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了保護和改善海洋環境,保護海洋資源,防治污染損害,維護生態平衡,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
【釋義】 本條是關于海洋環境保護立法目的的規定。
一、海洋環境保護法是調整人們在利用海洋環境、保護海洋環境的活動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是進行海洋環境保護的基本依據。我國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開展了海洋環境保護工作。1983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標志著我國海洋環境保護工作開始步入法制的軌道,它的出臺對于促進沿海經濟建設,推進海洋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沿海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保護海洋環境實踐的發展變化,法本身的不適應性和實施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愈加明顯。該法修改的必要性主要表現在:
第一,原海洋環境保護法的制定正值改革開放初期,由于當時認識上的局限性,法律規定的本身存在不少缺陷,如從結構和內容上只側重于對防止單個污染源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的規范,未能從整體上對保護海洋環境尤其是海洋生態保護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定;由于設定的海洋環境的監督管理體制的不完備、不具體,使得海上執法機構的責權分散,導致了執法管理工作難以有效實施。同時,也使得海洋環境科研成果在海洋環境管理工作中,未能很好地得到應用;對于違反海洋環境保護法的法律責任的規定比較籠統,其可操作性較差,不利于制止嚴重破壞海洋環境的各類違法行為。此外,還有一些條款規定不夠科學、合理,提法不夠準確、嚴謹。
第二,隨著我國法制建設和環境管理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一些相關法律對保護環境作出了許多新的規定,在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制定的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中,新增加了一些有關環境保護的制度和措施,這些制度和措施對于海洋環境保護也是迫切需要的,應該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確認。
第三,自海洋環境保護法實施以來,我國相繼批準加入了一些國際公約和議定書,特別是我國批準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后,我國在國際海洋事務中的權利和義務發生了變化。一方面我們享有國際公約賦予參加國的權利和利益,另一方面,也必須履行我們的國際承諾,對此應當在我國相關的法律中予以體現。
第四,從我國海洋環境的整體狀況看,由于城市生活污水和工農業廢水大量排海,赤潮、溢油、病毒以及養殖污染等海洋環境災害發生頻率持續增加,加上其他嚴重破壞海洋環境的活動,使得我國海洋環境污染損害在不斷加劇,海洋資源基礎條件破壞嚴重,部分海域生態系統退化失衡,近海海域污染程度日趨嚴重,污染區域不斷向外擴展,污染范圍日趨擴大。為了保護和改善海洋環境,保護海洋資源,維護生態平衡,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修訂海洋環境保護法是十分必要的。
為此,九屆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在八屆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于1995年開始的《海洋環境保護法》修改工作的基礎上,經過調查研究,認真總結經驗和廣泛征求意見,對1982年的海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作出較大修改,向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提出關于《海洋環境保護法》修訂的議案。該議案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四次審議終獲表決高票通過。
二、根據本條規定,我國的海洋環境保護立法目的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保護和改善海洋環境。海洋環境是指地球上連成一片的海和洋的總水域,包括海水、溶解和懸浮于水中的物質、海底沉積物和生活于海洋中的生物。人類雖然不在海洋上生活,但是海洋環境卻是人類消費和生產不可缺少的物質和能量的源泉,而且,隨著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人類對海洋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海洋環境與人類之間的相互影響也日益增大,尤其是海洋環境越來越受到人類的破壞和污染,因此,保護和改善海洋環境必然是海洋環境保護的首要任務。
(二)保護海洋資源。海洋是資源的寶庫,在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化學資源、礦產資源、動力資源和水資源,如海洋中的生物多達20余萬種,植物2萬余種;海洋中具有的各種礦物大約500億噸,海水中含有近80種元素,其中鎂、溴、碘、金、銀等物質含量豐富;海洋中蘊藏著豐富能量,其中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溫差能、海流能等。因此,保護海洋環境也必然保護海洋資源。
(三)防治污染損害。海洋雖然有著巨大的自凈能力,但是由于人類海洋活動的增加,向海洋中排放了大量的物質和能量,使海洋環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損害。海洋環境污染使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受到很大影響,同時也嚴重地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本法必然要把防治海洋污染損害作為立法目的之一。
(四)維護生態平衡。這里的“生態平衡”是指海洋生態平衡。海洋系統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綜合體,海洋生態平衡是海洋環境質量處于良好狀態的標志。因此,本法必然要把保護海洋生態平衡作為立法目的之一。
(五)保障人體健康。海洋中有巨大的人類食物資源,但是如果海洋受到污染,污染物就會通過海洋食物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由于大量有毒物質不斷進入海洋,許多魚類和海洋植物含有有毒有害物質,一些地方出現了水俁病、骨痛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因此,保護海洋環境免受污染本身,就意味著對人體健康的保護。
(六)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是制定海洋環境保護法追求的總目標,也可稱之為本法的總立法目的。海洋是人類的巨大資源寶庫,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希望所在。海洋環境污染、資源損害、生態系統遭到破壞,都會影響到人類社會的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支持能力。因此,保護海洋環境的終極目標就是促進人類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2010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11-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期間其部隊臨時處于對方領土的地位的協定》的決定
2007-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埃及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府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2001修訂)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04修正)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 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1990-09-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英文本的決定
1990-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
198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已修訂)
1992-04-30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93-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行政機關是否可以自行決定委托問題的答復
1996-11-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的決定
2001-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2-10-28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試行辦法
2015-04-20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二次修正)
2012-12-17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3-05-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紹興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11-26國務院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2-08-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少數民族事業“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
2012-05-20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2012-04-28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
2012-01-12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