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條 【訊問程序】偵查人員在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時候,應當首先訊問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為,讓他陳述有罪的情節或者無罪的辯解,然后向他提出問題。犯罪嫌疑人對偵查人員的提問,應當如實回答。但是對與本案無關的問題,有拒絕回答的權利。
條文注釋
本條是關于訊問程序的規定。
根據本條規定,偵查人員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時候,首先應當訊問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為,既讓他陳述有罪的情節,也要聽他作無罪的辯解,以防止主觀片面,先入為主。然后根據犯罪嫌疑人供述的情況提出問題。犯罪嫌疑人對于偵查人員提出的問題應當如實回答,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縮小;既不能隱瞞,也不能無中生有,或者避重就輕。為了使偵查人員集中精力查明案情,以及維護犯罪嫌疑人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法律規定偵查人員提出的問題必須與案件事實有直接關系,能夠影響定罪量刑。否則,犯罪嫌疑人有權拒絕回答。但是,有關犯罪嫌疑人的其他犯罪行為或有關其他同伙的犯罪行為,犯罪嫌疑人不得借口與本案無關而拒絕回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敘利亞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93修正)
1993-03-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所附的<禁止或限制使用地雷、誘殺裝置和其他裝置的修正議書>》和《<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附加議定書的決定
199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2000修正)
200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02年修正)
2002-10-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第一條修正案》的決定
2003-06-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規范處理1995年以前中央財政向人民銀行借款問題的報告》的決議
2003-10-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在國際貿易中對某些危險化學品和農藥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約》的決定
2004-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1958年消除就業和職業歧視公約》的決定
2005-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02-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
1979-09-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1978年底以前頒布的法律進行清理情況和意見報告的決定
1987-11-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01-04-28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地質資料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物業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8)
2018-09-18銀行辦理結售匯業務管理辦法
2014-06-22取得內地法律職業資格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在內地從事律師職業管理辦法(2013)
2013-08-07國務院關于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
2013-03-14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意見的通知
2012-06-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復函
2010-04-0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5-1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于2010年糾風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2010-04-03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三屆政府陳麗敏等10人任職的通知
2009-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