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條 不動產權利人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棄置固體廢物,排放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噪聲、光、電磁波輻射等有害物質。
●條文主旨
本條是關于相鄰不動產之間排放、施放拷染物的規定。
●立法背景
在現代社會,人們生活環境的質量日益受到社會的重視,各國政府都在加大環境保護的力度,其中重要的舉措就是加強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立法。但是保護環境不能只靠環境保護法,在與環境有關的相鄰關系,以及侵害環境的民事責任等方面,則是民法的重要任務之一。此次我國制定的物權法是進入二十一世紀后制定的重要民事法律之 ,應充分體現人文關懷。因此非常有必要對相鄰不動產之間基于環境而產生的相鄰關系問題作出規定。
●條文解讀
大陸法系多數國家都把“不可稱量物質侵入”的禁止性規定作為相鄰關系一章的重要內容。所謂“不可稱量物質侵人”是指煤氣、蒸汽、熱氣、臭氣、煙氣、灰屑、喧囂、振動,以及其他類似物質侵入相鄰不動產。大陸法系多數國家或地區的民法中都規定了不可稱量物質侵入相鄰不動產時,如何調整、處理雙方的相鄰關系,只不過論述的角度有所不同。德國規定,在不損害或僅輕微損害的前提下,土地權利人不得禁止相鄰不動產的煤氣、蒸汽、臭氣、煙氣、煤煙、熱氣、噪聲、振動或其他類似物質侵入自己的土地,但是如果此種妨害超出預期的程度時,可以向造成損害的相鄰土地權利人請求相當數額的金錢作為賠償(《德國民法典》第906條)。我國臺灣地區“民法”第793條規定:“土地所有人,于他人之土地有煤氣、蒸汽、熱氣、臭氣、煙氣、灰屑、喧囂、振動、及其他相類者侵入時,得禁止之。但其侵入輕微,或按土地形狀、地方習慣,認為相當者,不在此限。”
通過德國和我國臺灣地區民法的規定來看,明確規定了相鄰關系中的容忍義務,即遭受來自于相鄰不動產的污染物侵害時,此種侵害如果是輕微的,或者按地方習慣認為不構成損害的,則應當容忍,不能阻止相鄰不動產排放或施放污染物。只有此種侵害超過必要的限度或者可容忍的限度時,就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要求相鄰不動產權利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險、排除妨害,以及賠償損失。這樣規定的目的是維持相鄰不動產之間的和睦關系,因為一個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來自于相鄰不動產的污染物的侵入是不可避免的,但這種侵害不能超過一個合理的度。例如一群人區分所有一棟建筑物,甲在裝修時釋放的噪音勢必對其鄰居造成一定的侵害,但其上下左右的鄰居為維持和睦的鄰里關系,應當負容忍義務,因為誰家都可能需要裝修,并且裝修總是能在一段時間之內完成的,此種噪音侵害并不是永久的,所以應當是可以容忍的。但是甲也應當遵守建筑物的管理規約,不得在鄰居晚上休息時釋放施工噪音。
物權法第90條雖然沒有明確規定相鄰不動產權利人之間排放污染物的容忍義務,但按照第84條規定的處理相鄰關系的“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已經包含了相鄰不動產權利人之問應當互負容忍義務。但互負容忍義務是有限度的,在國家規定的標準以內應當容忍,如果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受害的不動產權利人有權要求侵害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險、排除妨害,以及賠償損失。
本條規定的大氣污染物,主要包括燃煤的煤煙污染;廢氣、粉塵和惡臭污染;機動車船的尾氣污染等。大氣污染防治法第7條規定,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國家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國家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地方排放標準;對國家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中已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嚴于國家排放標準的地方排放標準。例如目前我國北方城市大氣總懸浮顆粒物的50%來自揚塵,其中建筑施工是揚塵的重要來源。如果某一居民區的旁邊是一個施工現場,該居民區的居民認為該施工現場的粉塵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的,可以要求其停l卜侵害、消除危險、排除妨害,以及賠償損失。
水是一種基本的環境因素,也是重要的資源。它的開發、利用和保護的情況如何,不僅直接關系到農業生產和工業生產的發展,而且直接關系到人民生活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水污染是我國環境保護中的一個突出問題。隨著工業生產的增長和城市的發展,排向江河、湖泊的污水量不斷增加,特別是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帶人大量的有毒、有害污染物質,排放到自然水體,造成了水體污染,破壞了生態平衡。水污染防治法第7條規定,國務院環境保護部門制定國家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國家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對國家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中已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嚴于國家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在相鄰關系中,我國的一個突出的糾紛是上游向下游排污,導致下游朽染,影響_F游人民的生活和工農業生產。按照本條和水污染防治法的規定,上游企業向河道排放污水,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排污標準。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面臨著許多新的情況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固體廢物產生量持續增長,工業固體廢物每年增長7%,城市生活垃圾每年增長4%;二是固體廢物處置能力明顯不足,導致工業固體廢物(很多是危險廢物)長年堆積,垃圾圍城的狀況十分嚴重;三是固體廢物處置標準不高,管理不嚴,不少工業固體廢物僅僅做到簡單堆放,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率僅達到20%左右;四是農村固體廢物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畜禽養殖業污染嚴重,大多數農村生活垃圾設有得到妥善處置;五是廢棄電器產品等新型廢物不斷增長,造成新的污染。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11條規定,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國家環境質量標準和國家經濟、技術條件,制定國家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技術標準。在相鄰關系中,不動產權利人不得違反國家規定的標準,向相鄰不動產傾倒、堆放、丟棄、遺撤固體廢物。
環境保護法第24條規定,產生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單位,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產建設或者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噪聲、振動、電磁波輻射等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
在相鄰關系中,不動產向相鄰不動產施放噪聲是難免的,但是要控制施放噪聲的分貝以及施放噪聲的時間,不得影響相鄰不動產正常的生產、生活;隨著城市化的發展,高層建筑的玻璃幕墻造成的光污染,以及霓紅燈等造成的光污染越來越多。解決此類糾紛,一是要求建筑單位在建筑物設計上,要考慮相鄰不動產可能遭受的損害,二是要給受損害的相鄰不動產充分、合理的補償。隨著近代無線電技術的發展,電磁波污染日益受到社會的重視。廣播電視設施保護條例第11條規定:“廣播電視信號發射設施的建設,應當符合國家有關電磁波防護和衛生標準;在已有發射設施的場強區內,興建機關、工廠、學校、商店、居民住宅等設施的,除應當遵守本條例有關規定外,還應當符合國家有關電磁波防護和衛生標準。”
●相關規定
《環境保護法》第24條,《大氣污染防治法》第7條,《水污染防治法》第7條,《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ll條,《廣播電視設施保護條例》第11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
2018-03-20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2013修正)
2013-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2010修訂)
2010-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02-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6-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在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方面可以制定暫行的規定或者條例的決定
1985-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確認1955年至1965年期間授予的軍官軍銜的決定
1988-07-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國家安全機關行使公安機關的偵查、拘留、預審和執行逮捕的職權的決定
1983-02-02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
1981-12-13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
1994-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
1995-05-10風景名勝區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血液制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
2020-01-01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浙江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異議審查處理辦法
2014-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1修正)
2011-01-08關于印發《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的通知
2014-03-14國務院關于同意福州市科技園區更名為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批復
2014-03-05國務院關于修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2-12-17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3-02-05國務院關于印發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3-01-01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
2010-11-21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原產于赤道幾內亞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的通知
2010-06-09國務院關于支持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0-05-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的通知
2010-01-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的通知
2009-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2008修訂)
2009-01-0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
2008-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