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條 共同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共同享有所有權。
●條文主旨
本條是關于共同共有的規定。
●立法背景
經查大陸法系國家或地區的民法中,規定共同共有的不多,瑞士和我國臺灣地區“民法”明確規定了共同共有,只是我國臺灣地區“民法”稱其為“公同共有”。我國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則第78條把共有區分為兩種形式,即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因此,從我國民事立法的傳統上早就規定了共同共有。我國民法學界普遍認為我國婚姻法規定的夫妻共有是典型的共同共有,所以有必要在物權法中對共同共有作出規定。
●事條文解讀
共同共有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民事主體,根據某種共同關系而對某項財產不分份額地共同享有權利并承擔義務。共同共有的特征是:第一,共同共有根據共同關系而產生,以共同關系的存在為前提,例如夫妻關系、家庭關系;第二,在共同共有關系存續期間內,共有財產不分份額。這是共同共有與按份共有的主要區別;第三,在共同共有中,各共有人平等地對共有物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
關于共同共有的形式,我國學界普遍認為共同共有包括“夫妻共有”、“家庭共有”和“遺產分割前的共有”。
(一)夫妻共有
共同共有最典型的形式就是夫妻共有。我國婚姻法第17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一是工資、獎金;二是生產、經營的收益;三是知識產權的收益;四是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除外;五是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例如,夫妻雙方出賣、贈與屬于夫妻共有的財產,應取得一致的意見。夫妻一方明知另一方處分財產而未作否定表示的,視為同意。
(二)家庭共有
家庭共有財產是指家庭成員在家庭共同生活關系存續期問,共同創造、共同所得的財產。例如,家庭成員交給家庭的財產,家庭成員共同受贈的財產,以及在此基礎上購置和積累起來的財產等。概言之,家庭共有財產是家庭成員的共同勞動收入和所得。家庭共有財產和家庭財產的概念是不同的。家庭財產是指家庭成員共同所有和各自所有的財產的總和,包括家庭成員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共有財產和夫妻個人財產、成年子女個人所有的財產、其他家庭成員各自所有的財產等。家庭共有財產則不包括家庭成員各自所有的財產。
區分家庭共有財產與家庭成員個人財產的主要意義在于:(1)我國繼承法第26條第二款規定:“遺產在家庭共有財產之中的,遺產分割時,應當先分出他人的財產。”家庭共有財產的某一共有人死亡,財產繼承開始時,必須把死者在家庭共有財產中的應有部分分出,作為遺產繼承,而不能把家庭共有財產都作為遺產繼承。(2)我國個人獨資企業法第18條規定:“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在申請企業設立登記時明確以其家庭共有財產作為個人出資的,應當依法以家庭共有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個人獨資企業登記辦法》第10條規定:“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以個人財產出資或者以其家庭共有財產作為個人出資的,應當在設立申請書中予以明確。”(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規定:“民法通則第三十五條第一款中關于‘以各自的財產承擔清償責任’,是指合伙人以個人財產出資的,以合伙人的個人財產承擔;合伙人以其家庭共有財產出資的,以其家庭共有財產承擔;合伙人以個人財產出資,合伙的盈余分配所得用于其家庭成員生活的,應先以合伙人的個人財產承擔,不足部分以合伙人的家庭共有財產承擔。”
(三)遺產分割前的共有
我國臺灣地區“民法”第1151條規定:“繼承人有數人時,在分割遺產前,各繼承人對于遺產全部為公同共有。”所謂“公同共有”即我們所說的“共同共有”。我國繼承法第24條規定:“存有遺產的人,應當妥善保管遺產,任何人不得侵吞或者爭搶。”
(四)關于合伙的共有性質
我國內地很多學者把我國臺灣地區“民法”中歸人共同共有的“合伙”認為是按份共有。經查我國臺灣地區“民法”第668條規定:各合伙人之出資,及其他合伙財產,為合伙人全體之公同共有。第682條第一款規定:合伙人于合伙清算前,不得請求合伙財產之分析。第683條規定:合伙人非經他合伙人全體同意,不得將自己之股份轉讓于第三人。從我國臺灣地區民法的規定看,其對合伙財產的規定符合共同共有的某些特征,首先是共同管理,個人不得處分,其次是在共有關系解除前,不得分割共有財產。我國多數學者認為合伙財產屬于按份共有的理由是:首先,共同共有是不能劃分份額的,而在合伙財產中,實際是按投資比例劃分份額。其次,按份共有是按照自己的份額享有共有財產的收益,而合伙人對收益的分配主要也是以投資比例確定。我國臺灣地區“民法”第677條第一款規定:分配損益之成數,未經約定者,按照各合伙人出資額之比例定之。反觀,共同共有人對共有財產的收益則是不分份額的共同享有。因此,“合伙財產”是歸入按份共有,還是歸人共同共有,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相關規定
《民法通則》第78條,《婚姻法》第17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信用卡規定的解釋
2004-12-29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5-03-0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的決定(2005)
2005-08-28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幾個問題的解釋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84-09-20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1984-05-31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984-03-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87-04-11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
1990-09-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繼續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企業法
1996-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9-01-16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02-04-28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2003修正)
2003-04-17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003-06-28娛樂場所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生豬屠宰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2016年修正)
2016-02-06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
2014-02-1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煙臺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7-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中國圖們江區域(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意見
2012-04-13國務院關于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
2010-11-19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
2010-10-10國務院關于設立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的通知
2010-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的通知
2010-01-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的通知
200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