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條 違反本法規定,破壞、侵占、毀損堤防、水閘、護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設施以及防汛備用的器材、物料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采取補救措施,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壞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應當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釋義】本條是關于破壞、侵占堤防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設施以及防汛備用的器材、物料的責任的規定。
一、按照本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侵占、毀損水庫大壩、堤防、水閘、護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設施以及防汛備用的器材、物料。
二、堤防、水閘、護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設施以及防汛備用的器材、物料都是公共設施或者公共財物,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都應當愛護并予以保護,對這些防洪工程或者設施的破壞、侵占、毀損就是對公共設施或者公共財物的破壞,尤其是這些工程、設施在防洪工作中發揮著極大的作用,一旦被破壞、侵占、毀損后果不堪設想,可能直接會造成國家和人民財產的損失,甚至威脅到人民生命的安全。因此,本條規定對違反本法第三十七條規定的行為規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
三、按照本條規定,行為人如果實施了下列行為之一的,就應當根據情節輕重和造成后果的大小等實際情況分別承擔行政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或者刑事法律責任:1.違反本法規定,破壞、侵占、毀損堤防、水閘、護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的;2.違反本法規定,破壞、侵占、毀損水文、通信設施的;3.違反本法規定,破壞、侵占、毀損防汛備用的器材、物料的。
四、按照本條規定,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在進行水行政管理和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并經確認有違反本法第三十七條規定,破壞、侵占、毀損堤防、水閘、護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設施以及防汛備用的器材、物料的違法行為以后,首先應當責令違法單位或者個人立即停止正在進行破壞、侵占、毀損的活動,同時應當責令違法單位或者個人采取補救措施,比如修復被破壞的通訊設施等,以避免因此給防洪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此外,還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按照本條規定,違法行為人違反本法規定,破壞、侵占、毀損堤防、水閘、護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設施以及防汛備用的器材、物料,應當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予以處罰。治安管理處罰是指某種行為擾亂社會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私財產,依照《刑法》的規定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所給予的處罰。治安管理處罰是行政處罰的一種形式,不是刑事處罰。應當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行為,是破壞、侵占、毀損堤防、水閘、護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設施以及防汛備用的器材、物料,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這種行為本身是以破壞、侵占、毀損堤防、水閘、護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設施以及防汛備用的器材、物料為表現形式的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實施這些行為已經對防洪產生不利影響,但還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尚未構成犯罪,應當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根據違法行為的實際情況,處以拘留、罰款或者警告。
五、按照本條規定,違法行為人對堤防、水閘、護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設施以及防汛備用的器材、物料造成損壞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民事責任分為違反合同責任和侵權責任。本條規定的民事責任是一種侵權責任。凡屬違反本法規定造成防洪工程、設施或者器材、物料損害的,都應當承擔包括停止損害行為、修復被損壞的防洪工程、設施或者器材、物料以及賠償因此造成的損失等形式在內的民事責任。
六、按照本條規定,違法行為人違反本法規定,破壞、侵占、毀損堤防、水閘、護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設施以及防汛備用的器材、物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是指違反本法關于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破壞、侵占、毀損堤防、水閘、護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設施以及防汛備用的器材、物料的規定,情節嚴重,已經構成犯罪,依照《刑法》的規定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行為。構成該項犯罪須具備以下條件:1.侵害的客體是公共安全;2.行為人有主觀上的故意;3.行為人在客觀上實施了破壞、侵占、毀損堤防、水閘、護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設施以及防汛備用的器材、物料的行為;4.破壞、侵占、毀損堤防、水閘、護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設施以及防汛備用的器材、物料的行為必須是足以使洪水到來時發生危害的。故意犯上述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第二百七十五條的規定定罪量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05年實施)
2004-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
200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7年第五次修訂)
2007-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試行)[失效]
1982-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1983修正)
1983-09-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關于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2001-04-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決議
2006-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公約》的決定
2006-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決定
1993-03-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6-09-05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議
1982-12-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今年國債和調整中央財政預算方案的決議
1998-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市政機構問題的決定
1999-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登記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快遞暫行條例
2018-03-27旅行社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
2015-05-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2012修訂)
2012-01-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當前高溫干旱防御應對工作的通知
2013-08-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3-05-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4-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3-02-22國務院關于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