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當前,我國經濟持續較快發展,經濟效益進一步提高,經濟形勢總體上是好的。但是,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沒有得到有效緩解,有的還在進一步發展。集中表現在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規模過大,同時煤、電、油、運和重要原材料供求緊張的矛盾突出。當前,要著力解決投資膨脹問題,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防止出現大的起落。為了進一步加強宏觀調控,國務院決定開展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清理工作。
一、清理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一)清理工作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各方面要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的決策和部署上來,充分認識當前經濟發展中存在的投資膨脹問題,以及由此帶來的不利影響。通過此次清理,各地區、各部門要把工作的著力點切實轉到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上來,堅決克服相互攀比、盲目上項目、鋪攤子的現象。
(二)清理工作依據現行的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政策進行。主要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規劃、土地管理、環境保護、銀行信貸、項目審批等方面的法規和政策,國務院關于控制鋼鐵、電解鋁、水泥以及黨政機關辦公樓和培訓中心、城市快速軌道交通、高爾夫球場建設等通知的要求進行清理。對不符合要求的項目要采取措施,該停止建設的要停止建設,該限期整改的要限期整改。
(三)清理工作堅持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區別對待。在遏制投資過快增長勢頭的同時,注重結構調整。對技術含量低、明顯超出市場需求、不符合結構調整要求的項目,特別是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的高耗能、高耗水、高物耗、污染嚴重的項目,要堅決壓下來。對其中政府行為推動的建設項目,要加大清理力度。對技術含量高、符合結構調整要求的項目,需要加強的農林水利、生態建設、環境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薄弱領域的項目,要繼續給予支持。
(四)清理工作要按照項目隸屬關系進行。發展改革委負責清理的組織工作,并與監察部、國土資源部、建設部、人民銀行、審計署、環保總局、銀監會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加強對清理工作的督導和檢查。
二、清理的范圍
各地區、各部門和各有關單位要對所有在建、擬建項目進行一次全面清理、審核。在建項目是指已開工建設的項目;擬建項目是指項目單位已提出申請,政府部門正在受理且尚未開工的項目。
要重點清理:(1)鋼鐵、電解鋁、水泥以及黨政機關辦公樓和培訓中心、城市快速軌道交通、高爾夫球場、會展中心、物流園區、大型購物中心等項目;(2)2004年以來新開工的所有項目。
農林水利(含農村“六小”工程)、生態建設、教育(不含大學城)、衛生、科學(不含科技園區)項目不在清理范圍內。
三、清理的內容
清理中要對在建、擬建項目逐個進行審核,清理的內容是:
(一)是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規劃。
(二)是否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并納入土地利用年度計劃。
(三)是否符合國家環境保護的有關規定并通過環境影響評價。
(四)是否符合城市總體規劃。
(五)是否符合項目審批等各項建設程序。
(六)是否符合信貸政策和固定資產貸款的有關規定。
(七)是否符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制止鋼鐵電解鋁水泥行業盲目投資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3〕103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從嚴控制黨政機關辦公樓和培訓中心項目建設的通知》(中辦發〔2003〕3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管理的通知》(國辦發〔2003〕81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暫停新建高爾夫球場的通知》(國辦發〔2004〕1號)的要求。
(八)是否屬于《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格禁止違規建設135萬千瓦及以下火電機組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02〕6號)、原國家經貿委《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的目錄(第一、二、三批)》(國家經貿委令第6號、16號、32號)規定范圍內的項目。
(九)是否符合與項目建設有關的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政策。
四、清理后的處理
(一)對國家明令禁止建設的、違反土地管理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政策的在建項目,要停止建設。
(二)對不符合環保規定、城市規劃、項目審批等建設程序以及信貸政策等要求的在建項目,要暫停建設,限期整改。
(三)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政策要求的在建項目,要在落實好項目建設條件的基礎上,合理安排建設進度。
(四)對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政策要求的擬建項目,一律取消立項,嚴禁擅自開工建設。
(五)對鋼鐵、電解鋁、水泥項目,年內原則上不再開工新項目。個別調整優化結構的重大項目,確需今年開工的,須報國家批準。
五、工作方式
(一)地方項目由省級人民政府負責清理;中央項目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和有關單位負責清理;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資的建設項目,中央投資為主的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和有關單位負責清理,地方投資為主的由省級人民政府負責清理。
(二)發展改革委負責具體組織和督促落實清理工作,并從國家產業政策、行業規劃、項目審批程序等方面對清理工作進行督導和抽查。
(三)國土資源部、建設部、環保總局分別從土地管理、城市規劃、環境保護等方面進行督導和抽查;銀監會從信貸政策和固定資產貸款規定方面進行督導和抽查,并負責落實對城市建設打捆項目貸款的抽查。
(四)由發展改革委牽頭,監察部、國土資源部、建設部、人民銀行、審計署、環保總局、銀監會等部門參加,組成工作班子,負責具體落實清理工作。
六、工作進度
(一)各地區、各部門和各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掛帥,抽調人員組成臨時機構,明確責任,制定周密工作方案,從速組織開展項目清理工作。
(二)各地區、各部門和各有關單位的清理工作要在發出通知之日起1個半月內完成,并將清理結果和處理措施報發展改革委。(1)清理范圍內所有在建、擬建項目的清理結果和處理措施;(2)對重點清理的項目中總投資1000萬元及以上的項目,以及清理的其他項目中總投資3000萬元及以上的項目,按項目提出停止建設、暫停建設限期整改、取消立項和符合要求的處理意見。
(三)各地區、各部門和各有關單位的清理工作結束后,發展改革委、監察部、國土資源部、建設部、人民銀行、審計署、環保總局、銀監會要對清理情況進行抽查。抽查工作結束后,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形成清理報告上報國務院。
(四)各地區、各部門和各有關單位要從大局出發,切實做好清理工作,如實上報清理結果,防止出現地方、行業保護主義。特別要妥善處理好項目停止或暫停建設后可能出現的問題,制定預案,做好善后工作。對弄虛作假、有意隱瞞不報的,對因工作原因造成停止或暫停建設后出現新的不良后果的,一經查實,要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
(五)清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政策性強,涉及面大,國務院各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密切配合,加強溝通,及時發現并協調解決清理工作中的突出問題。重大問題要向國務院報告。
國務院辦公廳
二○○四年四月二十七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核材料實物保護公約》修訂案的決定
2008-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為公約》及《制止危及大陸架固定平臺安全非法行為議定書》的決定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9)
1999-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2000)
2000-08-25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
1988-04-13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1-04-03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8-03-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經濟工作監督的決定
2000-03-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決定
2000-08-25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血液制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城市供水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云南大理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
2014-01-17進口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登記管理辦法
2014-01-13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13-12-31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31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能源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的通知
2013-02-23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2011-01-2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0-10-16國務院關于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