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司法廳(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司法局:
為了檢驗和規范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推動全國各種形式的普法依法治理活動健康發展,根據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關于繼續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和黨中央、國務院批轉的《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于在公民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三個五年規劃》的規定以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原則精神,全國普法辦公室制定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四個標準,現予以印發試行。
各種形式的普法依法治理活動是廣大人民群眾在法制生活中創造的依法治國的生動實踐,是促進法律實施、保障國家法制統一,維護中央權威的有效途徑,是實現國家現代化管理的基本手段。在全國普法依法治理活動蓬勃發展的大好形勢下,對普法依法治理活動進行規范和引導是十分必要的,望各地結合本地實際,按照科學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依據此標準,制定符合本地特點的具體實施辦法,以確保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健康發展,推進依法治國進程。
各地貫徹執行情況及有關意見和建議請及時報全國普法辦公室。
附件1
普法依法治市工作標準(試行)
一、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人民政府把普法依法治市工作擺上工作議程,形成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黨委有決定,人大常委會有決議,政府有規劃或實施方案。
二、普法依法治市的領導機構健全,司法行政機關充分履行辦事機構的職能,配備與工作相適應的工作人員,業務經費列入財政預算。
三、國家機關各部門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在自己在職能范圍內,逐步完善管理規章和各項制度。
四、政府依法決策、依法行政,各項工作逐步納入規范性、法制化管理的軌道,推行執法責任制和執法過錯追究制。
五、司法機關公正司法依法辦案,提高司法隊伍素質,維護法律的尊嚴和統一。
六、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對政府、法院、檢察院實行有效地依法監督,推行錯案追究制。
七、領導干部學法形成制度,逐步做到領導干部學習和運用法律的情況與干部考核、任用掛鉤。全民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開展得扎實有效,公民的民主法制觀念不斷提高,參政和依法履行義務的自覺性和能力不斷增強,學法、守法、依法維護權利逐步形成社會風尚。
八、所轄縣(市、區)和市直各單位開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面達到80%以上,在各個層次、各個方面樹立了普法依法治理的典型,有較系統的工作網絡。
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不斷加強,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依法得到治理,人民群眾的安全感逐步提高。
十、全市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附件2
普法依法治縣工作標準(試行)
一、普法依法治縣工作擺上縣委、縣人大常委會、縣政府經常性工作議程,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全局性問題,形成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做到縣委有決定,人大常委會有決議,政府有規劃或實施方案。
二、普法依法治縣的領導機構健全,司法行政機關充分履行辦事機構的職責,配備與工作相適應的工作人員,業務經費列入財政預算。
三、縣政府依法決策、依法行政,各項工作逐步納入規范化、法制化軌道,司法機關公正司法、依法辦案。推行執法責任制和執法過錯追究制。
四、縣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對政府、法院、檢察院實行有效地依法監督,逐步形成工作制度,推行錯案追究制。
五、領導干部學法形成制度,逐步把領導干部學法和依法辦事能力作為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并與干部任用掛鉤。
六、法制宣傳教育規劃落實,成效顯著,各級干部普法參學率應達到95%,職工普法參學率應達到90%,居民和農民普法參學率達到80%。考試合格率達90%以上。公民的法律素質不斷提高,依法參政、依法履行義務的自覺性和能力不斷增強,學法、用法、依法維護合法權益形成社會風尚。
七、針對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專項治理,群眾積極參與依法治理。
八、鄉(鎮、場)和縣直機關及直屬企事業單位開展依法治理面達到80%以上,全縣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管理的法制化水平逐年提高。
九、全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不斷加強,群眾的安全感不斷提高。
十、全縣城鄉政治穩定,經濟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附件3
普法依法治村工作標準(試行)
一、黨支部、村委會成員帶頭學法、用法,做全村依法辦事的帶頭人。普法依法治村工作有年度計劃和具體工作安排,有專人負責。
二、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制定并逐步完善符合農村生產生活實際的村規民約和各項工作制度。
三、建立嚴格的村規民約執行和監督制度,村級事務規范化管理制度,對違反村規民約的行為及時公正地進行處理。
四、健全自治組織、落實民主管理。堅持村民選舉制度、村民議事制度和村務公開制度,充分發揮村民參與村務管理的積極性。
五、普法教育工作做到組織領導、宣傳骨干、普法對象、普法教材、學法時間和宣傳陣地“六落實”,農民的
法律知識不斷豐富,自覺守法、依法履行義務、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自覺性和能力不斷提高。
六、黨的農村政策和有關農村的法律法規得到認真執行,能夠結合農村奔小康等活動不斷加強農村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七、村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較好解決,民間糾紛得到及時調處,社會不穩定因素及時地被消除,村的生產、生活秩序穩定。
八、普法依法治村工作促進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加強。
附件4
企業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標準(試行)
一、企業領導認真學法、用法,成為企業依法辦事的帶頭人。普法依法管理企業工作擺上企業經營活動的重要議事日程,明確主管領導和具體負責部門,工作人員和經費得到保障。
二、制定企業普法依法治理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有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落實措施。
三、依法建章立制,逐步完善企業內部管理規章。企業重大決策和重要活動有嚴格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制度,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章可循。
四、企業各職能部門結合各自崗位學法用法,熟練掌握崗位必備的法律知識,自覺依法辦事。企業對職工堅持經常性的普法教育,有固定的宣傳陣地和一定數量的宣傳骨干。干部職工參學率達到普法對象的90%以上,考試考核合格率達到90%以上。
五、加強經濟
合同管理,建立健全
法律顧問制度,充分發揮法律顧問在經營決策和重大經營活動中的作用。企業經營活動契約化,重合同,守信譽,依法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六、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依法規范企業的內部活動,依法保障職工參與企業管理的權利和勞動權益,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生產積極性。
七、企業的治安秩序和生產秩序良好,無重大違法犯罪現象,無重大責任事故。
八、企業經濟效益和職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