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支 票
第八十二條
本條規定了支票的定義。
所謂支票就是指出票人簽發的,委托辦理支票存款業務的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在見票時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根據以上的定義,我們可以知道支票的法律特征(相對于本票以及匯票來講):
1、支票的付款人是銀行或者其它金融機構。從這一點來講,支票和匯票一樣,都是具有三方當事人的,而本票是只有兩方票據的基本當事人。但是,在支票和匯票的票據基本當事人中,支票的付款人是辦理支票存款業務的銀行或者是其他的金融機構,而匯票的付款人則沒有這樣的要求。
2、支票是見票即付的票據。因為從支票的定義上講,支票是要求銀行或者金額機構再交票時無條件支付的票據,這和匯票中的付款日期有所不同,因為匯票有時可以允許付款人在見票時的一段時間以后再付款。支票采用見票即付的方式,這是和支票的支付職能相關的,因為支票使用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使用現金的麻煩和危險,所以使用支票代替現金支付應該是見票即付的。
應該注意的是支票的付款人是辦理存款業務的銀行或者其它金融機構。一是該銀行或者其它金融機構應該是能夠辦理支票存款業務的;二是對于其他金融機構作為支票的付款人的范圍的大小問題應該做出具體的規定,以此穩定支票的使用秩序。
第八十三條
本條規定了開立支票存款賬戶的條件。
根據本條第一款中規定,申請開立支票存款賬戶的申請人,應該使用本名,不能夠使用假名、筆名或者是他人的名稱。同時還應該向銀行提交有關的合法的身份證件。對于開立存款賬戶的申請,應該是使用自己的現在的使用的名稱,對于曾用名、筆名、別名等等都是不能夠使用的,這樣的規定最主要是為了保證支票制度的安全,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同時,為了配合實名制的開展,法律要求申請人提供能夠證明其身份的合法證件,如公民的身份證件等等。
本條第二款中規定了存款賬戶的資信和存入一定量的資金。由于支票是委托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進行付款,則存款賬戶的資信是十分重要的,同時,作為存款賬戶的資信得罪直接的表現,存入一定量的資金是最有力的說明。因此本條規定了存款賬戶的信用。
本條第三款中規定了申請人預留其本名的簽名和印鑒。由于支票在取款時應該簽上申請人的印鑒,則在申請銀行預留支票的存款賬戶的印鑒是十分重要的,可以保護支票存款賬戶的安全和利益。
第八十四條
本條規定了支票的種類和使用。
本條第一款中的規定是把支票分為現金支票和轉賬支票兩種。專門用于支取現金的支票就是現金支票,專門用于轉賬的支票就是轉賬支票。同時本條第二、三款中的規定限制了現金支票和轉賬支票的使用的范圍——現金支票只能夠用于支取現金,不能夠用來進行轉賬;轉賬支票只能夠進行轉賬,而不能夠用來支取現金。同時在支票的正面應該注明支票的種類和用途,如現金支票或者轉賬支票的字樣。
第八十五條
本條規定了支票中的絕對必須記載事項以及沒有進行記載的法律后果。
本條的規定和匯票、本票中的絕對應當記載事項的內容是一致的,所以在此不再贅述,可以參照前面的解釋。
第八十六條
本條規定了支票金額的補記。
根據前一條的規定,如果在支票上沒有記載支票金額,則支票是無效的。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由于客觀的需要,出票人在出票時往往無法知道某些必須記載的事項但是又必須要交出支票,所以法律就規定了空白票據。所謂的空白票據,就是指出票人只在票據上簽名,將票據上其他應該記載事項中的全部或者部分事項授權持票人完成的票據。空白票據又稱為空白授權票據、未完成票據。根據我國的實踐,我國票據法中只規定了空白支票。同時對于空白支票的使用也是有嚴格的規定的。#p#分頁標題#e#
對于支票金額的補記,應該是有以下的條件的:出票人在支票上簽章并且交付了支票;在支票上沒有記載支票金額的事項;出票人授權持票人在取得票據以后進行補充記載。應該注意的有兩點:1、補充記載應該在出票人的授權范圍以內進行記載;2、再沒有進行補充記載之前,支票是不能夠進行使用的。
第八十七條
本條規定了支票中收款人的補記和相對應當記載事項。
在支票中,除去絕對應當記載事項以外,還有相對應當記載事項。根據本條的規定,如果沒有記載支票收款人的名稱的,則經過出票人的授權可以進行補記。如果沒有記載付款地的,則付款人的營業場所為付款地;如果沒有記載出票地的,則出票人的營業場所、住所或者經常居住地為出票地。這些規定和本票匯票中對于相對應當記載事項的規定是相一致的。
本條第四款規定了出票人可以記載自己為支票的收款人。這是指己支票的情況。也就是在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中,支票存款人使用支票向存款銀行或者其它金融機構提取自己的存款的情況。
第八十八條
本條規定了簽發支票的資金關系和禁止使用空頭支票。
根據支票的定義,支票簡單的說是出票人委托辦理支票存款業務的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付款的一種票據。至于銀行或者其它金融機構為什么要為出票人付款,則是因為出票人和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之間具有資金關系。同時,在票據法第八十三條中規定了申請支票存款賬戶時應該在開戶銀行存有一定的資金。所以在出票人和銀行或者其它金融機構之間應該具有真實的資金關系。同時根據本條的規定,只有在銀行中存有相應的款項,才能夠簽發支票,不能夠簽發超過存款數額的支票,防止出票人進行惡意的透資。
本條第二款中規定了空頭支票的定義和禁止使用空頭支票。根據本條的規定,空頭支票是指出票人簽發的支票金額超過其付款時在付款人處實有的存款金額的支票。法律禁止空頭支票的使用。這主要是為了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空頭支票欺騙國家或者公民的合法財產,擾亂國家金融秩序。這是我國在經歷了一段實踐以后得出的經驗和教訓。在我國,如果出現了空頭支票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有關規定,應當由銀行退票,并且處以票面金額百分之五以下不低于100元的罰款。對于屢次簽發空頭支票的,銀行根據情節給與警告、通報批評、停止其向收款人簽發支票的處罰。同時如果簽發空頭支票的情節符合刑法中有關票據詐騙罪的規定的,則應當按照刑法中的規定處以刑事法律責任。
第八十九條
本條是對于支票簽章的規定。
根據本法第八十三條的規定,開立支票存款賬戶時應該預留其本名的簽名和印鑒。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使銀行在支付票據金額時能夠確認。所謂預留印鑒是指銀行客戶以“印鑒卡片”的形式,向銀行提供的用以核對鑒別支款(結算)憑證所蓋印章真偽的印章底樣。根據本條的規定,出票人不能夠簽發與其預留本名的簽名式樣或者印鑒不符的支票。如果簽發這種支票,則銀行是不會向持票人支付票據金額的。對于出票人應該給與批評教育,造成嚴重后果的,可以進行行政處分。
第九十條
本條規定了出票人的保證付款責任和付款人的付款責任。
根據本條第一款的規定,支票的出票人在出票以后應該承擔保證付款的責任。如果在持票人提示付款遭到拒絕以后,可以請求出票人承擔責任。而持票人遭到拒絕的原因可以是簽發空頭支票、簽發與其預留的簽章不一致的支票或者其他的原因等等。
本條第二款中規定了付款人的付款責任。付款人的付款責任是相對的,也就是有條件的:在支票的形式符合票據法的規定時,如果出票人在付款人處存有足夠的資金的,則應當在當日足額付款。在此規定了在見票當日足額付款是有法律意義的,是針對我國以前的壓票現象比較嚴重的情況做出的規定。在票據法中規定了如果在有關人員無故壓票,不在當日足額支付票據金額的,應該收到行政處分。#p#分頁標題#e#
第九十一條
本條規定了支票付款日期。
根據本條的規定,支票僅僅限于見票即付,不允許存在遠期付款的情況,所以在支票上記載付款日期,根據本法的規定,屬于視為沒有記載的事項,不發生效力。
由于支票的職能是在日常的經濟生活中代替金錢實現支付,所以支付手段是支票的一項重要的功能,所以支票應該僅僅限于見票即付的情況。而相對來講,匯票本票的情況就有所不同了,匯票本票的職能并不是以支付為限,在更大的意義上講是為了擴大信用。所以在匯票中有元期匯票的情況,而在支票中僅僅限于見票即付的情況。
如果在支票上記載了付款日期,則根據本法的規定,該記載無效。因此,此記載就是票據法上的視為沒有記載的事項之一,不發生票據發生的法律效力。
同時,支票上的出票日期是計算支票提示付款期限的第一天。如果出現實際的出票日期和支票上記載的出票日期不一致的情況,則應該以支票上記載的出票日期為準,這是和票據嚴格的形式相聯系的。如果是實際出票日在記載的出票日之后,則應該以記載的出票日為準;如果實際的出票日在記載的出票日之前的,如果沒有超過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的,則可以以記載的出票日期為準,此時,持票人喪失了幾天提示付款的時間,但損失不是很大;如果記載的出票日期在實際出票日期之前,并且已經超過了支票提示付款期限的,則收款人可以拒絕接受。
第九十二條
本條規定了支票提示付款的期限以及沒有及時提示付款的法律后果。
根據本條第一款的規定,支票提示付款的期限是在出票日起的10天內。但是若是異地使用支票的期限另行由中國人民銀行規定。這種規定方式和國際上其他國家的規定方式基本相同,只是各國在支票提示期限的具體日期上有所不同。
本條第二款中規定了超過提示付款期限的法律后果。如果持票人沒有在規定的期限內進行提示付款,則根據本條的規定,付款人可以不予付款。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支付結算辦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超過提示付款期限提示付款的,持票人開戶銀行不予受理,付款人不予付款。在此情況下,根據本條規定,出票人仍然對持票人承擔票據責任,所以持票人可以基于票據基礎關系,向出票人要求返還其沒有支付支票金額所獲得的利益。在此應該注意的是如果超過提示付款期限的情況下,付款人只是可以不付款,但是是否付款還是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調整的,而不是法律強制規定不能進行付款了。如果出票人沒有撤銷付款的委托,同時出票人在付款人處有足夠的資金,付款人仍然可以支付支票金額,但是不能夠惡意損害出票人的利益。
第九十三條
本條規定了支票付款的效力。
根據本條的規定如果付款人支付了支票的金額,則可以免除對出票人的接受委托付款的責任,同時對于持票人不再承擔付款的責任。
由于支票的付款人和出票人之間存在著真實的資金關系,這是法律所要求的。支票的資金關系主要是通過支票合同或者透支合同來體現的。如果付款人和出票人之間的資金關系是真實的,付款人將支票資金支付給持票人,則付款人和出票人之間的關系就解除了,則付款人的責任就解除了。
本條中還規定了付款人如果以惡意或者重大過失時付款的,則不能夠解除付款人的責任,付款人還應該承擔對于出票人的委托付款的責任,同時還應該承擔對持票人的付款的責任。應該注意的是承擔此種責任的條件是付款人應該具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情況。所說的故意,可是是付款人明知道持票人所持的支票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形式的,仍然付款等情況;所謂重大過失,可以是在支票上應該記載的事項沒有進行記載的情況,付款人仍然進行付款的情況等等,在此中的情況下,付款人仍然應該對真正的持票人承擔支付支票金額的責任。#p#分頁標題#e#
第九十四條
本條規定的是支票的有關制度和行為準用匯票的規定。
由于我國票據法采取三票合一的規定方式,同時對于匯票采取相近規定的方式,而對于本票和支票的規定是采取分別規定其與匯票不同的制度,而其與匯票相同的制度則可以準用匯票的規定的立法方式,所以在本條中規定了支票制度在本章中沒有規定的,則可以準用匯票的有關規定。應當注意的是支票中和會票箱區別的制度:例如在匯票中有承兌制度,而支票是見票即付的票據,沒有承兌制度等等。
第五章 涉外票據的法律適用
第九十五條
本條是對涉外票據的法律適用做出了總體性的規定。
所謂涉外票據,根據本條第二款中的規定,是指出票、背書、保證、付款等行為中,既有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又有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票據。
根據本章的規定,凡是涉及到涉外票據的,都依照本章規定進行法律適用。由于票據是在商業流通中使用的,同時現在各國之間的商業交往又比較頻繁,各國對于票據的法律適用的規定有所不同,所以在涉及到兩個國家之間的票據使用上,應該由沖突規范進行調整,確保票據法律制度的適用。
在我國《民法通則》中規定了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票據法屬于民法中的特別法,因此在票據法中規定涉外票據的法律適用,是對于民法通則的補充,是民法通則中關于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的特別法。所以在適用本章規定時,應該注意的示范使本章有規定的,按照本章的規定;如果本章中沒有具體規定的,則可以按照民法通則中的規定進行處理。
第九十六條
本條規定了票據法和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公約、國際慣例之間的適用先后順序的問題。
根據本條第一款中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和票據法有不同的規定的,則適用國際條約的規定,但是我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這就是說,在一般情況下,我國參加或者締結了關于票據法的某些國際公約,則應該遵守國際公約的規定,這是我國遵行“條約必須遵守”規定的做法。但是在我國參加或者締結國際條約是聲明保留的條款是不在我國具有法律效力的,這也是我國的一貫做法。到現在為止,我國尚未參加某項關于票據的國際公約,因此,本條第一款的規定是為了今后我國參加國際公約的情況下使用的,體現了法律的前瞻性。
本條第二款中規定了票據法和國際票據慣例之間適用的先后順序問題。國際慣例是指在長期的國際經濟貿易交往中逐漸形成的,得到各國普通承認和在實際中反復采用的原則、規則和具體的做法。國際慣例可以表現為成文的管理或者是不成文的管理,在適用國際慣例的情況下,應該是有條件的:應該在我國票據法對于具體的制度沒有進行規定,同時我國沒有參加或者締結相應的國際條約或者是我國雖然已經參加或者締結了國際條約,但是相關的條約沒有對此進行規定的情況下,才有可能適用國際慣例。我國立法做出這樣的規定,一方面是出于對我國主權的考慮,同時也充分考慮到了票據法律制度的靈活性和實際的經濟生活的需要等方面的問題。
第九十七條
本條規定了票據債務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的問題。
根據本條的規定,票據債務人的民事行為能力依據其本國的法律。對于本國的法律的理解,有的國家理解為國籍國法律,有的國家采取住所地法律,理解有所不同。我國應該是采用國籍國法律為準。
對于票據債務人的民事行為能力,一般現在各國都將其分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三種,只是對于其具體的年齡有所區別規定,所以不會存在很大的問題。同時本條中第二款的規定解決了由于各國之間規定的民事行為能力年齡的不同而導致的法律沖突的解決。依據第二款中的規定,如果票據債務人在本國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但是在行為地國家的法律規定來看,是屬于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則應該是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所為的行為是有效的。例如德國民法典規定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應該是21歲,我國規定是18歲。因此如果一個20歲的德國人在中國所為的票據行為,根據其本國的法律,應該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行為,應當由其法定代理人進行追認;但是依據中國的法律規定,其已經超過了18歲的限制,所以其行為是有效力的。#p#分頁標題#e#
第九十八條
本條規定了票據記載事項的適用法律。
根據本條的規定,在一般的情況下,票據記載事項應該適用出票地的法律。所為出票地,就是進行出票行為所在的地點。這種確定法律適用的連接點的方式是根據行為地法律來確定的。在我國票據法的規定中可以看出一般情況下應該是將匯票、本票和支票的出票記載事項都適用出票地的法律。
但是根據本條第二款中的規定,如果當事人協商同意,則對于支票出票時記載的事項,可以適用付款地的法律。這樣的規定,使得當事人有了選擇的可能性,使當事人的選擇余地更加大了。同時,其他國家的法律也通常是這樣規定的,符合國際法律的規定。
第九十九條
本條規定了票據的背書、承兌、付款和保證行為的涉外法律適用問題。
對于以上的票據行為的涉外法律適用,本條規定了適用行為地法律。這是和國際私法種“行為受其行為地法律所支配”的原則做出的。也就是說對于票據的背書、承兌、付款和保證等等行為的方式、效力等等的問題,都應當依照做出該行為的地點的法律來進行處理。
第一百條
本條是規定了票據追索權的行使期限的涉外法律適用問題。
在一般情況下,各國對于票據追索權的行使的期限的準據法的規定時不相同的,有的國家規定了適用退票地法律或者行為地法律;有的國家規定適用出票地法律。根據我國票據法規定,出票地法律決定票據行使追索權的期限。這種規定是和日內瓦公約的規定相一致的。
第一百零一條
本條是關于票據的提示期限、拒絕證明的方式、出具拒絕證明的期限方面事項的涉外法律適用的規定。
根據本條的規定,票據的提示、拒絕證明的方式、出具拒絕證明的期限,適用付款地的法律。適用付款地的法律的主要原因是:付款地是票據債務履行地,與其他行為地明顯不同;同時付款人是所有的票據債務人中的首要的債務人,應該適用主要債務人所在地的法律,所以付款地就是上述票據制度的涉外法律適用的連接點。
第一百零二條
本條規定了票據債權人保全票據權利的準用法律。
根據本條的規定,當票據喪失時,失票人請求保全票據權利的程序,適用付款地法律。在我國,如果票據喪失,可以通過掛失支付、公示催告、訴訟三種方式解決,但是有的過節僅僅規定了其中的一種或者兩種,因此,在票據喪失時,應該采用何種方式僅僅票據權利的保全,應該按照付款地的法律規定進行處理。這樣的規定是符合有關地實際情況的,同時也是和國際票據法律制度相銜接的。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一百零三條
本條規定的是票據欺詐行為的刑事責任問題。
本條采取例舉式規定的方式,規定了七種票據欺詐行為應當承擔刑事責任。這其中行為分別是:1、偽造變造票據的行為。對于偽造變造票據的行為的定義,在票據法第十四條中已經進行了解釋,票據的偽造是指假冒他人的名義,以行使票據上的權利為目的而為票據行為的行為。其構成要件主要有:假冒他人的名義在票據上簽章;其目的是為了行使票據上的權利義務。票據的變造是指依法沒有更改權的人,在有效的票據上,變更票據上除簽章以外的其他記載事項,從而使得票據上的權利義務內容發生變更的行為。票據的變造的構成要件有:必須是無權變更票據上記載事項的人所為的變更行為;必須是變更了票據上的記載事項,使得票據的權利義務的內容發生了變化的行為。2、故意使用偽造變造的票據的行為。在刑法總規定了金融詐騙罪等等的罪名,就是針對犯罪分子利用偽造或者變造的票據進行詐騙活動的,該罪的主管狀態僅能夠由故意構成,要是過失或者不知不能構成該種犯罪。3、簽發空頭支票或者故意簽發與其預留的本名簽名式樣或者印鑒不符的支票,騙取財物的行為。在票據法中第八十八條、第八十九條中禁止了簽發空頭支票或者與其預留簽名不符的支票等行為。在本條中規定了對于違反上述法條的刑事處罰的法律責任問題。同時本條行為的目的是為了騙取財物,這也是應該注意的地方。4、簽發無可靠資金來源的匯票本票,騙取資金的。這是對于票據法第二十一條中規定的簽發匯票需要又可靠的資金來源、第九十四條規定的本票的出票人必須有可靠的資金來源規定的一種保障。5、匯票本票的出票人在出票時作虛假記載,騙取財物的行為。這主要是針對匯票本票的出票人利用出票行為騙取他人財物的行為而規定的。6、冒用他人的票據或者故意使用國旗或者作廢的票據騙取財物的。冒用他人的票據,是指占有票據的人不是票據的所有人,冒用真正的持票人的名義行使票據權利的行為;故意使用過期或者作廢的票據,是指明知道票據已經超過法定的權利行使期限或者稱為無效的廢票而故意使用的。應該注意的是上述兩種行為的主管狀態都應該是故意才能夠構成,同時還要有騙取財物的目的。7、付款人和出票人、持票人惡意串通,實施前六項規定的行為的。這是規定了付款人和他人(主要是出票人或者是持票人)惡意串通的情況。#p#分頁標題#e#
上述規定的七項票據欺詐行為,在刑罰的規定中都又反映,在新刑法的票據詐騙罪中進行了規定,可以比照刑法的條文進行對照比較,明白某行為所應該承擔的刑事責任問題。
第一百零四條
本條規定了對于一百零三條規定的七種行為的行政處罰。
依據我國的刑法規定,只有對于嚴重危害社會、應該受到刑事處罰、在刑法法條中明確規定的行為才會給與相應的刑事處罰,如果是某種違法的行為、但是還沒有能夠適用刑法的武器去制裁該種行為的,則可以處以一定的行政處罰。票據法第一百零散條和第一百零四條這兩條條文之間就體現了這樣的規定。這也是區分犯罪和一般違法行為的界限問題:對于金融票據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已經構成犯罪的,應該處以刑事處罰;對于情節輕微的,不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行政處罰,包括警告、罰款、拘留等等行政處罰手段。
第一百零五條
本條規定了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在票據業務中玩忽職守所應該承擔的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以及賠償責任。
所為玩忽職守,是指國家工作人員不履行或者不正確的履行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群眾的利益遭受到損失的行為。具體在本條中規定的情況是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在票據業務中違法票據法的規定,對有關的票據進行承兌付款或者保證的行為。如果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首先對于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處以行政處分,如果構成犯罪的,就應該處以實施責任;在本條的第二款中還規定了造成當事人損失的,應該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等等。
第一百零六條
本條規定了對于票據付款人故意壓票所應該承擔的責任。
對于見票即復活這已經到期的票據,票據法中規定了應該及時的付款,并且對于付款的期限做出了明確的規定。這樣的做法最主要是為了避免票據被付款人壓票,造成持票人的損失。所以在票據法中的法律責任一章中單獨規定了對于這種行為的法律責任,保證票據能夠及時的付款,保護票據的信用。
第一百零七條
本條規定了其他票據違法行為應該承擔的民事責任。
在本章前幾條的條文中已經規定了某些票據違法行為的民事責任的問題,但是前幾條的規定不可能是窮盡的規定了所有的票據違法行為的民事責任問題的,所以本條的規定是對于票據違法行為造成的民事責任的統一性規定。
第七章 附 則
第一百零八條
本條規定了關于期間計算的方法等等的問題。
在民法通則中明確規定了期間的計算方法問題,票據法作為民法通則的特別法,如果沒有規定的情況,可以適用民法通則中的有關規定。在本條的情況下,票據法明確規定了適用民法通則的規定的,則完全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的規定計算票據的期間問題。也就是說在一般情況下,票據的期間計算應該依照公歷的年月日進行計算,從開始計算日期的第二天進行起算,最后一天是星期天或是節假日的,應當以節假日的完的次日起為期間的最后一天。
在本條的第二款中規定了一個期月的對日的問題。舉例說明比較明白,如果期間是一個月的,起算期限是1995年5月5日,則該期間的對日就是1995年6月5日。如果起算時間是1993年1月30日,由于在2月份沒有30日這一天,則該期限的對日就是1993年2月28日。
第一百零九條
本條規定了對三中票據格式的要求以及票據憑證的格式和印制管理辦法的制定。
在我國,由于票據法的嚴格的文義性的要求是的票據的格式必須要求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統一,這樣有助于票據的流通,使得票據詐騙等行為減少。所以在票據法中規定了票據的格式應該統一,具體來講就是指在我國境內使用匯票、本票、支票的樣式、規格、要求都必須一致,也就是匯票、本票、支票必須符合統一的規范和標準,使用統一的匯票、本票、支票進行資金清算活動。#p#分頁標題#e#
在本條的第二款中規定了票據憑證的格式和印制管理辦法由中國人民銀行規定。在我國,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承擔著金融監督管理等方面的職責,是全國的金融結算中心,所以有關票據憑證的格式應該由中國人民銀行進行統一的規定,具體的可以參見中國人民銀行的各種票據。同時對于有關票據憑證的格式和印制管理辦法等方面的問題,同樣也應該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進行管理。
第一百一十條
本條規定了票據管理辦法的制定批準和施行的問題。
根據我國現行的立法體例,票據法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武委員會制定實施的,在效力上屬于法律的效力。對于票據管理的有關的具體的辦法,有關的部門或者地方權力機關可以制定相應的辦法,這些辦法是相當于行政法規或者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等等的效力。所以在票據法中規定了可以由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相應的票據管理的具體辦法是符合我國的立法的慣例和現實狀況的。由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票據慣例的具體辦法,是因為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承擔著金融監管等方面的重要責任。同時票據作為金融活動中的一種信用手段,在我國的經濟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于我國的金融穩定、安全,防范金融縫線等方面的工作多有巨大的好處,而且中國人民銀行長期從事票據的承兌、貼現等等方面的票據流通工作,在制定具體的管理辦法上有著相當的經驗,所以制定有關票據管理的具體辦法的工作,由中國人民銀行承擔是最合適的。
由于中國人民銀行直接由國務院領導,所以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具體的辦法應該由國務院進行批準,然后才能夠實施。事實上,在1997年6月23日國務院就批準了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票據管理實施辦法》,同時根據1997年8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令第2號發布,于1997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一百一十一條
本條規定了票據法的生效日期。
對于本條的規定比較明確,所以不必要加以過多的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決定
201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在沿海港口城市設立海事法院的決定
1984-11-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0-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突尼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2004修正)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文物的規定適用于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古人類化石的解釋
2005-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1992-09-04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海南行政區建置的決定
1988-05-31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
2001-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的決定
1995-10-30風景名勝區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2018-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8-23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定
2013-08-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3-04-10國務院關于發布第八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的通知
2012-10-3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等部門關于加強見義勇為人員權益保護意見的通知
2012-07-19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2011)
2011-07-1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的決定
2011-04-22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07-23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09-12-28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錄音制品支付報酬暫行辦法
2009-11-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
2008-04-29國務院關于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
2008-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