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保護飲用水水源的實際需要,在準保護區內采取工程措施或者建造濕地、水源涵養林等生態保護措施,防止水污染物直接排入飲用水水體,確保飲用水安全。
【釋義】
本條是關于在準保護區內采取生態保護措施,以防止污染飲用水的規定。主要包括:
1.工程保護措施。工程保護措施是指通過工程建設,來防止水污染物排入飲用水水體。如進行農村衛生環境整治、庫岸帶生物屏障建設、農村截污、城鎮截污等工程措施,防止污染物排入水體,確保飲用水安全。
2.生態保護措施。生態保護措施包括:(1)建造人工濕地。人工濕地是一種由人工建造和監督控制的,與沼澤地類似的地面。在環境領域,人工濕地處理污水的研究與運用越來越廣泛,在污水沿一定方向流動的過程中,主要利用濕地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物理、化學、生物三重協同作用,通過過濾、吸附、共沉、離子交換、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來實現對污水的高效凈化。濕地在蓄水、調節河川徑流、補給地下水和維持區域水平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時空上可分配不均的降水,通過濕地的吞吐調節,避免水旱災害。濕地不僅能儲蓄大量水分,還能通過植物蒸騰和水分蒸發,把水分源源不斷地送回大氣中,從而增加空氣濕度,調節降水,在水的自然循環中起著良好的作用。沼澤濕地像天然的過濾器,有助于減緩水流的速度,當含有毒物和雜質(農藥、生活污水和工業排放物)的流水經過濕地時,流速減慢有利于毒物和雜質的沉淀和排除。一些濕地植物還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質,凈化水質。(2)建造水源涵養林。水源涵養林通過林冠藏留、枯枝落葉層的截持和林地土壤的調節來發揮其水土保持、滯洪蓄洪、調節水源、改善水質、調節氣候和保護野生動物的生態服務功能。它是湖庫環境的重要保護屏障,對防止水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實踐中確保飲用水安全的生態保護措施有多種,本條所列的只是其中較為重要和常用的幾種。不同地區由于自然經濟條件的不同,所采取的生態保護措施也不一樣,有些地區可以采取較為單一的措施,有些地區就需要采取多種措施。這些都需要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來確定,并組織有關部門、單位和個人加以落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告第四號
2013-03-15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12-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011-12-31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2002修訂)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
1996-10-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
2002-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12-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
1990-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1999-12-20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9-01-16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全民健身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放射性藥品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辦法
2018-05-28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
2014-02-16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的意見
2013-02-06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2012-09-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保定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08-17軍工關鍵設備設施管理條例
2011-06-26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1-03-1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的通知
2010-11-26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
2010-08-31關于加強對行政機關公文中涉及字母詞審核把關的通知
2010-04-07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的決定
2010-01-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0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09-12-07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
200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