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條 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
●條文主旨
本條是關于物權法定原則的規定。
●立法背景
在立法過程中,對物權法定原則曾有不同意見。一種意見認為,物權法定作為一條原則是對的,但如果法律沒有規定的就不具有物權效力,限制太嚴,應開個口子,以適應實踐發展的需要。物權法調整物權主體和廣大的義務人之間的關系,物權的內容不能像合同那樣由雙方當事人約定,但現實生活申有些權利是否屆于物權尚難確定,隨著實踐的發展還會產生新的物權。因此,對我國有關物權種類的規定為進一步改革留下一定空間是必要的。根據這一意見,此條曾經表述為:“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法律未作規定的,符合物權特征的權利,視為物權。”之后,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物權法過程中,有的常委委員提出,物權法定是本法的一項原則,但依照這一條規定,哪些權利可以視為物權,誰來認定“符合物權性質”都不夠清楚,建議刪去例外規定。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經研究認為:草案關于“法律未作規定的,符合物權性質的權利,視為物權”的規定,本意是隨著實踐的發展為物權的種類留下一定空間,實際上哪些權利“符合物權的性質”還需要通過立法解釋予以明確??紤]到依照立法法的規定,法律解釋與法律具有同等效力,而且從一些國家的實際情況看,新出現的物權種類并不多見。因此,建議刪去上述規定。
●條文解讀
物權法定原則,指的是能設立哪些種類的物權,只能由法律規定,當事人之間不能創立;設立物權的方式以及物權的具體內容,一般也只能由法律規定,當事人之間的約定和法律規定不一致時不發生效力。物權是一項重要的民事權利,物權制度屬于民事基本制度。依照立法法的規定,民事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規定。而且,物權不同于債權,債權的權利義務發生在當事人之間,遵循自愿原則,具體內容是由當事人約定的。比如合同是當事人之間的協議,對合同內容如何約定原則上由當事人決定。物權是“絕對權”、“對世權”,物權的權利人行使權利是排他性的,對所有其他人都有約束力,物權調整的權利人和義務人之間的關系與合同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不同,物權的義務人有成千上萬.物權內容不能由權利人一個人說了算,也不能由一個權利人和幾個義務人說了算,對權利人和成千上萬義務人之間的規范只能由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05-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暫時調整有關法律規定的行政審批的決定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2010-03-14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9-03-1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1990-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已被修正)
1992-04-03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3-03-20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1993-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郵票過渡性安排的意見
1998-07-12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002-06-29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自然災害救助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7國務院關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制的指導意見
2013-04-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
2013-03-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3-02-22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1-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山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3-15證券公司信息隔離墻制度指引
2010-12-29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
201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