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授權、授信的方式
第三章 授權、授信的范圍
第四章 授權、授信的期限、調整與終止
第五章 授權、授信的監督管理
第六章 罰則
第七章 附則
?
中國人民銀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分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其他商業銀行,各城市合作銀行:
當前我國商業銀行雖已實行了一級法人管理體制,但大多數商業銀行的一級法人管理制度還不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也不夠嚴格、健全。特別是一些商業銀行在內部授權、授信管理方面,還不夠規范,存在著許多薄弱環節,如授權、授信范圍、界限不明確,各級經營者責任不清,對越權從事經營者處罰不嚴;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簽約時對他方簽約人缺少制約,不能使明顯甚至故意越權的合約地方簽約人承擔應有的民事責任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每年都給各商業銀行帶來巨大的損失和潛在的風險,并嚴重影響著商業銀行機制的轉換和一級法人體制的實施。
為保障我國商業銀行有效實施一級法人體制,強化商業銀行的統一管理與內部控制,增加商業銀行防范和控制風險的能力,維護商業銀行的合法權益,現將《商業銀行授權、授信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印發給你們。各商業銀行應依據《辦法》建立和完善本行的授權、授信管理制度,統一和規范本行的授權、授信管理。中國人民銀行各級分行要依照《辦法》,加強對轄區內商業銀行內部授權、授信的監管,防范金融風險的發生,保障金融機構穩健發展。
對《辦法》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有關建議,中國人民銀行各級分行和商業銀行應將有關意見和建議逐級匯總,統一向中國人民銀行銀行司反映。
商業銀行授權、授信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保障我國商業銀行有效實行一級法人體制,強化商業銀行的統一管理與內部控制,增強商業銀行防范和控制風險的能力,保護社會公眾和商業銀行自身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商業銀行實行一級法人體制,必須建立法人授權管理制度。商業銀行應在法定經營范圍內對有關業務職能部門、分支機構及關鍵業務崗位進行授權。商業銀行業務職能部門和分支機構以及關鍵業務崗位應在授予的權限范圍內開展業務活動,嚴禁越權從事業務活動。
第三條 商業銀行應根據國家貨幣信貸政策、各地區金額風險及客戶信用狀況,規定對各地區及客戶的最高授信額度。商業銀行各級業務職能部門及分支機構必須在規定的授信額度內對各地區及客戶進行授信。
第四條 本辦法適用于所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批準設立、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中資商業銀行,包括城市合作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
第五條 本辦法所稱授權,是指商業銀行對其所屬業務職能部門、分支機構和關鍵業務崗位開展業務權限的具體規定。
第六條 本辦法所稱授信,是指商業銀行對其業務職能部門和分支機構所轄服務區及其客戶所規定的內部控制信用高限額度。具體范圍包括貸款、貼現、承兌和擔保。
第七條 本辦法所稱授權人為商業銀行總行。受權人為商業銀行業務職能部門和商業銀行分支機構。
第八條 本辦法所稱授信人為商業銀行業務職能部門及分支機構。受信人為商業銀行業務職能部門和分支機構所轄服務區及其客戶。
第九條 商業銀行對其業務職能部門和分支機構授權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應在法定經營范圍內,對其業務職能部門和分支機構實行逐級有限授權。
(二)應根據各業務職能部門和分支機構的經營管理水平、風險控制能力、主要負責人業績等,實行區別授權。
(三)應根據各業務職能部門和分支機構的經營管理業績、風險狀況、授權制度執行情況及主要負責人任職情況,及時調整授權。
(四)業務職能部門和分支機構超越授權,應視越權行為性質和所造成的經濟損失,追究主要負責人及直接責任人相應的責任。要實現權責一致。主要負責離開現職時,必須要有上級部門做出的離任審計報告。
第十條 商業銀行對其業務職能部門和分支機構所轄服務區及其客戶授信,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應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經濟和金融管理能力、信貸資金占用和使用情況、金融風險狀況等因素,實行區別授信。
(二)應根據不同客戶的經營管理水平、資產負債比例情況、貸款償還能力等因素,確定不同的授信額度。
(三)應根據各地區的金融風險和客戶的信用變化情況,及時調整對各地區和客戶的授信額度。
(四)應在確定的授信額度內,根據當地及客戶的實際資產需要、還款能力、信貸政策和銀行提供貸款的能力,具體確定每筆貸款的額度和實際貸款總額。授信額度不是計劃貸款額度,也不是分配的貸款規模,而是商業銀行為控制地區和客戶風險所實施的內部控制貸款額度。
第二章 授權、授信的方式
第十一條 商業銀行授權、授信分為基本授權、授信和特別授權、授信兩種方式。
基本授權是指對法定經營范圍內的常規業務經營所規定的權限。
特別授權是指對法定經營范圍內的特殊業務,包括創新業務、特殊融資項目以及超過基本授權范圍的業務所規定的權限。
基本授信是指商業銀行根據國家信貸政策和每個地區、客戶的基本情況所確定的信用額度。
特別授信是指商業銀行根據國家政策、市場情況變化及客戶特殊需要,對特殊融資項目及超過基本授信額度所給予的授信。
第十二條 商業銀行的授權分為直接授權和轉授權兩個層次。
直接授權是指商業銀行總行對總行有關業務職能部門和管轄分行的授權。
轉授權是指管轄分行在總行授權權限內對本行有關業務職能處室(部門)和所轄分支行的授權。
第十三條 商業銀行的授權不得超過中國人民銀行核準的業務經營范圍,轉授權不得大于原授權。
第十四條 商業銀行的授權、授信,應有書面形式的授權書和授信書。授權人和受權人應當在授權書上簽字和蓋章。
第十五條 授權書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授權人全稱和法定代表人姓名;
(二)受權人全稱和主要負責人姓名;
(三)授權范圍;
(四)授權限期;
(五)對限制越權的規定及授權人認為需要規定的其他內容。
前款規定適用于轉授權書。
第十六條 授信書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授信人全稱;
(二)受信人全稱;
(三)授信的類別及期限;
(四)對限制超額授信的規定及授信人認為需要規定的其他內容。
第十七條 商業銀行的授權書和授信書應報中國人民銀行同級管轄行備案。涉及外匯業務的授權書和授信書,應報外匯管理局同級管轄局備案,轉授權還應同時報商業銀行總行備案。
第十八條 商業銀行業務職能部門和各級分支機構與客戶簽訂業務合同時,須向其出示授權或授信書,雙方應按授權書和授信書規定的授權、授信范圍簽訂合同。
第三章 授權、授信的范圍
第十九條 商業銀行應根據總則中所確定的原則,具體規定授權、授信的范圍。
第二十條 基本授權的范圍是:
(一)營運資金的經營權限;
(二)同業資金融通權限;
(三)單筆貸款(貼現)及貸款總額審批權限;
(四)對單個客戶的貸款(貼現)額度審批權限;
(五)單筆承兌和承兌總額審批權限;
(六)單筆擔保和擔保總額審批權限;
(七)簽發單筆信用證和簽證信用證總額審批權限;
(八)現金支付審批權限;
(九)證券買賣權限;
(十)外匯買賣權限;
(十一)信用卡業務審批權限;
(十二)轄區內資金調度權限;
(十三)利率浮動權限;
(十四)經濟糾紛處理權限;
(十五)其他業務權限。
第二十一條 特別授權的范圍包括:
(一)業務創新權限;
(二)特殊項目融資權限;
(三)超出基本授權的權限。
第二十二條 基本授信的范圍應包括:
(一)全行對各個地區的最高授信額度;
(二)全行對單個客戶的最高授信額度;
(三)單個分支機構對所轄服務區的最高授信額度;
(四)單個營業部門和分支機構對單個客戶的最高授信額度;
(五)對單個客戶分別以不同方式(貸款、貼現、擔保、承兌等)授信的額度。
第二十三條 各商業銀行應建立對客戶授信的報告、統計、監督制度,各行不同業務部門和分支機構同一地區及同一客戶的授信額度之和,不得超過全行對該地區及客戶的最高授信額度。
第二十四條 特別授信范圍包括:
(一)因地區、客戶情況的變化需要增加的授信;
(二)因國家貨物信貸政策和市場的變化,超過基本授信所追加的授信;
(三)特殊項目融資的臨時授信。
第二十五條 各商業銀行要加強對各地區及客戶特別授信的監督管理,其業務職能部門和分支機構在基本授信范圍以外的附加授信,必須事先經其總行批準。
第四章 授權、授信的期限、調整與終止
第二十六條 商業銀行總行應根據總則中確定的授權、授信原則,建立對業務職能部門、分支機構和各地區及客戶進行綜合考核的指標體系,根據其有關指標考核情況,及時調整授權。
第二十七條 商業銀行授權和授信的有效期均為1年。
第二十八條 如發生下列情況之一的,授權人應調整以至撤銷授權:
(一)受權人發生重大越權行為;
(二)受權人失職造成重大經營風險;
(三)經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
(四)內部機構和管理制度發生重大調整;
(五)其他不可預料的情況。
前款規定適用于轉授權。
第二十九條 如發生下列情況之一,原授權應終止:
(一)實行新的授權制度或辦法;
(二)受權權限被撤銷;
(三)受權人發生分立、合并或被撤銷;
(四)授權期限已滿。
第三十條 在授信實施過程中,如發生下列情況,商業銀行應調整直至取消授信額度:
(一)受信地區發生或潛伏重大金融風險;
(二)受信企業發生重大經營困難和風險;
(三)市場發生重大變化;
(四)貨幣政策發生重大調整;
(五)企業機制發生重大變化(包括分立、合并、終止等);
(六)企業還款信用下降,貸款風險增加;
(七)其他應改變授信額度的情況。
第三十一條 在授權、授信有效期內,商業銀行對授權、授信進行調整或授權、授信終止,應及時報中國人民銀行備案,并同時將新的授權書或授信書報中國人民銀行備案。涉及外匯業務授權、授信的調整或終止時,應同時報外匯管理局同級機構備案。
第三十二條 商業銀行法定代表人變更或任免分支機構主要負責人時,如果授權范圍等內容不變,原授權書及轉授權書繼續有效。
第五章 授權、授信的監督管理
第三十三條 中國人民銀行應監督各商業銀行制定和實施授權、授信制度的情況,中國人民銀行稽核監察部門要加強對商業銀行執行授權、授信制度的檢查。
第三十四條 商業銀行的法律部門,應負責本行授權、授信方面的法律事務。
第三十五條 商業銀行每年必須至少一次對其內部授權執行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報中國人民銀行。
第三十六條 商業銀行稽核監察部門要把檢查監督業務職能部門和分支機構執行授權、授信制度作為一項重要職責,并有權對調整授權提出意見。
第三十七條 商業銀行業務職能部門和分支機構對其總行,商業銀行對中國人民銀行管轄行,每個季度應報送授權、授信實施及風險情況的報告。臨時發生超越授權和重大風險情況,應及時快速上報。
第三十八條 商業銀行制定授權、授信制度應與其他內部管理制度相協調,形成權責一致、相互制約、相互補充的內部控制制度。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九條 商業銀行違反本辦法有關規定,中國人民銀行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破壞金融秩序犯罪的決定》和《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管理暫行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及規章,追究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及直接責任人的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四十條 中國人民銀行或中國人民銀行督促商業銀行,對受權人超越授權范圍從事業務經營的行為,視越權行為的性質和造成的經濟損失,對其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予以下列處分:
(一)警告;
(二)通報批評;
(三)限期糾正或補救;
(四)停辦或部分停辦業務;
(五)調整或取消授權;
(六)取消其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1年至終生在金融機構的任職資格。
第四十一條 如授權不明確,受權人未經請示擅自開展業務活動,造成經濟損失,應追究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行政與經濟責任。構成犯罪的,應追究有關人員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則
第四十二條 商業銀行應根據本辦法及中國人民銀行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行的授權、授信管理辦法。
第四十三條 商業銀行對其境外分支機構,應根據我國和駐在國(地區)的有關法律、法規和國際慣例另行授權,并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有關監管部門備案。
第四十四條 商業銀行各項規章制度中有關授權、授信規定與本辦法相抵觸的,以本辦法為準。
第四十五條 本辦法由中國人民銀行負責解釋。
第四十六條 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實施。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朱星律師2009年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學士、管理學學士,中級經濟師、中級審計師,中國法學會會員,2009.07至2010.04:六盤水市廣播電視大學從事國際經濟法等課程教學工作;2010.04至2013.04在盤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從事授信審查、信貸主管、法律審查、風險管理等工作;2013.04至2018.05在貴州銀行從事法律、風控、內審、消保工作;2018.05至今任貴州八辯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專職律師,主攻知識產權、不動產、文化娛樂、互聯網、金融財稅、建筑工程等行業(領域)法律實務,2015起組隊研究新四板、新三版法律實務。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財務制度(試行)
2000-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
2011-02-25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
200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
2009-06-27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
1990-02-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埃及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府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軍人違反職責罪暫行條例[失效]
1981-06-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及其兩個修改議定書的決定
2003-06-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墨西哥合眾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6-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泰王國關于民商事司法協助和仲裁合作的協定》的決定
1994-03-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1979)
1979-07-07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9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深圳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1992-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失效]
1998-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1999-12-20國務院關于通用航空管理的暫行規定(2014修訂)
2014-07-29艾滋病防治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支持蘆山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3-07-15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2-10-22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
2012-08-29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6-16國家賠償費用管理條例
2011-01-17國務院關于201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
201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