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條 所有權人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追回遺失物。該遺失物通過轉讓被他人占有的,權利人有權向元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或者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二年內向受讓人請求返還原物,但受讓人通過拍賣或者向具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購得該遺失物的,權利人請求返還原物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所付的費用。權利人向受讓人支付所付費用后,有權向元處分權人追償。
●條文主旨
本條是關于遺失物善意取得的規定。
●立法背景
遺失物的善意取得是善意取得的特殊問題,善意取得立法對此都要規定。如《瑞士民法典》第934條規定:因動產被竊、丟失或困其它違反本意而喪失占有的,得在喪失的五年內請求返還。但前款的動產被拍賣或經市場或經專營商人轉賣的,對第一位及其后的善意取得人,非經賠償已支付的價格.不得請求返還。前款以外的返還給付,亦適用有關善意占有人請求權的規定。第935條規定:貨幣及不記名證券,即使系未經所有人同意而喪失占有的,所有人亦不得向善意取得人請求返還。《日本民法典》第193條規定:盜贓、遺失物的特則:于前條情形,占有物系盜贓或遺失物時,受害人或遺失人自被盜或遺失之時起二二年間,可以向占有人請求回復其物。第194條規定:盜贓及遺失物,如系占有人由拍賣處、公共市場或出賣同種類物的商人處善意買受者時,受害人或遺失人除非向占有人清償其支付的代價,不得回復其物。
●條文解讀
動產的善意取得亦受限制。出讓人讓與的動產若是貨幣或者無記名有價證券之外遺失物.遺失人有權向善意取得人請求返還原物。善意取得人應當返還,善意取得人返還后可以向讓與人追償。倘若該遺失物是由善意取得人在拍賣市場、公共市場或者在販賣與其物同類之物的商人處購得的,遺失人需償還其購買之價金,方能取同其物。遺失物若是貨幣或者無記名有價證券,遺失人無權向善意取得人請求返還原物,只能向出讓人請求返還同種類物或者請求其它賠償。
對善意取得的另一意見,是認為應當規定盜贓物的善意取得。物權法不規定盜贓物的善意取得,立法考慮是,對被盜、被搶的財物,所有權人主要通過司法機關依照刑法、刑事訴訟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追繳后退回。在追贓過程中,如何保護善意受讓人的權益,維護交易安全和社會經濟秩序,可以通過進一步完善有關法律規定解決,物權法對此可以不作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
200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10-31)
2006-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2002-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9-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79-07-05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1-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
1996-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
1996-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失效]
1998-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1999年12月20日至31日澳門公眾假日安排的決定
1998-07-12外國商會管理暫行規定(2013修訂)
2013-12-07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政府投資條例
2019-04-14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2013修訂)
2013-12-26國務院關于印發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11-12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7-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能源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35號國務院令
2013-01-31國務院關于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西壯族自治區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1-10-22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的通知
2011-07-30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
2010-11-21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