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條 公共場所發生火災時,該公共場所的現場工作人員不履行組織、引導在場群眾疏散的義務,造成人身傷亡,尚不構成犯罪的,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釋義】 本條是關于公共場所的現場工作人員不履行職責,造成人身傷亡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本條中“公共場所”的含義,本書在前面已有闡釋,這里不再重復。所謂“該公共場所的現場工作人員”是指發生火災時該公共場所的所有在場的工作人員,包括管理人員、保安人員、服務人員、勤雜人員等等。這樣規定主要是考慮到該公共場所的工作人員熟悉本單位消防設備、設施、疏散通道等,因此當火災突然發生時他們負有疏散、組織、引導群眾撤離火災現場的義務。為了明確責任,本條作了上述規定。
本條中“不履行組織、引導在場的群眾疏散的義務”,是指現場工作人員在火災發生時沒有組織、指引火災現場的群眾迅速撤離、疏散、脫離火災危險。“不履行組織、引導”的行為,在實踐中可能表現為不同的方式,如,行為人明知如果自己不帶領、引導群眾撤離火災現場,可能使一些不熟悉地形的群眾不能迅速離開現場,從而造成傷亡事故,但其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免受傷害,置群眾的生命安全而不顧,自行逃生的。或者面對發生火災的危難處境,驚惶失措,自動放棄履行自己應盡的職責,致使在場群眾坐以待斃等。
根據本條規定,對上述情況尚未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十五日以下拘留。對構成犯罪的,根據本法第五十四條的規定和刑法有關規定,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應當指出的是,在實際發生的火災中,有時現場工作人員雖然積極履行了組織、引導在場群眾疏散的職責,但仍舊無法避免人身傷亡的后果發生,在這種情況下,不能對其依照本條的規定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武裝警察法
2009-08-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召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決定
2002-12-28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辦法
1988-04-0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
2001-10-27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籍船舶航行長江水域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9修訂)
2019-10-11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
2019-04-23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關于印發《出國留學經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11-02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2013-08-08國務院關于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
2012-08-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保定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08-17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6-16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2-03-22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消防工作的意見
2011-12-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網站管理工作的通知
2011-04-21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
2010-08-31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原產于赤道幾內亞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的通知
2010-06-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加快鋼鐵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
2010-06-04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2009-09-17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
2009-05-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汶川地震抗震救災捐贈款物管理使用的通知
2008-05-31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2008-02-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食品藥品安全“十一五”規劃的通知
2007-04-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在重點行業和領域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的通知
2007-05-12國務院關于批準進出口船舶聯合檢查通則的通知[失效]
196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