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海南省人民政府、建設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人民銀行《處置海南省積壓房地產補充方案》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fā)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zhí)行。
附:處置海南省積壓房地產補充方案
為了加快處置海南省積壓房地產,盤活金融資產,改善經濟運行環(huán)境,在《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海南省人民政府、建設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人民銀行處置海南省積壓房地產試點方案的通知》(國辦發(fā)〔1999〕62號)的基礎上,制定本補充方案。
一、基本原則
充分調動地方積極性,加快積壓房地產的處置進度,合理利用和開發(fā)積壓房地產;堅持依法辦事,遵循市場經濟規(guī)律,改善金融資產質量;建立起處置海南省積壓房地產的激勵和約束機制,防止賤賣,盡量減少國有資產損失。
二、處置機構
由海南省人民政府負責,組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海南省資產管理公司(以下簡稱省資產公司),專門負責承接、管理和處置國有獨資商業(yè)銀行協議移交的積壓房地產,并向國有獨資商業(yè)銀行償還資金。省資產公司的業(yè)務范圍包括:承接國有獨資商業(yè)銀行的積壓房地產,追索債務,置換、轉讓和銷售資產,重組債務,債權轉股權以及階段性持股等。省資產公司的資本由海南省地方財政注入。省資產公司由海南省人民政府負責監(jiān)管。省資產公司設立監(jiān)事會,監(jiān)事會組成人選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建設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人民銀行提出,海南省人民政府聘任。
三、協議移交的范圍
國有獨資商業(yè)銀行追索債務取得并已確權的積壓房地產(包括閑置土地、積壓商品房和停緩建工程),以及1998年12月31日前國有獨資商業(yè)銀行在海南省發(fā)放的房地產貸款和直接投資所形成的積壓房地產(以下簡稱積壓房地產),均協議移交給省資產公司處置。
國有獨資商業(yè)銀行已經剝離給信達、華融、長城、東方資產管理公司的在海南省的積壓房地產,也可以協議移交給省資產公司處置,且應以信達等四家資產管理公司為單位,分別將其所持積壓房地產整體移交。
四、協議移交價值的確定
(一)對積壓房地產進行評估。
省資產公司和有關國有獨資商業(yè)銀行共同委托具有二級以上房地產估價資格或B級以上土地評估資格的評估機構,對協議移交的積壓房地產進行市場價格評估。評估要按照國家頒布的估價規(guī)定進行,評估結果應反映現時積壓房地產可銷售的市場價格。海南省人民政府、建設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人民銀行可以聯合推薦一定數量資信良好的評估機構,供省資產公司和有關國有獨資商業(yè)銀行選擇。
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建設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人民銀行共同推薦專家,經省資產公司和國有獨資商業(yè)銀行聘任,組成海南省積壓房地產估價糾紛鑒定委員會(以下簡稱鑒定委員會),對積壓房地產處置中涉及估價方面的糾紛進行仲裁。省鑒定委員會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人民銀行各推薦3人,國土資源部、建設部、財政部各推薦1人組成。海口、三亞、瓊山市可根據上述原則,分別組建市鑒定委員會。
當事人對估價機構評估結果有異議的,可提交市鑒定委員會鑒定;如仍有異議,可提交省鑒定委員會鑒定,省級鑒定結果為最終結果。鑒定委員會對評估結果采用少數服從多數的辦法裁定。
(二)確定協議移交價值和“換地權益書”回收價值。
確權和未確權的積壓房地產,按海口、三亞、瓊山及其他市縣四個地區(qū),并按積壓商品房、停緩建工程、閑置土地三種類型分別確定協議移交價值比例(見附表)。積壓房地產的協議移交價值以現時可銷售市場價值乘以協議移交價值比例確定。
“換地權益書”回收價值,由省鑒定委員會根據原核發(fā)“換地權益書”所在地區(qū)地價變動情況確定地價指數后,再以“換地權益書”票面價值乘以地價指數確定。
(三)評估費用及土地收益的處理。
從協議移交價值中提取0.5%的資金,專項用于支付評估費用及鑒定委員會在處置中的合理開銷。評估費用原則上按現行國家收費標準的70%收取。
由劃撥方式提供土地的積壓房地產,在處置后應當上繳土地收益的,原則上按土地評估價格的40%收取,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專款用于積壓房地產項目的市政配套建設。
五、協議移交與處置方式
(一)國有獨資商業(yè)銀行將其在海南省的積壓房地產協議移交給省資產公司,要依法辦理有關手續(xù)。
(二)對于確權清楚或國有獨資商業(yè)銀行直接投資形成的積壓房地產,銀行按協議移交價值將積壓房地產移交省資產公司,并依法辦理有關手續(xù),簽訂移交協議。省資產公司可以自主決定處置積壓房地產,并承擔處置積壓房地產的損益。
(三)對尚未確權的積壓房地產處置。
國有獨資商業(yè)銀行對其在尚未確權的積壓房地產中占有的份額,經評估后交由省資產公司按規(guī)定的協議移交價值比例處置。有關債務人對原國有獨資商業(yè)銀行的負債轉為對省資產公司的負債;省資產公司依法辦理有關手續(xù),承繼債權并行使債權主體的權利。由省資產公司在媒體上刊播公告,要求有關權益當事人在一定的期限內進行積壓房地產有關債權、債務關系的確認。省資產公司可與國有獨資商業(yè)銀行以外其他經確認的權益當事人簽訂代為處置協議,并按協議進行處置。省資產公司與經確認的有關權益當事人未達成代為處置協議的,以及有關權益當事人下落不明或逾期未確認債權債務關系的,省資產公司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債務人還債,在債務人無力還債的情況下,可以申請執(zhí)行破產程序。
(四)對未能按協議移交價值在規(guī)定的償還期限內完成處置的積壓房地產的處理。
省資產公司對承接的積壓房地產,在規(guī)定的償還期限內未能完成處置的,可提請省鑒定委員會重新評估,確定新的評估價值,再進行處置;處置成交價值扣除有關處置成本的余額為償還價值。
(五)已發(fā)放的“換地權益書”不做整體移交處理。
“換地權益書”的價值隨地價指數變動而變動,“換地權益書”可以在海南經濟特區(qū)內依法以轉讓、贈與、繼承、償還債務等方式流轉,也可以依法抵押。海南省地方政府要按照國辦發(fā)〔1999〕62號文件和《海南經濟特區(qū)換地權益書管理辦法》規(guī)定,逐步回收所核發(fā)的“換地權益書”,不得拒絕接受“換地權益書”。
(六)在積壓房地產處置過程中,積壓房地產最終受讓人繳納稅款后,海南省有關地方房產土地管理部門即可為其辦理產權登記手續(xù);如果房產轉讓人拖欠稅款的,由稅務機關依法追繳。
六、處置期限及資金償還
積壓房地產處置期限從協議移交之日起計算,原則為5年。處置期限內,國有獨資商業(yè)銀行協議移交給省資產公司的資產不計利息。償還采取逐年結算、次年支付的方式。省資產公司當年處置資產的收益,應于次年按協議償還有關國有獨資商業(yè)銀行。對未能按協議移交價值拍賣處置的積壓房地產,經省鑒定委員會重新評估,確定新的評估價值后再進行處置,處置成交價值扣除有關處置成本的余額為償還價值。
海南省人民政府對省資產公司的有關清償工作進行監(jiān)管。已處置的積壓房地產,海南省人民政府應督促省資產公司按期將當年處置積壓房地產所得收益中應償還給有關債權人的部分進行償還。凡當年省資產公司處置積壓房地產所得收益中應償還給有關債權人的部分未償還的,由海南省地方財政注入資金償還或者由中央財政扣減海南省稅收返還的方式償還,保證每年還款及時到位。
到期后,省資產公司未完成處置且確無能力償還的積壓房地產,由海南省人民政府提出,經建設部商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人民銀行并報國務院同意后,適當延長處置、償還期限1至2年。
七、國家政策支持
(一)對協議移交省資產公司的積壓房地產所占用的貸款實行停息掛賬。
(二)省資產公司享受與信達等四家資產管理公司同樣的稅費減免政策,即比照執(zhí)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中國信達等四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0號)和《財政部、國家計委關于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和處置不良資產免收部分行政事業(yè)性收費的通知》(財綜〔2001〕7號)規(guī)定的政策。
(三)在處置海南省積壓房地產過程中,有關國有獨資商業(yè)銀行對市場前景好、確有開發(fā)價值的積壓房地產項目,可以根據國有獨資商業(yè)銀行貸款的有關規(guī)定,給予貸款支持,封閉運行。
(四)對銀行協議移交給省資產公司的積壓房地產,因評估及協議移交時縮水所形成的賬面損失,銀行憑評估報告和省資產公司出具的接收積壓房地產清單,按處置呆壞賬規(guī)定程序予以核銷。
(五)按照國辦發(fā)〔1999〕62號文件規(guī)定,中央財政給予4億元專項補助,用于退還積壓普通住宅按經濟適用房政策銷售后的土地出讓金。建設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人民銀行等有關部門對省資產公司處置積壓房地產的實施工作要加強指導、監(jiān)督和檢查。同時,要簡化工作程序,積極支持海南省加快處置積壓房地產工作。海南省人民政府要根據國辦發(fā)〔1999〕62號文件和本補充方案的精神,抓緊完善有關地方法規(gu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國企業(yè)常駐代表機構登記管理條例
2010-11-19全國人大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qū)關于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問題的決定
1996-12-1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準予就業(yè)最低年齡公約》的決定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的決定
2004-06-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
2004-08-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200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zhí)行情況與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6-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999-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1979-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xiāng)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4-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所得稅法》的決定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籌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有關人員就職宣誓事宜的決定
1997-05-23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
1994-03-2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002-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地質資料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
2017-02-07科學數據管理辦法
2018-04-02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3修正)
2013-07-18博物館條例
2015-02-09浙江省行政規(guī)范性文件異議審查處理辦法
2014-12-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fā)區(qū)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的復函
2014-02-18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法實施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加快發(fā)展養(yǎng)老服務業(yè)的若干意見
1970-01-01湖南桃花江核電廠址保護管理辦法
2013-07-03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屬非金屬礦山整頓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1-30國務院關于福建省海洋功能區(qū)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邯鄲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的通知
2012-03-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河北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qū)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