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國發[1985]87號關于《國營企業工資調節稅暫行規定》和財政部(85)財稅字第254號《財政部關于頒發國營企業工資調節稅暫行規定施行細則的通知》下達后,各地區、各部門提出了一些問題。為了便于執行,現將我們對有關問題的解答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附:國營企業工資調節稅問題解答
一、勞人薪字[1985]29號《關于印發〈國營企業工資改革試行辦法〉的通知》中規定:“各地區、各部門中一九八四年已經按其它辦法實行工資同經濟效益掛鉤的企業,原則上應改按國務院國發[1985]2號文件和《國營企業工資改革試行辦法》的規定執行,今年難以改變的,要在一九八六年改過來。但今年也要按規定繳納工資調節稅或獎金稅”。這類企業,一九八五年是征收工資調節稅,還是征收獎金稅?
答:對于一九八四年按其它辦法實行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掛鉤浮動辦法的企業,在一九八五年已按國務院國發[1985]2號文件改過來,并報經國務院工資制度改革小組批準的,應按規定征收國營企業工資調節稅。一九八五年未改按國務院國發[1985]2號文件規定和《國營企業工資改革試行辦法》的規定執行的,應按國務院國發[1985]86號文件規定,征收國營企業獎金稅。
二、一九八五年未經國務院工資制度改革小組批準試行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掛鉤浮動的企業,以及其它企事業單位,是否征收工資調節稅?
答:凡未經國務院工資制度改革小組批準試行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掛鉤浮動辦法的企業,以及各地區、各部門自定辦法進行工資改革的企、事業單位,(包括國營、集體單位)不論經哪一級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門批準,均不屬于工資調節稅的征收范圍,應按規定征收獎金稅。
三、屬于繳納工資調節稅的企業,發放給職工的各種獎金、津貼、補貼,如何計征一九八五年度工資調節稅?
答:按國家規定屬于繳納工資調節稅的企業,其發放給職工的各種獎金、津貼、補貼、實物獎勵等(除國家規定的原材料、燃料節約獎、副食品價格補貼外),均應計入企業一九八五年度工資增長總額,計征工資調節稅。
四、繳納工資調節稅的企業,按國家規定頒發的創造發明獎、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獎、自然科學獎、科學技術進步獎以及計劃生育補貼和計劃生育獎,是否征收工資調節稅?
答:繳納工資調節稅的企業,按國家規定頒發的創造發明獎、合理化建議獎和技術改進獎、自然科學獎、科學技術進步獎以及計劃生育補貼和計劃生育獎,因不屬于工資的范疇不計入企業當年工資增長總額,不計征工資調節稅。
五、繳納工資調節稅的企業,發放給礦山采掘工人、搬運工人、建筑工人、石油和天然氣開采工人,以及其它經批準免繳獎金稅的工人的獎金,是否免繳工資調節稅?
答:對于應繳納工資調節稅的企業,發放給礦山采掘工人、搬運工人、建筑工人、石油和天然氣開采工人以及其它經批準免繳獎金稅的工人的獎金,因已核入掛鉤的工資總額基數之內,因此,應計入企業當年工資增長總額,征收工資調節稅。
六、企業當年財務會計報表已列支,轉到次年發給職工的工資,應如何計征工資調節稅?
答:根據《國營企業工資調節稅實施細則》第十四條規定,工資調節稅的納稅年度是指公歷每年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企業當年財務會計報表已列支的工資總額,不論是否已經發放給職工個人,均應計入企業當年發放的工資增長總額,計征工資調節稅。
七、國營企業工資調節稅如何計算繳納?
答:工資調節稅按下列公式計算繳納:
應納工資調節稅額=工資增長總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率×核定工資總額
企業應納工資調節稅的分檔計算公式如下:
(一)全年工資增長總額占核定工資總額超過7%至12%的:
應納工資調節稅額=工資增長總額×30%-2.1%×核定工資總額
?。ǘ┤旯べY增長總額占核定工資總額超過12%至20%的:
應納工資調節稅額=工資增長總額×100%-10.5%×核定工資總額
?。ㄈ┤旯べY增長總額占核定工資總額20%以上的:
應納工資調節稅額=工資增長總額×300%-50.5%×核定工資總額
八、各級主管部門、外單位和企業附屬單位給予企業的各種獎金、津貼、補貼、實物獎勵等由企業發放給職工個人的,是否征收工資調節稅?
答:各級主管部門、外單位和企業附屬單位給予應繳納工資調節稅的企業的各種獎金、津貼、補貼、實物獎勵等,由企業發放給職工個人的,應計入企業工資增長總額,征收工資調節稅。
九、企業免費或低價發放的實物,應如何計征工資調節稅?
答:企業免費發放的各種實物,均應折價計入企業工資增長總額。屬于外購商品,按商品進價計算;屬于自制產品,按同類產品的銷售價格計算,并征收工資調節稅;對于低價發放的實物,企業支付的低價補貼款,亦應計入企業工資總額,計征工資調節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2017修訂)
2017-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16年修正)
2016-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召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的決定
2009-12-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根廷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萬國郵政聯盟組織法第六附加議定書》的決定
2003-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2001-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
200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白俄羅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5-06-22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
1988-12-29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1983-09-0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1997-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在1999年12月19日前開展工作的決定
1999-07-0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1999-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出版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財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19-03-01公共機構節能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國務院關于同意將云南省會澤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5-18國務院關于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指導意見
2012-12-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2-12-08國務院關于浙江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關于表揚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的通報
2012-09-05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消防工作的意見
2011-12-30國務院關于印發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2011-02-0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等部門關于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意見的通知
2010-11-16國務院三網融合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三網融合試點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0-08-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
201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