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條 社會團體依法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受法律保護。
●條文主旨
本條是關于保護社會團體財產的規定。
●立法背景
在我國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社會團體,如人民群眾團體(如共青團、工會、婦聯)、社會公益團體(如希望工程基金會)、專業團體(如律師協會)、學術研究團體(如法學會)、宗教團體(如佛教協會)等。依法支配其合法財產是開展社團活動的必要條件之一。因此,為了保障公民的結社自由,維護社會團體的合法權益,本條明確規定:“社會團體依法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受法律保護?!?
●條文解讀
本條的含義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一、社會團體。社會團體是指我國公民行使結社權利自愿組成的,為實現會員的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社會團體可以是法人.也可以不是法人,但必須都是依法成立的。根據《民法通則》第50條的規定,具備法人條件的社會團體,依法不需要辦理法人登記的,從成立之日起,具有法人資格;依法需要辦理法人登記的,經核準登記,取得法人資格?!睹穹ㄍ▌t》第37條規定,法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一)依法成立;(二)有必要的財產或者經費;(三)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四)能夠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因此,成立社會團體法人需具備以下條件:
(一)依法成立。成立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依法不需要辦理法人登記而又具備了法人應具備的條件的,這種社會團體從成立之日起,即具備了法人資格。這些團體主要有共青團、婦聯、工會等。如工會法規定,中華全國總工會、地方總工會、產業工會具有社會團體法人資格。基層工會組織具備民法通則規定的法人條件的,依法取得社會團體法人資格。另一種是需要經核準登記后才能取得法人資格的,這種社會團體必須在經過核準登記后,才能取得法人資格,如根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登記的各種協會、學會等。全國性的社會團體,由國務院的登記管理機關負責登記管理;地方性的社會團體,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登記管理機關負責登記管理;跨行政區域的社會團體,由所跨行政區域的共同上一級人民政府的登記管理機關負責登記管理。
(二)有必要的財產和經費。社會團體要開展活動,就要有相應的財產和經費。這種財產和經費可以是國家撥給的,也可以是其他組織或公民個人捐贈的,還可以是募集得來的。按照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成立社會團體法人的.全國性的社會團體有10萬元以上活動資金,地方性的社會團體和跨行政區域的社會團體有3萬元以上活動資金。
(三)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社會團體為了開展工作,必須要有自己的名稱、有自己的組織機構和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專職工作人員,還要有固定的場所。如果不具備上述條件,該社會團體可能只是附屬于其上級單位或是某機構的~部分,不具備法人資格。
(四)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社會團體還要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才完全符合法人的條件,如果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就不具備法人資格,而必須由具有法人資格的上級單位或者機關來承擔民事責任。
此外,成立社會團體還需要有一定數量的成員。如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規定,成立社會團體要具有50個以上的個人會員或者30個以上的單位會員;個人會員、單位會員混合組成的,會員總數不得少于50個。
二、社會團體的財產。包括社會團體依法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社會團體的財產主要有以下來源:(一)成員的出資;(二)成員繳納的會費;(三)國家撥付的資產和補助;(四)接受捐贈的財產;(五)社會團體積累的財產等。社會團體的財產來源必須合法。
三、社會團體財產的保護。社會團體對其依法所有的財產,享有直接的支配權,不受他人非法干涉。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侵占、挪用、哄搶、破壞和任意調撥社會團體依法所有的財產。非經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不得征收、征用。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侵害社會團體財產的,該社會團體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侵害人承擔返還財產、賠償損失等法律責任。
●相關規定
《民法通則》第37條、第50條,《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2條、第3條、第29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
2017-04-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召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的決定
2003-1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改革工商稅制發布有關稅收條例草案試行的決定
1984-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
1982-12-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汕頭市和珠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各自的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1996-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
199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登記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毒品違法犯罪舉報獎勵辦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1修正)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
2013-12-11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3-08-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能源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關于貴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3-03-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3-01-11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國務院關于浙江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2-09-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16號
2012-03-28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1-12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1-03-19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
2010-09-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0-04-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的意見
2009-08-15國務院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若干意見
2009-07-05國務院關于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新設立高新技術企業實行過渡性稅收優惠的通知
2007-12-26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
2007-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