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標準用于對醫用一次性防護服的質量進行評價。
生產單位自本標準實施之日起,按本標準組織生產,經銷單位自2003年6月15日起實施。
本標準的4.3為推薦性的,其余為強制性的。
本標準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出。
本標準由北京市醫療器械檢測中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北京市醫療器械檢測中心。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岳衛華、胡冬梅、張漢洪、張宏、袁秀宏。
醫用一次性防護服技術要求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醫用一次性防護服的要求、試驗方法、標志、標識、使用說明書、包裝、運輸和貯存等內容。
本標準適用于為臨床醫務人員在工作時接觸到的具有潛在感染性的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等提供阻隔、防護作用的醫用一次性防護服(以下簡稱防護服)。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 191-2000 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GB/T 3923.1-1997 紡織品 織物拉伸性能 第1部分: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的測定 條樣法
GB/T 4744-1997 紡織織物 抗滲水性測定 靜水壓測定
GB/T 4745-1997 紡織織物 表面抗濕性測定 沾水試驗
GB/T 5455-1997 紡織品 燃燒性能試驗 垂直法
GB/T 12703-1991 紡織品靜電測試方法
GB/T 12704-1991 織物透濕量測定方法 透濕杯法
GB 15980-1995 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衛生標準
GB/T 16886.10-2000 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 第10部分:刺激與致敏試驗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沾水等級 spray rating
表示織物表面抗濕性的程度。
3.2
刺激 irritation
是不涉及免疫學機制的一次,多次或持續與試驗材料接觸所引起的局部炎癥反應。
3.3
滅菌 sterilization
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殺滅傳播媒介上所有的微生物,使其達到無菌。
3.4
消毒 disinfection
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殺滅或清除傳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化。
3.5
斷裂強力 breaking force
在規定條件下進行的拉伸試驗過程中,試樣被拉斷記錄的最大力。
3.6
斷裂伸長率 elongation at break
對應于斷裂強力的伸長率。
3.7
過濾效率filtering efficiency
在規定條件下,護品將空氣中的顆粒物濾除的百分數。
3.8
阻燃性能flame retardation
護品阻止本身被點燃、有焰燃燒和陰燃的性能。
4 要求
4.1 外觀
4.1.1 防護服應干燥、清潔、無塵、無霉斑、表面不允許有斑疤、裂孔等缺陷。
4.1.2 針線縫合采用針縫加膠合或做折邊縫合,針距要求:8~10針/3cm,針次均勻、平直,不得有跳針。
4.2 結構
4.2.1 防護服由帽子、上衣、褲子組成,可分為連身式結構和分身式結構。
4.2.2 防護服的結構應合理、穿脫方便、結合部位嚴密。
4.2.3 袖口、腳踝口采用彈性收口,帽子面部收口及腰部采用彈性收口或采用拉繩收口。
4.3 號型
防護服號型分為160、165、170、175、180、185,號型尺寸見表1和表2.
表1 連身式號型尺寸
單位:厘米
號型 身長 胸圍 袖長 袖口 腳口
160 165 120 84 18 24
165 169 125 86 18 24
170 173 130 90 18 24
175 178 135 93 18 24
180 181 140 96 18 24
185 188 145 99 18 24
偏差 ±2cm ±2cm ±2cm ±2cm ±2cm
表2 分身式號型尺寸
單位:厘米
號型 身長 胸圍 褲長 腰圍 身高
160 76 120 105 100~105 162~170
165 78 125 108 105~110 169~176
170 80 130 111 110~115 174~182
175 82 135 114 115~120 180~188
180 84 140 117 120~125 186~194
185 86 145 120 125~130 192~200
偏差 ±2cm ±2cm ±2cm ±2cm ±2cm
4.4 液體阻隔功能
4.4.1 防水性:靜水壓為17cmH2O時,防護服不得滲漏。
4.4.2 透濕量:應不小于2500mg/m2·d.
4.4.3 合成血液穿透:防護服材料應具有良好的血液阻隔性能,不得滲漏。
4.4.4 沾水等級:防護服材料的沾水等級應為不低于GB3.
4.5 斷裂強力
不小于45N.
4.6 斷裂伸長率
不小于30%。
4.7 過濾效率
防護服對非油性顆粒物的過濾效率不小于70%。
4.8 阻燃性能
防護服所用材料的阻燃性能應符合GB/T 5455中B2級的要求。
4.9 抗靜電性
4.9.1防護服成衣的帶電量應不大于0.6μC;
4.9.2防護服材料的電荷密度應不大于7μC/m2.
4.10 皮膚刺激性
防護服材料應無皮膚刺激性。
4.11 消毒和滅菌
4.11.1 標識為滅菌的防護服應符合GB 15980-1995中4.3.1和4.3.2中關于滅菌的要求;
4.11.2 標識為消毒的防護服應符合GB 15980-1995中4.3.1和4.3.2中關于消毒的要求。
4.12 環氧乙烷殘留量
經環氧乙烷滅菌的防護服,其環氧乙烷殘留量應不超過10μg/g.
4.13 標志、標識、使用說明書
標志、標識、使用說明書應符合本標準第6章的要求。
5試驗方法
5.1 外觀
目視檢查,應符合4.1的要求。
5.2 結構
目視檢查,應符合4.2的要求。
5.3 號型
使用通用量具,對每種號型的防護服進行測量,其偏差應符合4.3的要求。
5.4 液體阻隔功能
5.4.1 防水試驗:按照GB/T 4744-1997的方法進行試驗,結果應符合4.4.1的要求。
5.4.2 透濕量試驗:按照GB/T 12704-1991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結果應符合4.4.2的要求。
5.4.3 血液穿透試驗:使用表面張力為(42~60)×10-5N/cm的合成血液(Tween-80),最小樣品尺寸 75 mm×75mm,最少測試3個防護服。將60ml 合成血液引入測量池,停留5min,以13.8×103Pa(2psi)的壓力持續加壓1min.5min后觀察表面滲透,結果應符合4.4.3的要求。
5.4.4 沾水試驗:GB/T 4745-1997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結果應符合4.4.4的要求。
5.5 斷裂強力
按照GB/T 3923.1-1997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結果應符合4.5的要求。
5.6 斷裂伸長率
按照GB/T 3923.1-1997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結果應符合4.6的要求。
5.7 過濾效率
應該使用5套防護服進行過濾效率試驗。
使用NaCl顆粒氣溶膠。
在對5個防護服進行過濾效率試驗之前,應將其從包裝中取出,密封在一個不透氣的容器中進行試驗10h.
試驗時,應使用在相對濕度為30%±10%,溫度為25℃±5℃的環境中的NaCl氣溶膠或類似的固體氣溶膠,并中和至玻爾茲曼(Boltzmann)平衡狀態。每套防護服應該以不超過200mg/m3濃度的氣溶膠進行試驗。
試驗應該一直進行到防護服達到最低過濾效率時或至少有200mg±5mg的氣溶膠作用于防護服上時為止,空氣流量應該穩定至(30±2)L/min.
試驗用NaCl氣溶膠應該是符合計數中位徑(CMD)在0.075μm±0.020μm分布范圍之內的顆粒,并且根據其掃描動力顆粒大小所規定的試驗條件,顆粒分布的幾何標準偏差不超過1.86.
對5套防護服的過濾效率進行測定,最小值應符合4.7的要求。
5.8 阻燃性能試驗
按照GB/T 5455-1997的方法進行試驗,結果應符合4.8的要求。
5.9 抗靜電性
按照GB/T 12703-1991的方法進行試驗,結果應符合4.9的要求。
5.10 皮膚刺激性
按照GB/T 16886.10-2000中5.2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結果應符合4.10的要求。
5.11 消毒和滅菌檢測方法
按照GB 15980-1995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結果應符合4.11的要求。
5.12 環氧乙烷殘留量
按照GB 15980-1995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結果應符合4.12的要求。
5.13 標志、標識、使用說明書
逐項檢查,應符合4.13的要求。
6 標志、標識、使用說明書
6.1標志、標識
6.1.1防護服的最小銷售包裝上應該有下面的清楚易認的標識,如果包裝是透明的,則應該透過包裝可以看到下面的標識:
a) 產品名稱;
b) 生產商或供貨商的名稱、商標或其他識別方式;
c) 產品號型;
d) 產品執行標準號;
e) 滅菌或消毒狀態;
f) 一次性使用標識;
g) 貯存期限;
h) “請參見生產者提供的信息”的說明;
i) 生產者建議的貯存條件(至少是溫度和濕度條件)或相應的圖示。
6.1.2 防護服包裝箱上至少應有如下標識。
a) 產品名稱;
b) 生產商或供貨商的名稱和/或商標、地址及聯系電話;
c) 產品號型;
d) 產品執行標準號;
e) 包裝數量;
f) 滅菌或消毒狀態;
g) 一次性使用標識;
h) 貯存期限;
i) 生產者建議的貯存條件(至少是溫度和濕度條件)或相應的圖示;
j) 防曬,怕濕等字樣和標志。
6.2使用說明書
6.2.1 每一套商售最小包裝的防護服均應附帶一份使用說明書。
6.2.2 使用說明書至少應有中文。
6.2.3 使用說明書應該清楚易懂,可以使用相應圖示。
6.2.4 使用說明書至少應該包括如下內容:
a) 產品名稱;
b) 產品用途和使用限制;
c) 使用前需進行的檢查;
d) 穿著適合性;
e) 使用方法;
f) 貯存條件;
g) 所使用的符號和/或圖示的含義;
h) 注意事項。
7 包裝、運輸、貯存
7.1 包裝
7.1.1 外包裝儲運圖示標志應符合GB/T 191-2000的要求。
7.1.2 防護服所用的包裝應該能夠防止機械損壞和使用前的污染。
7.1.3 包裝箱內應附有使用說明書和產品檢驗合格證。
7.2 運輸
按合同規定。
7.3 貯存
按說明書規定的條件進行貯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2014年修正)
2014-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四十五號
2013-02-27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2008修訂)
2008-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75)[失效]
1975-01-1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訂)
200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1995-03-1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0-03-01放射性藥品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城市道路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
2004-09-19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13-12-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4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3-12-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實施方案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常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3-08-15大連市科學技術進步條例(2013)
2013-06-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08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2012-04-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的通知
2011-02-03關于調整2010年化肥出口關稅的通知
2010-11-2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等部門關于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意見的通知
2010-11-16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0-11-09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通知
2010-08-27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原產于赤道幾內亞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的通知
2010-06-09水域灘涂養殖發證登記辦法
2010-05-24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扶貧辦等部門關于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擴大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05-07國務院決定修改專利法實施細則
201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