法
2005-10-25外國商會管理暫行規定(2013修訂)
2013-12-07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2-19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行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計量器具監督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02-19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的通知
2013-02-23國務院關于發布第八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的通知
2012-10-31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
2012-06-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
2012-04-19國務院安委會關于集中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的通知
2010-07-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09-12-2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09-05-07關于加強中央企業班組建設的指導意見
2009-03-30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的決定
2008-12-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全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及成員的函
2009-01-23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2008修訂)
2008-11-10國務院批轉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關于當前抗震救災進展情況和下一階段工作任務的通知
2008-05-28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
2008-01-13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回頭看”再檢查工作督查的通知
2007-11-12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
2007-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