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條 違反本法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罰款或者十日以下拘留:
?。ㄒ唬┻`反消防安全規定進入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場所的;
(二)違法使用明火作業或者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違反禁令,吸煙、使用明火的;
(三)阻攔報火警或者謊報火警的;
?。ㄋ模┕室庾璧K消防車、消防艇趕赴火災現場或者擾亂火災現場秩序的;
?。ㄎ澹┚懿粓绦谢饒鲋笓]員指揮,影響滅火救災的;
(六)過失引起火災,尚未造成嚴重損失的。
【釋義】本條是關于對一些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給予治安處罰的規定。
本條規定的違法行為有以下六種:
1.違反消防安全規定進入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場所。所謂“消防安全規定”,是指本法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等關于消防安全方面的規定。如本法第十七條第三款規定:“進入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場所,必須執行國家有關消防安全的規定。禁止攜帶火種進入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場所?!边@里規定的“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場所”,本書前面已做了闡釋,在此不再贅述。這里規定的“進入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場所”,通常表現為三種形式:一是違反消防安全規定,未經批準而擅自進入限制或者禁止進入的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場所,如違反規定,未經批準即擅自進入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車間、倉庫;二是違反消防安全規定,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進入某些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場所,如有些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場所規定必須帶防火帽或者穿防火鞋才允許進入,而違反該安全規定進入上述場所;三是攜帶禁止物品進入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場所,如攜帶火種進入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場所。
2.違法使用明火作業或者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違反禁令,吸煙、使用明火。這里規定的“違法使用明火作業”,是指違反法律、法規等有關禁止明火作業和明火作業安全操作規程的規定,使用明火作業。如違反本法第十八條規定的“禁止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況需要使用明火作業的,應當按照規定事先辦理審批手續,作業人員應當遵守消防安全規定,并采取相應的消防安全措施。進行電焊、氣焊等具有火災危險的作業的人員和自動消防系統的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嚴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規程?!边@里的“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違反禁令,吸煙、使用明火的”行為,是指在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違反該場所禁止吸煙、使用明火的禁令而吸煙或者使用明火。
3,阻攔報火警或者謊報火警。根據本法第三十二條規定,任何人發現火災時,都應當立即報警。任何單位、個人都應當無償為報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攔報警;嚴禁謊報火警。本條規定的“阻攔報火警”,是指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故意阻礙、阻止、攔擋他人向消防隊等單位和人員報告火警的行為。在實際發生的案件中,行為人阻攔報火警的情況比較復雜,有的是為了掩蓋火災發生的事實真相,推卸責任或者隱匿罪證;有的是怕發生火災的信息傳遞出去,對本單位造成不好影響,而抱著僥幸心理意圖自己將火災撲滅或者指望火災自行熄滅;有的則是出于幸災樂禍的心理,阻攔報警,甚至故意通過阻攔報警,意圖達到延誤撲滅火災的目的等。無論行為人出于何種思想動機或者目的,只要實施了故意阻攔的行為,即應按本條規定予以處罰。本條所說的“謊報火警”,是指故意編造虛假的火災信息,并向有關單位報告,制造混亂或者妨害消防隊正常工作的行為。對不是故意謊報,而是由于判斷錯誤而錯報或者報告不準確的,不能按謊報火警處理。只要行為人實施了以上行為,即使沒有造成實際危害后果,也可給予本條規定的處罰。
4.故意阻礙消防車、消防艇趕赴火災現場或者擾亂火災現場秩序。這里規定的“阻礙”和“擾亂”都是故意行為,包括使用暴力、威脅方法和其他非暴力、威脅方法,破壞消防隊和廣大群眾迅速、有效地組織力量撲滅火災。如果故意阻礙非趕赴火災現場的消防車、消防艇通行的,不適用本規定。
5.拒不執行火場指揮員指揮,影響滅火救災。這是指有關人員在法律規定的滅火義務內,對火災現場指揮員根據本法第三十四條規定有權決定的事項,抗拒執行他的指揮,影響到迅速、及時撲滅火災的行為,如拒絕向滅火人員提供水源、電源或者其他便利條件等。
6.過失引起火災,尚未造成嚴重損失。這里規定的行為是過失行為。指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引起火災而未能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從而引起火災的發生;同時,該過失引起火災的行為還應當是沒有造成嚴重損失的后果。如果行為是故意的或者過失引起火災造成嚴重損失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百一十五條關于放火罪、失火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依照本條規定,對以上六種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處警告、罰款或者十日以下拘留。根據本法第五十三條規定,如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全文(2011)
2011-0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十三號
2010-0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十號
2009-06-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調整國務院所屬組織機構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75)[失效]
1975-01-17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五)
1992-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6-10-05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99)
1999-08-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02-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1979)
1979-07-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海南省的決定
1988-04-13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1-04-03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93-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工作規則
1998-05-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提出的由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補充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資本金的決議
1998-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01-04-28直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籍船舶航行長江水域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導游人員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物業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存款保險條例
2015-02-17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1修正)
2011-01-08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規程(試行)
2013-08-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當前高溫干旱防御應對工作的通知
2013-08-04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