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條 集體所有的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侵占、哄搶、私分、破壞。
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或者其負責人作出的決定侵害集體成員合法權益的,受侵害的集體成員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
●條文主旨
本條是關于集體財產權保護的規定。
●立法背景
集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集體所有的財產是勞動群眾集體多年來通過辛苦勞動創造、積累的物質財富,是發展集體經濟、實現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近年來,集體經濟發展迅速,集體資產存量迅速增長,但由于集體資產的管理還相當薄弱等原因,造成集體資產的嚴重流失,不僅使集體經濟遭受了損失,集體生產力受到破壞,而且直接損害勞動群眾的切身利益,影響了社會和諧發展。因此,依法保護集體財產是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的現實需要,也是物權法應有之義。我國有憲法和民法通則等法律對集體財產的保護已經有所規定。如憲法第12條規定:“社會主義的公共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國家保護社會主義的公共財產。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壞國家的和集體的財產。”民法通則第73條規定:“國家財產屬于全民所有”、“國家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侵占、哄搶、私分、截留、破壞。”本條第一款根據集體財產保護的特點,依據上述法律作了規定:“集體所有的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侵占、哄搶、私分、破壞。”現實中,有的集體經濟組織管理人違反法定程序或者章程規定,擅自決定或者以集體的名義作出決定,低價處分、私分、侵占集體所有的財產,嚴重侵害集體成員的財產權益。針對這種情況.本條第2款賦予r集體成員請求人民法院撤銷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或者其負責人作出的不當決定的權利。
●條文解讀
這里的“集體所有的財產”主要是指本法所規定的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包括法律規定屬于集體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集體所有的建筑物、生產設施、農田水利設施;集體所有的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等設施;以及集體所有的其他不動產和動產。從所有者來講,既包括農民集體所有的財產,也包括城鎮集體所有的財產。
針對損害集體財產的主要行為,本條強調了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侵占、哄搶、私分、破壞集體財產。所謂的“侵占”是指以非常占有為目的,將其經營、管理的集體財產非法占為己有。侵占的客體是集體所有的資產。侵占的主體一般是經營、管理集體資產的單位或者個人。構成侵占,還必需具有非法占有集體資產的主觀故意。“哄搶”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組織、參與多人一起強行搶奪集體財產的行為。哄搶的客體是集體財產。哄搶的主體可以是任何的單位和個人,并且還需具備非法占有集體財產的主觀故意。“私分”是指違反集體財產分配管理規定,擅自將集體財產按人頭分配給部分集體成員的行為,如有少數村委會干部將應分配給全體村民的征收補償款擅自分掉據為己有。“破壞”是指故意毀壞集體財產,致使其不能發揮正常功效的行為。如故意毀壞集體企業的機器設備或者農村集體所有的水利設施,影響集體經濟組織生產經營的行為。破壞的主體可以是任何的單位和個人,而且需有有毀壞集體財產的主觀故意。
侵占、哄搶、私分、破壞集體所有財產的,應當承擔返還原物、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法和刑法的,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有關單位的責任人也要依法承擔行政甚至是刑事責任。
關于集體成員訴權,主要有以下幾個內容:~是,每個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都有權針對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或者其負責人作出的損害其權益的決定,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決定。本條規定的集體經濟組織不僅僅包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也包括城鎮集體經濟組織;二是,提起訴訟的事由,是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或者其負責人作出的決定,侵害了該集體成員的合法財產權益;三是,提起訴訟的時間,本條投有明確限制。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因此,集體成員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時起二年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撤銷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或其負責人作出的不當決定。
●相關規定
《憲法》第12條,《民法通則》第73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2013年修正)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1993修正)
1993-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掌握地方性法規清理標準問題的答復
1996-11-0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3-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2004修正)
200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
1989-02-2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2003-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2006年修正)
2006-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1-22存款保險條例
2015-02-17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山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河北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關于遼寧省和河北省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批復
2011-10-22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浙江省嘉興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1-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0-02-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破損污損褪色或者不合規格國旗回收處理工作的通知
2009-10-15土地調查條例
2008-02-07中央企業財務預算管理暫行辦法
2007-05-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興邊富民行動“十一五”規劃的通知
2007-06-09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2004年修訂)
1989-02-21以進養出試行辦法[失效]
1979-03-26輕工業部、商業部、糧食部關于解決嬰幼兒食品問題的報告(摘要)
1980-10-20國務院批轉衛生部關于解決醫院賠本問題的報告通知
198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