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規定》是在1999年制訂的《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的基礎上補充、修改而來的,是近幾年懲治和預防瀆職侵權犯罪工作的經驗總結。?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王振川說,新的“瀆職侵權犯罪立案標準”共規定了220余項立案情形,比1999年的“立案標準(試行)”增加了60余項。?
????他說,新修訂的“瀆職侵權犯罪立案標準”保障人權的價值取向更加突出。保護人權,尤其是加強訴訟活動中的人權保護,是反瀆職侵權工作的重要職能。 ?
????在過去的“瀆職侵權犯罪立案標準”中,侵權手段表述較為籠統,多以“手段殘忍、影響惡劣”予以概括。新的“瀆職侵權犯罪立案標準”對此進行了修訂,以列舉方式明晰了“手段殘忍、影響惡劣”的侵權手段的表述,更有利于檢察機關加大對惡劣侵權行為的懲治力度。?
????新修訂的“瀆職侵權犯罪立案標準”更加注重保護個人合法財產。過去的《立案標準》未對公共財產損失和個人財產損失進行區別,司法實踐中基本上是按同一標準執行。新的立案標準對濫用職權案、玩忽職守案、執行判決、裁定失職案、環境監管失職案、商檢失職案、動植物檢疫失職案等都明確規定造成個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達到法定數額的應予立案。對瀆職行為給個人造成經濟損失的數額標準進行規定,體現了對公民財產權利的保護。?
????新修訂的“瀆職侵權犯罪立案標準”進一步明確了犯罪主體的范圍。根據刑法的規定,瀆職罪的犯罪主體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由于此前未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范圍作出明確規定,致使瀆職罪主體問題成為長期困擾司法實踐的一個突出問題。?
????這次修訂后的“瀆職侵權犯罪立案標準”在吸收立法成果的基礎上,對瀆職侵權案件中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概念和范圍作出了明確的界定,即:“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指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包括在各級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和軍事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在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在受國家機關委托代表國家行使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雖未列入國家機關人員編制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在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時,視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鄉(鎮)以上中國共產黨機關、人民政協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視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2015年修訂)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1997-1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00修正)
2000-08-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4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5-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塞拜疆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1993-07-02華僑申請使用國有的荒山荒地條例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
1997-1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使用暫行辦法
1996-08-10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五)
200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2016修正)
2016-02-06艾滋病防治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登記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7修訂)
2017-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一次修正)
2012-03-30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
2014-01-17國防交通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定
2013-08-21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5-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3-05-17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6-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浙江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