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計劃單列市環境保護局:
為切實做好2011年全國環保系統規劃財務工作,現將《2011年全國環保系統規劃財務工作要點》和《環境規劃院2011年度主要工作》印發給你們。各級環保部門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切實加強領導,采取有效措施,把規劃財務工作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附件:1.2011年全國環保系統規劃財務工作要點
2.環境規劃院2011年度主要工作
二○一一年三月三十日
附件一:
2011年全國環保系統規劃財務工作要點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做好今年的規劃財務工作至關重要。2011年規劃財務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貫徹落實2011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精神為主線,以編制好“十二五”環保規劃為重點,以力求各項工作都有新進展取得新成效為抓手,以切實加強學習型支部建設和規劃財務隊伍建設為支撐,堅持總體構架、重點突破、循序推進、務求實效,強化基礎、人才和保障工程,大力推進環保歷史性轉變,積極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確保“十二五”規劃財務工作開好局、起好步,為提高生態文明水平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按照上述總體要求,2011年將突出重點,統籌兼顧,著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認真做好“十一五”環保規劃終期考核,全面統籌“十二五”環保規劃區劃編制。開展“十一五”環保規劃終期考核,系統總結“十一五”時期環境保護規劃落實中取得的成效和經驗。加快“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工作,力爭2011年上半年完成規劃報批。加強統籌調度,推動完成列入2011年國務院專項規劃審批計劃的環保規劃的編制與報批工作。做好青藏高原區域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綜合規劃的報批和落實等相關工作。加快推進國家環境功能區劃編制工作,進一步擴大城市環境保護總體規劃試點相關工作。
二是構建規范科學的預算管理體制,推動預算管理水平整體提升。以促進落實“十二五”環保規劃為目標,進一步梳理“十二五”重點工作,完善“十二五”項目預算體系,優化支出結構,加大重大項目經費保障力度。加強對事業單位預算財務管理的指導,提升直屬單位預算財務管理水平。以預算管理“五大機制”為基礎,豐富并完善相關制度辦法,進一步夯實工作基礎。推動項目成果資源共享,完善項目“查重”機制。加大部門預算資金績效考評及監督檢查力度。強化預算保障功能,做好2012年部門預算編制,確保重點項目預算資金落實。
三是進一步加強全國環保基礎能力建設,謀劃實施好重大環保專項。全面評估《國家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十一五”規劃》實施情況,抓緊開展“十二五”環境監管能力建設規劃編制工作。切實加強中央本級能力建設,重點提升民族地區、中西部地區、欠發達地區基層環保部門基礎能力。積極協調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安排好中央環保專項、重金屬污染防治專項、主要污染物減排專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專項和基層監測執法業務用房項目,積極謀劃新的重大專項。積極協調、配合財政部研究促進環境服務業發展相關政策,加大環境服務業支持力度。組織開展重大專項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和績效評估,督促、推進第一批基層監測執法業務用房項目、危廢醫廢處置設施建設項目等重大專項實施。進一步規范管理,出臺《環境保護部基層監測執法業務用房項目管理辦法》、《中央財政重金屬污染防治專項資金項目管理辦法》等管理制度。
四是深化“以獎促治”政策措施,推動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有效發揮作用。落實好2010—2012年農村環境保護工作計劃,深化“以獎促治”政策措施,協調下達2011年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大力推動各地建立農村環境保護項目庫建設,舉辦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工作培訓班,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加大經驗交流和培訓力度。按季調度示范資金預算執行情況,并在全國范圍內通報,督促示范省加快工作進度。按照預算執行與資金安排掛鉤的聯動機制要求,開展2010年示范資金項目核查工作,落實示范協議規定的獎懲措施。協調推動與項目實施密切相關的政策、技術規范的制定,示范推廣相關實用技術,促進建立項目建設與運行維護的長效機制,帶動環保產業發展。
五是繼續做好形勢分析和投資分析,切實發揮參謀助手作用。一手抓基礎工作,一手抓機制建設,力爭在核心數據采集利用、部內重點材料篩選、重點省份形勢分析等工作上有所突破。進一步編制好2010年和“十一五”國家、省級、重點行業、金融行業環保投資報告。以典型城市環保投資項目庫分解、行業環保投資研究為突破口,推動環保投資口徑優化。進一步加強“十二五”環境經濟體制改革研究工作。
六是努力推進財務資產管理工作轉型,進一步提高管理規范化、制度化水平。全力做好財務和資產職責劃轉工作,保障平穩移交,同時進一步完善運行機制,理順職能,明確責任。加強財務制度建設,研究修訂機關差旅費管理規定等四項財務制度,規范工作程序,提高財務管理規范化運行水平。加強資產管理制度建設。組織直屬單位開展資產清查,核實存量,掌握現狀,開展資產管理監督檢查。加強對資產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提升資產管理人員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強資產處置管理,從嚴審批,規范處置行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著力抓好機關網上報銷系統、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的運行維護。進一步加強預算、決算及各項報表編報工作,抓好住房制度改革相關工作。
七是加快完善內部審計工作制度,切實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作用。加快推進《環境保護部內部審計工作規定》等兩項制度出臺,研究擬定基建審計管理規章制度。出臺《關于加強環保系統內部審計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導、推動環保系統加強內部審計工作。配合審計署開展預算執行及其他財政收支情況審計等相關工作。保質保量完成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加強委托業務費監督檢查力度,深入開展“小金庫”等專項檢查工作。
八是切實做好各項區域協調統籌工作,努力提高區域協調發展水平。組織安排好西部大開發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工作,召開全國環保系統援疆、援藏工作會議,把中央援疆、援藏有關部署落到實處。加強定點扶貧工作。籌備
重慶等省部協議簽署。
九是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把創先爭優活動和“五大建設”、建設“六型機關”要求有機結合起來,積極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堅持開展讀書學習活動,定期舉辦青年論壇,提高干部隊伍素質。加強規劃財務隊伍建設,夯實事業發展人才基礎。把黨風廉政建設作為加強隊伍建設的重要環節,加強懲防體系和權利運行監控機制建設,加強政務信息公開,確保權利在陽光下運行。
規劃財務司2011年重點工作安排分解表
附件二:
環境規劃院2011年度主要工作
一、規劃編制和報批工作
1.“十二五”規劃報批。更新基數,開展目標指標測算,完成規劃修改。組織專家論證,完成規劃報批準備工作。制定目標指標分解方案,建立規劃實施系統。組織規劃解讀材料,實施宣傳貫徹。完善“十一五”規劃終期考核方案和考核指標,建立考核數據填報系統。全面總結規劃研究編制技術方法和研究成果,編制國家環保“十二五”規劃研究編制叢書。
2.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編制。完成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總體規劃的編制工作和松花江、淮河、海河、巢湖及黃河中上游等5個流域規劃文本的編制工作。與各省區開展總量指標的協調、對接,與水利、發改、建設等部門進行項目對接。完成省級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編制要求,指導重點流域各省的規劃編制工作。
3.重點區域大氣聯防聯控規劃編制。編制“十二五”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規劃,確定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
遼寧中部、
山東半島、
武漢及周邊、長株潭、
臺灣海峽西岸三區六群的規劃目標、重點任務、重點工程和實施保障機制。研究我國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機制。配合污染防治司開展規劃相關報批工作。
4.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規劃的實施。研究制定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規劃實施評估考核辦法,建立評估考核指標體系。研究制定重金屬污染總量核查核算辦法,協助制定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責任書。
5.全國土壤環境保護規劃編制。收集、篩選各地報送的重點工程項目,全面開展規劃文本和編制說明編寫工作。開展重點地區調研,召開規劃編制地方協調會,完成重點工程項目清單,形成全國規劃初稿,召開專家咨詢會征求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
6.農村環境保護規劃編制。研究編制全國農村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全國農村環境保護的目標、任務和措施。做好土壤環境保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等規劃編制工作。推進落實“以獎促治”政策,起草進一步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組織制定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建設和投資技術指南。完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目標責任制考核指標,制定考核工作規程,完成目標責任制試點考核評估工作。
7.相關環保規劃編制和報批。征求“十二五”危險化學品環境風險防范規劃修改意見,編制完成規劃報批稿。明確國家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十二五”規劃的主要任務與重點工程,編制完成規劃征求意見稿。修改完善國家環境監測“十二五”規劃文本,確定重點工程項目。協助組織“十二五”環保系統援藏、援疆規劃座談會,討論規劃框架,確定主要任務和重點工程項目,編制完成規劃初稿。結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十二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編制要求,征求環境服務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修改意見,完善規劃文本。
8.地下水環境調查與評估。開展重要飲用水水源地、重要污染源(工業危廢堆存場、垃圾填埋場、礦山開采區、石油化工生產銷售區、工業生活地下排灌區和污灌區等)、重點工業園區和典型城市等不同層面系統的調查評估工作。編寫10個調查評估技術規范,制定
案例地區實施方案及有關技術文件并組織培訓,開展地下水污染防治政策框架的設計,構建地下水污染防治數據庫和信息平臺框架。
9.國家環境功能區劃前期研究及試點工作。完成《國家環境功能區劃研究報告(初稿)》,征求修改意見,完善研究報告。繼續推動
浙江、
吉林、
黑龍江、
寧夏、新疆等環境功能區劃試點地區深化有關工作,對地方環境功能區劃的編制技術方法、指標體系、空間方案、配套管理目標和對策開展深入研究,做好各試點總結工作。研究環境功能區劃與已有專項環境功能區劃、其他部門區劃的銜接方法,完成《環境功能區劃編制技術導則(試行)》。
二、環境經濟政策
1.更新雙高名錄。完善環保綜合名錄及配套政策,更新2011年版“雙高”綜合名錄。制定無機鹽等十個行業雙高名錄。研究甲醇等行業環境經濟政策。
2.完善環境稅政策。做好環境稅征管模式設計、環境稅部門配合模式設計、環境稅試點方案跟蹤、環境稅計稅依據設計工作。研究排污費改稅對環保能力建設的影響,完善排污費改稅的環境稅思路。
3.開展環境風險防范和損害評估。初步建立典型行業、工業園區與企業環境風險源評估技術方法體系。繼續開展環境經濟核算與環境統計分析研究。建立完善環境經濟核算技術方法支撐應用體系。
4.開展區域環境經濟統籌與環境形勢分析。繼續開展西部、東北等板塊區域及重要經濟區的環境分區指導政策研究,逐步形成典型區域的環境戰略政策體系,修改完善《關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強環境保護的意見》。
三、項目資金管理
1.2011年各財政專項資金的設計、評審與管理支持工作。協助完成自然保護區專項資金審查。根據中央環保專項資金、“三河三湖”專項資金、重金屬專項資金下達進度,適時開展各個專項資金使用管理研討和培訓工作。開展相關污染防治技術研討。
2.中央環保專項資金項目績效評價。編制完成績效管理辦法。開展全國環保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技術培訓和危險廢物竣工驗收技術支持、技術復核,指導相關省份開展績效評價,完成全國環保專項資金項目的績效評價。
四、科研工作
1.推進水專項研究課題。完成2008年啟動6個課題的結題驗收工作及2009年啟動5個課題的中期評估工作。總結梳理主題“十一五”期間的研究成果,對已取得的政策試點示范經驗進行推廣,擴大試點區域。集中精力做好“十二五”各項目課題的申報和論證工作。
2.推進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環境規劃與政策模擬重點實驗室建設。依托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兩個一級學科開展博士后工作站建設工作,搭建高校—規劃院—人才的交流與共享平臺,提升科研能力。完成環境規劃與政策模擬決策支持平臺的第一期開發,申請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建設論證。
五、院自身建設
1.繼續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完善組織工作機制,強化組織建設,按照部直屬機關黨委部署,圍繞爭創主題,結合形勢任務變化,有針對性地進行再動員、再部署,著力打造一個團結奮進、開拓創新、富有戰斗力的領導班子和一支戰斗力強、作風過硬、領導滿意、群眾信賴的干部隊伍,積極推進“和諧單位”建設。
2.加強規章制度建設。不斷完善和健全各類規章制度,提高科研管理和財務精細化管理水平,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打造環境規劃院的核心競爭力,提升其為環境保護部技術支撐和技術服務能力。
環境規劃院列入2011年部的重點工作安排分解表
序號
重點工作事項
主 要 任 務
承辦部門
完成時限
責任人
1
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編制與報批
(1)更新基數,開展目標指標測算與分解。
(2)廣泛征求各省人民政府、各部委、有關機構的意見,完成規劃修改,通過專家論證。
(3)協助環保部協調相關部委,完成規劃會簽,報國務院審議。
規劃院
2011年12月
洪亞雄
2
“十二五”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規劃
(1)完成“十二五”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規劃的編制工作。
(2)配合污防司開展相關報批工作。
規劃院
2011年12月
王金南
3
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
(1)完成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總體規劃文本編制工作。
(2)完成淮河、海河、松花江、巢湖、黃河中上游等五個流域規劃文本編制工作。
規劃院
2011年12月
吳舜澤
4
全國農村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及有關政策
(1)研究編制全國農村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全國農村環境保護的目標、任務和措施;做好土壤環境保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等規劃編制工作。
(2)推進落實“以獎促治”政策,起草進一步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組織制定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建設和投資技術指南;協助環境保護部開展2010年連片整治示范項目督察和評估。
(3)完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目標責任制考核指標,制定考核工作規程;開展全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目標責任制試點考核評估。
規劃院
2011年12月
陸 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