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2004年12月31日為標準時點的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國情國力調查。綜合性經濟普查所獲得的數據比單項普查所得到的數據更完整、更確定、更可靠,也更實用,因而對于宏觀決策層和經濟學家甚至歷史學家掌握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對于政府制定宏觀經濟、社會決策,具有重大價值。為了科學、有效地組織實施全國經濟普查,保障經濟普查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國務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制定了《全國經濟普查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該《條例》于9月5日頒布并開始實施,這是國務院第一次就一項普查工作專門出臺的行政法規。
3500萬個單位和個人接受調查 涉及除農業的各行各業
??? 根據《條例》規定,經濟普查的范圍包括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所有行業,也就是除了農業以外的國民經濟的各行各業。具體有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等。
??? 從單位的性質來說,有機關、社團、事業、企業,還有個體經營戶,除了農業以外的所有單位都涉及到。這就是說不管是修車的還是賣報的,只要在工商部門登記的,或者是在固定的場所從事比較穩定的工作,不管你的工作性質怎么樣,都應該屬于經濟普查的范圍,都是普查的對象。據國務院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統計,本次全國經濟普查將涉及我國境內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約500多萬個法人單位、700多萬個產業活動單位和2300多萬個個體經營戶。
普查對象應如實、按時填表 玩數字游戲將受到懲罰
??? 《條例》第十三條規定:“經濟普查的主要內容包括:單位基本屬性、從業人員、財務狀況、生產經營情況、生產能力、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科技活動情況等?!苯洕詹樗鸭降钠髽I的數據加起來,就反映了整個國家總的規模。它的結構、效益和不同行業的情況,種種豐富的資料,使得國家在宏觀調控、宏觀管理方面有可能制定更科學、更合理的政策,來改變市場經濟環境,為經營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 為此,《條例》授權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查閱普查對象與經濟普查有關的財務會計、統計和業務核算等相關原始資料及有關經營證件,有權要求經濟普查對象改正其經濟普查表中不確實的內容。相應地,經濟普查對象有義務接受經濟普查機構和經普查人員依法進行的調查,應當如實、按時填報經濟普查表,不得虛報、瞞報、拒報和遲報經濟普查數據。
??? 為了保證普查如期完成及數字真實有效,《條例》明確,拒絕或者妨礙接受經濟普查機構、經濟普查人員依法進行的調查的;提供虛假或者不完整的經濟普查資料的;未按時提供與經濟普查有關的資料,經催報后仍未提供的,將受到警告,并處以最高5萬元的罰款。
獲取正確市場信息 不翻“老底”不找后賬
??? 隨著大街小巷“經濟普查、盤點過去、把握現在、指點未來”的廣告牌日漸增多,“地毯式”清查工作也在各地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然而,普查人員被堵在門外的情形也時有發生。
??? 一位多年對其它方面進行直接或間接入戶調查的“老調查”分析,造成普查對象不配合的主要因素,除了社會上形形色色的商品、保險推銷員經常登門,對調查增加了不信任感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調查對象不愿意讓人們了解其商業秘密,生怕以后影響他們的生意;更擔心這些信息將暴露他們曾經逃稅漏稅的行為而遭到懲罰,或者日后政府職能部門以普查數據為依據增收稅費。因此,在利益的驅動下,即使他們勉強接受調查,也很可能會隱瞞真實的經營收入情況。#p#分頁標題#e#
??? 為了打消這些思想顧慮,《條例》第三十二、三十三條明確,各級經濟普查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應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對在經濟普查中所知悉的國家秘密和經濟普查對象的商業秘密,履行保密義務。經濟普查取得的單位和個人資料,嚴格限定用于經濟普查的目的,不作為任何單位對經濟普查對象實施處罰的依據。
??? 應該說,國務院做出這一規定體現了政府理性,正式明確了經濟普查的目的是獲取準確的市場信息,認清了獲取正確市場信息與稅費依據是兩個不同的問題。明確此次經濟普查資料不作為處罰依據,給那些接受普查的企業和工商戶一顆“定心丸”。但是,如果普查機構違反了規定,譬如說地方統計部門受到地方首長及其他部門的壓力而與之“共享”數據,那么,相關人員應受到何種懲罰,《條例》卻沒有明確。這一點,不能不說是《條例》的瑕疵。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
2014-02-27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12-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號
200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1982修正)
1982-12-10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掌握地方性法規清理標準問題的答復
1996-11-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在1999的年12月19日前開展工作的決定
1999-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環保部門就環境行政處罰決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期限有關問題的答復
2001-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2003-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決定
1992-11-07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
1992-04-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國家安全機關行使公安機關的偵查、拘留、預審和執行逮捕的職權的決定
1983-0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通港、張家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2-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武漢、九江、蕪湖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91-10-30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
1996-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999-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2016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農業保險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
2014-07-24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
2014-03-03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2014)
2013-12-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2013-08-08關于印發《測繪地理信息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2013-07-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08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