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1條 鐵路無線通信是迅速傳遞信息,保證行車安全和提高運輸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全路通信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保證無線通信系統的可靠使用和運輸生產的發展需要,必須有計劃地對其進行周期性大修。
第2條 無線通信分為干線、局線。業務上大修工程實行鐵道部、鐵路局、分局三級管理。在部、局統一計劃下,干線無線通信由鐵道部電務局、局線無線通信由鐵路局電務處或分局電務科歸口業務管理。為嚴格執行建設程序,加強大修工程管理,特制定本辦法。
本辦法適用于列入電務固定資產的系統和設備。
第3條 大修工程是為恢復固定資產原有生產能力,對固定資產進行全面地、徹底地修理。大修時根據運輸生產的需要和技術發展水平,允許進行技術改造。
第4條 無線通信大修應符合鐵道部的總體規劃、技術政策和技術標準,符合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的各項規定。通過大修逐步達到統一制式、統一設備、統一標準、為統一維修體制和方式創造條件。
第5條 大修技術方案由部、局無線通信業務主管部門(鐵道部為電務局無線機要通信處,鐵路局為電務處無線機要通信科)負責組織制定。部控項目,必須經過可行性論證。
第6條 大修前,必須根據設備技術鑒定情況,編制及報批計劃任務書,根據部、局管項目分別報部計劃司,局計劃處組織審批,確定大修規模、技術條件、投資估算、工程期限,確定設計和施工單位。
第7條 大修工程設計,必須按照批準的計劃任務書,采用部現行的標準設計和執行部頒的有關規定。主要設備必須選用鐵道部指定的生產廠家,并經過一定程序鑒定,得到鐵道部電務局認可的產品。
第8條 大修設計和施工,要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以及先進的工作方法,開展技術革新和合理化建議活動。努力縮短工期,節約投資,嚴格按圖紙施工,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證大修工程質量。
第9條 無線通信系統進行大修或技術改造時,必須考慮系統的兼容性。
第10條 在大修工程中,設計、施工、使用和維修單位之間應密切配合,相互協調。大修工程應立足于投產后的可靠運用和便于維修。
第11條 大修工程竣工后,必須按規定進行交接驗收。凡未辦理驗交手續的,不能開通使用。
第12條 電務處大修工程管理分工:
無線機要通信科根據大修周期、設備應用狀態、技術制式更新,提出大修任務書,負責工程系統方案,設備制式型號和技術標準,參加工程初步設計鑒定。大修科組織初步設計、施工設計、工程實施、施工管理。無線科與大修科應相互配合,質量良好地完成大修任務。
第二章 大修周期和范圍
第13條 無線通信系統設備已到大修期或設備制式淘汰,元器件及配線老化,機械強度不足,電氣性能指標劣化,以致造成系統質量下降,不能滿足運輸生產需要,而正常維修又無法解決時,應進行大修。
第14條 無線通信大修一般應按系統進行,逐段實施。單項設備指標下降嚴重影響系統質量時也可單項大修。
第15條 無線通信系統大修期一般規定為:
系統大修:8—10年
固定電臺:有線—無線轉接設備,隧道中繼器:8—10年
車載電臺:4—5年
攜帶電臺:4—5年
漏泄電同軸電纜:20年
第16條 微波、衛星通信、短波、特高頻通信設備的大修周期:15年
第17條 無線通信系統大修主要工作項目
終端設備、電臺、中繼器整修、更換。
復用及接口設備整修、更換。
有線—無線轉接設備及相應的有線通道調整、補強。
變更電臺或通信站的位置。
天線、饋源、波導、跟蹤設備、引入電纜整修、補強或更換。
鐵塔、天線桿整修、補強或更換。
控制管理系統、交換系統、數據處理軟件的調整、補強或更換。
電源系統的改善、整修或更換。
改善防雷設施。增加或改善監測和檢測系統,更換主要測試儀表。
漏泄同軸電纜(LCX)整治,補強或更換。
改善場強分布,增強系統抗干擾能力。提高無線通信的可靠性和通信質量。
生產房舍的大修、增補維修定員及必要的維修工具(車輛)等。
第18條 凡遇下列情況之一時,根據具體情況可提前進行大修。
國家和部無線電管理部門明令禁止使用的系統、制式。
設備陳舊,維修配件沒有來源,而又沒有替代器件,嚴重影響行車安全,不能保證使用時;
在正常維修條件下,單項設備強度、主要電氣性能指標下降等不合格設備總計超過25%,嚴重影響行車安全,不能保證使用時;
部、局指定的技術改造項目。
第19條 設備已到大修年限時,應當根據實際調查、技術鑒定和各個地區的具體情況,并考慮鐵路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及部、局規劃,本著既要節約投資,又要保證使用、確保安全的精神,可適當延期大修。
第20條 加強無線通信系統設備維護、檢修,以適當延期大修。
第三章 計劃
第21條 電務(通信)段根據設備運用質量,提前向分局申報設備大修建議,經分局(電務科)審核后報鐵路局(電務處)。鐵路局(電務處)根據系統質量狀況、技術發展水平和本辦法規定的大修周期,以及運輸生產的需要制定長遠大修規劃和年度大修計劃報部核備。部投資大修項目,由鐵道部向鐵路局下達計劃。
第22條 凡與鄰局有關的大修項目應協調一致,密切配合,并盡可能同時進行。
第23條 大修項目(單項設備大修除外)確定后,應按有關規定編制計劃任務書,報上級審批。計劃任務書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工程件名,大修理由,大修范圍,基本技術要求,工程數量、設備單價、投資估算等。計劃任務書應在開工前一年申報。
部投資大修項目,由鐵路局(計劃處)組織編制計劃任務書,經鐵路局審核后,報鐵道部(計劃司會同電務局)審批。
局投資和受部委托的大修項目,其計劃任務書由鐵路分局組織編制,經鐵路分局審核后,報鐵路局(計劃處會同電務處)審批,并報部備案。
第24條 在大修計劃執行過程中,如遇特殊情況,需要變更計劃修正技術方案時,必須報請原審批單位批準后,方可變更或修正。
第四章 設計
第25條 大修計劃任務書批準后,部投資項目由部指定設計單位。局投資項目由路局指定(發包)給有相應設計權的設計單位。大修工程的設計合同或協議副本應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
第26條 干線無線通信的大修應采用兩階段設計(初步設計和施工設計)。其它可采用一階段設計(施工設計)。單項設備大修可直接編寫大修說明和費用估算。
部投資大修工程的初步設計由部計劃司、電務局組織審定。
第27條 設計單位要嚴格按照批準的計劃任務書、設計原則、技術條件、技術規范和有關規定正確進行設計,并須聽取建設,使用和維修單位的意見。要堅持勘測設計程序,加強設計管理,確保設計質量。做到安全可靠,經濟合理,技術先進,方便施工,便于維修和滿足運輸要求。設計單位對工程全過程負責,由于設計問題影響工程質量,應從速處理。設計文件要符合規定的內容和深度,正確完整。設計概算要準確可靠。
第28條 大修工程初步設計按擬定方案、場強測試、初測調查和編制文件等階段進行。初設文件應包括:設計依據、工程范圍、方案說明、組織系統圖、場強分步圖、計算方法、工程數量、主要設備及材料數量、維修組織定員、測試儀表、必要的工具(車輛)、房舍及工程概算等。
第29條 施工設計的文件應包括:初步設計鑒定意見處理情況及必要的補充和說明,設備數量、材料規格數量、儀表型號數量、施工圖、修正概算(不得超出批準的總概算)等。
第30條 施工前,設計人員應向建設和施工單位進行技術交底。在施工中實施質量監督和配合,及時協助解決有關技術問題。
第31條 概(預)算的編制方法應按大修工程的有關規定辦理。概(預)算的定額應按部、鐵路局和工程局(公司)的規定辦理。
第32條 設計文件及概算(修正概算)的審批權限與大修計劃任務書的審批權限相同。施工預算(不得超出批準的總概算)由大修建設單位負責審批。
第33條 設計文件的分發單位及份數,按設計合同或協議執行。
第五章 施工
第34條 建設單位根據批準的初步設計文件,按承發包合同制的規定確定有相應施工能力的施工單位,編制年度建設計劃,并將施工合同或協議的副本及年度建設計劃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
第35條 施工單位應根據設計文件、定測資料、建設工期編制施工預算和施工方案。施工預算不得超過已批準的初步設計概算。施工過程中需要調整概(預)算時,應按概算審批手續辦理。
第36條 施工單位要認真執行開、竣工制度,嚴格按照批準的設計文件、施工預算及有關規定正確施工。要堅持施工程序,加強施工管理,保證工程質量。不得任意修改設計,發現設計有誤或不合理時,應會同設計和主管部門研究確定。
第37條 按管維修單位應指派專人負責隨工檢查工程質量,(特別是隱蔽部分),嚴格把關,及時反映質量問題,提出處理意見,隨時由施工單位處理。施工單位要提供檢查人員工作上的方便條件。
第38條 加強施工組織和統計匯報制度,凡部投資大修工程,施工單位每月應向建設單位,建設單位每季向部電務局書面報告工程進展情況(進度、質量、存在問題)。大修工程竣工后,建設單位應向部電務局報書面總結。
第六章 驗收交接
第39條 大修工程竣工后,施工單位應以設計文件和部頒有關技術標準進行自檢。在確認工程已按設計工作量完成,工程質量符合要求后,備齊竣工文件,向建設單位發出竣工報告請求驗收。
第40條 大修竣工文件應包括:
竣工數量詳表;
竣工圖;
工程檢查記錄;
主要設備性能測試記錄及技術資料;
場強測試資料;
竣工報告。
第41條 由建設、設計、施工、使用維修等單位組成驗交委員會,負責驗收交接工作。
第42條 驗交權限
部投資大修工程由鐵路局組織初驗,由鐵道部或部委托的單位組織正式驗交。
局投資或受部委托的大修工程由鐵路局組織驗交,較小的工程也可由鐵路局指定的單位組織驗交。
第43條 驗交委員會的任務
檢查工程是否符合批準的設計文件和有關標準,規范的要求。
核對竣工的工程數量,評定工程質量。
制定未完工程和克服存在問題的措施、步驟和期限。
決定工程正式交付使用的日期。對采用新技術及新型設備的工程,決定試用期限。
辦理正式的竣工交接手續。
驗交委員會成員簽署的驗收交接記錄,應作為辦理固定資產轉帳及移交手續的依據。
第44條 工程質量檢查及評定標準按TBJ418—87《鐵路通信工程質量評定驗收標準》以及國家和鐵道部現行的有關標準、規范辦理。
第45條 對已形成局部運用能力、運輸生產又急需的項目,可按上述原則分段驗收交接。
第七章 附則
第46條 本辦法由電務局負責解釋。
第47條 本辦法自一九九一年五月一日起試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2010-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我國加入《保護錄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經許可復制其錄音制品公約》的決定
1992-11-0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公路法的決定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修訂)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正確理解和執行《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第二款的答復
1992-01-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安置老弱病殘干部的暫行辦法》的決議
1978-05-23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1992)
1992-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補選出缺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決定
1998-10-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
2006-06-29出版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血液制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2017修正)
2017-11-17國務院關于修改《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18-01-16農業保險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
2013-11-11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關于同意將云南省會澤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5-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的意見
2013-02-06國家人口計生委關于印發加強新時期人口和計劃生育統計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1-03-2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
2010-11-16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2009-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