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中有關會計處理問題的規定》的通知
(財會〔2001〕5號 2001年1月7日)
國務院有關部、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央企業集團公司:
現將《企業住房制度改革中有關會計處理問題的規定》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執行中有何問題,請及時函告我部。本通知自2001年1月7日起施行,財政部《關于印發企業住房基金會計處理補充規定的通知》(財會字〔1995〕14號)同時廢止。
附件:企業住房制度改革中有關會計處理問題的規定
附件: 企業住房制度改革中有關會計處理問題的規定
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國發〔1998〕23號)精神,從1998年下半年開始停止住房實物分配,逐步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停止住房實物分配后,新建經濟適用住房原則上只售不租。為了確保企業住房制度改革的順利進行,現就企業住房制度改革中的有關會計處理問題規定如下:
一、取消“住房周轉金”科目,企業2001年1月1日住房周轉金科目的余額,即《關于企業住房制度改革中有關財務處理問題的通知》(財企〔2000〕295號)開始執行時的余額,分別以下情況處理:
(一)一般企業,其余額全部調整2001年年初未分配利潤,借記“住房周轉金”科目,貸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如“住房周轉金”科目為借方余額,作相反會計分錄。“住房周轉金”科目借方余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后,按規定沖銷有關所有者權益項目,借記“盈余公積--公益金”、“盈余公積--一般盈余公積”、“資本公積”科目,貸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
(二)股份有限公司,其貸方余額全部調整2001年年初未分配利潤,借記“住房周轉金”科目,貸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如“住房周轉金”科目為借方余額,按以下規定處理:
1.在1995年2月以前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住房周轉金余額,以及在1995年2月以后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經批準設置國有股權以后新增加的住房周轉金借方余額,將“住房周轉金”科目借方余額轉入2001年年初“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借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貸記“住房周轉金”科目。經過
股東大會審議批準沖銷有關所有者權益項目,借記“盈余公積--法定公益金、任意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資本公積”科目,貸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
2.在1995年2月以后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經批準設置國有股權時的住房周轉金借方余額,在“資本公積”科目下設置“彌補住房周轉金”明細科目單獨核算,并在2001年1月1日將“住房周轉金”科目的借方余額,轉入“資本公積--彌補住房周轉金”科目,借記“資本公積--彌補住房周轉金”科目,貸記“住房周轉金”科目。公司用以后年度國有股東應分享的股利彌補時,借記“應付股利”科目,貸記“資本公積--彌補住房周轉金”科目。公司在以后年度用資本公積或盈余公積轉增股本的,應在轉增股本時,按國有股應享有的份額,借記“資本公積”科目(可轉增股本的資本公積各項目)或“盈余公積”科目,按國有股東應享有的份額減去彌補住房周轉金后的數額,貸記“股本”科目,按應彌補的住房周轉金,貸記“資本公積--彌補住房周轉金”科目。
資本公積中的準備項目,不得用于沖減“住房周轉金”科目的借方余額。
股份有限公司按規定發給1998年12月31日以前參加工作的無房老職工的一次性住房補貼和住房未達標老職工補差的一次性住房補貼,按照上述原則處理。
二、執行新的住房制度前對分配給職工的住房僅擁有使用權的,按規定區別以下情況處理:
(一)企業辦理產權手續,購買該住房產權的,應按補交的款項,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然后再將原獲得該項住房使用權的攤余價值轉入該項固定資產價值,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無形資產--住房使用權”科目。向職工出售該住房時,應按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按已提折舊,借記“累計折舊”科目,按固定資產原價,貸記“固定資產”科目;發生的出售收入,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按規定提取共用設備、公共設施維修基金,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貸記“其他應交款”科目;出售住房發生的凈收益,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貸記“住房周轉金”科目;如為凈損失,借記“住房周轉金”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
(二)企業未辦理產權手續,由原有產權單位出售住房的,對已納入原產權單位售房方案范圍的住房使用權,根據原產權單位出具的文件(需附經批準的售房方案和本單位職工交款憑證的復印件),借記“住房周轉金”科目,貸記“無形資產--住房使用權”科目。
三、執行新的住房制度后,企業出售職工住房,應區別情況處理:
(一)出售職工住房全部產權的,應按照固定資產出售進行會計處理。企業應按職工住房的賬面凈值,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按已提折舊,借記“累計折舊”科目,按職工住房原價,貸記“固定資產”科目;取得的出售收入,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出售住房應提取的維修基金,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貸記“其他應交款”科目;維修基金移交有關單位管理或者使用時,借記“其他應交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出售住房發生的凈收益,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處置固定資產凈收益”科目;如發生凈損失,借記“營業外支出--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
(二)出售職工住房部分產權的,應按照出售全部產權的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三)企業分得的企業職工出售或出租擁有部分產權的住房收入,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分得的住房收入”科目。
(四)企業出售國有住房,職工將住房再次出售的,企業按規定收到返還的相當于土地出讓金的價款和所得收益,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分得的住房收入”科目。
四、企業按規定給予職工各種住房補貼,分別以下情況處理:
(一)企業按規定給予職工的住房提租補貼和住房困難補助,借記“制造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應付工資”、“現金”等科目。
(二)企業按規定發給1998年12月31日以前參加工作的無房老職工的一次性住房補貼和住房未達標老職工補差的一次性住房補貼,按實際發放的金額,借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貸記“其他應交款”等科目;由此造成未分配利潤負數的,按本規定一的原則處理。企業按規定將應發給職工的住房補貼專戶存儲時,借記“其他應交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三)企業按月發給無房老職工和1999年1月1日以后參加工作的新職工的住房補貼,借記“制造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應付工資”等科目。
企業按規定補發1999年度的住房補貼,借記“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貸記“其他應交款”等科目;并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的余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借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貸記“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
企業按規定將應發給職工的住房補貼專戶存儲時,借記“應付工資”、“其他應交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四)企業按規定發放的住房供暖費用補貼,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五、企業取得自管和委托代管住房的租金收入,借記“現金”、“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收入”科目;企業發生的用于未出售住房的維修、管理費用以及按國家規定用于房改方面的其他費用性支出,借記“其他業務支出”科目,貸記“現金”、“銀行存款”科目。
六、企業收取的住房租賃保證金以及符合集資建房和合作建房條件向職工收取的建房款,借記“現金”、“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其他應付款”科目。企業對職工集資合作方式修建的住房建成后,按代管資產處理,并設置備查賬簿予以登記。
七、企業按規定應交納的住房公積金,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其他應交款”科目。應由個人交納的住房公積金,借記“應付工資”科目,貸記“其他應交款”科目。實際上交時,借記“其他應交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八、取消“資產負債表”中“住房周轉金”項目。
企業應對外提供的2000年度財務會計報告中,將住房制度改革的有關會計處理作為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非調整事項,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予以說明;在以后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中應詳細披露處理時住房周轉金的余額、沖減所有者權益(或
股東權益)的金額、尚未處理的金額、用國有股東應分得的股利彌補的住房周轉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