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為獲得妻子的財產繼承權,雇兇將妻子殘忍地殺害,在這場家庭人倫悲劇背后,又涉及到了妻子生前投保的百萬保金的歸屬問題。丈夫作為繼承人殺害妻子,保險公司是否可以因此拒付理賠金?而如果保險公司支付了理賠金,這筆百萬保金又該由誰來繼承?是施害人丈夫?還是與丈夫有直接利益關系的女兒?或是被害人和施害人的其他親屬?這個特殊的保險理賠案件的結果,也為人們在購買保險時如何填寫受益人提供了借鑒。
離奇死亡留下百萬保險金
時年26歲的李雪玉是福建一家房地產公司的出納,父母都在做生意,家境非常富裕。2002年她通過網絡認識了一位名叫張亮的男子,很快就在當年的國慶假期閃電結婚。
婚后不久,李雪玉生了個女兒,起名叫張梅。結婚后,張亮仍終日游手好閑沉迷于網絡,根本就是個終日無所事事的社會游民,這讓李雪玉很是失望,而家庭的開銷也一直由李雪玉和李雪玉的娘家幫忙支撐著。
2005年的一天,李雪玉的父母外出時,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使兩位老人雙雙離去,李雪玉是獨女,自然而然地成為家里遺產的繼承人。因為父母長期做生意,家產頗豐,遺產中公司、房產和現金等有三百多萬元。
由于父母遭遇車禍對李雪玉的觸動很大,在張亮的勸說下,李雪玉與張亮在一家保險公司購買了高額的人壽保險及意外傷害保險,保額共100萬元。在填寫受益人時,張亮要求李雪玉將受益人指定為張亮,也許是考慮到張亮不值得信任的緣故,李雪玉將受益人寫成了“法定”。
2005年8月5日,李雪玉晚上下班回家的路上,被劫匪連捅了數刀送到醫院后,由于流血過多搶救無效后死亡。然而奇怪的是這些劫匪逃走時并沒有劫取李雪玉的錢包。
案發后,保險公司對死者的身份進行了核實。發現死者李雪玉于2005年購買該公司人壽保險50萬,意外傷害險50萬,合計100萬元。保險公司認為該案件存在較大疑問:首先,搶劫者殺人后并未搶走現金,此現象說明這個案件非一般的兇殺搶劫案。其次,從整個犯罪過程來看,罪犯對李雪玉生活特點較為熟悉,不排除有熟人參與作案的可能。因此,保險公司向刑偵大隊通報了李雪玉在該保險公司投保100萬的信息。
正因為保險公司透露的這一信息,刑偵人員很快將疑點集中在其丈夫張亮身上,經過長達一個月的調查,該案件很快就得以偵破:持槍殺人者正是由張亮唆使,佯裝搶劫實為故意殺害被害人李雪玉,原因是張亮早在2004年就又在網絡上認識了一位女網友,兩個人已經長期在外租房同居,但是張亮遲遲沒提出離婚,是考慮到李雪玉比較有錢,張亮想把李雪玉家庭的財產據為己有后再與情人一起逍遙。為此,他勸說李雪玉購買高額人壽保險,到時張亮可以享受大筆遺產和巨額保險金。
爭論一:保險公司是否應該賠付
至此,該案件已基本水落石出,但隨之而來的是關于李雪玉的保險賠付問題,問題集中在李雪玉的死是由其丈夫張亮一手造成,保險公司是否要履行賠付義務?如果保險公司進行賠付,受益人又該是誰?
張亮提出自己是李雪玉的保險受益人,雖然案件由他一手策劃,但其作為被害者第一受益人的事實不能因此而改變,故要求獲得保險理賠金。另外,他們的孩子張梅在親屬的幫助下,也向保險公司提出了正式的理賠申請。
根據這一情況,保險公司理賠工作組在經過研究后,向法院提出了保險公司自己的觀點:保險公司將全部不予理賠。
保險公司這一結論讓張亮和張梅的親屬感到震驚。保險公司指出:他們不理賠的依據是建立在《保險法》第六十五條的基礎上的,其規定主要是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傷殘或者疾病的,保險人不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保險公司認為張亮作為保險第一受益人,親自策劃兇殺案,所以,此案屬于受益人殺害投保人,根據《保險法》,保險公司將不予賠付。
而受害人女兒張梅的律師認為:李雪玉在投保單受益人一欄中寫明了“法定”,既沒有將受益人的名字明確寫入人身保險合同中,未寫明的即為未指定,既然是法定受益人,那就不是明確指定。更重要的是“法定”的字樣是保險公司在業務中自創的名詞,在任何的法律條文中都無規定,既然“法定”未得到法律認可,那么在解釋上認為其為明確指定是沒有依據的,不值得采信。因此張梅的律師認為:案例中應屬于沒有明確指定受益人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不適用《保險法》第六十五條的規定。
于是雙方在法庭上進行了激烈的辯論,辯論焦點指向“法定受益人”是不是明確指定了受益人,是否適用《保險法》第六十五條的規定。
法院在經過多次辯論后采用了第二種觀點,即“法定”應屬未指定。既然未指定受益人,那么死者的丈夫也就不是受益人,故結論是被保險人既非被投保人所殺,也非被受益人所殺,《保險法》第六十五條的規定在此亦不能被適用,因此實際上被保險人系被其繼承人所故意殺害的說法不成立。因此保險公司應承擔理賠責任。
爭論二:誰能拿到理賠金
在解決了保險公司是否應該理賠的問題后,下一個焦點便是:誰才能拿到這筆理賠金呢?是張亮,還是張梅,還是李雪玉其他的親屬,甚至是張亮的父母?對此,法庭又進行了長時間的辯論。
張亮認為:他是死者李雪玉的第一繼承人,雖然兇殺案是他指使,但主要是因為感情因素,而非財產和保險金,他應該享有李雪玉身故后的保險理賠金。而張梅的律師則指出,張亮故意殺害被繼承人,根據《繼承法》第七條,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將喪失繼承權,也就是說張亮因為故意殺害其妻子李雪玉,已經喪失了繼承權,而張梅作為被害人李雪玉唯一的孩子,繼承權應屬于他們的女兒張梅一人。對于該由誰來繼承保金,法庭上雙方進行了激烈的交鋒。
最終,法院做出了最后的結論:李雪玉的女兒張梅獲得這筆理賠金。
法院的這個結論是依據《保險法》第六十四條和《繼承法》的規定。根據《保險法》第六十四條規定,沒有指定受益人的,保險金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由保險人向被保險人的繼承人履行給付保險金的義務。而根據《繼承法》第七條,其規定如下: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喪失繼承權,也就是說張亮因為故意殺害其妻子李雪玉,已失去了繼承權,而保險公司即保險人只能以身故受益人未指定為前提,將該筆保險金作為遺產給付于被保險人其他享有權利的繼承人。由于李雪玉父母已去世,其丈夫又喪失了繼承權,那只有其女兒張梅有權繼承這筆理賠金。
2006年12月,法院作出了最后判決,決定由保險公司支付賠款100萬元,并由李雪玉的獨生女兒張梅領取。
目前在國內,人身險身故受益人指定的問題,常常因界定模糊而給保險金領受者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導致各種爭議的產生。首先,指定不明時,會導致保險金該如何分配引起的糾紛;另外,像此案中,在繼承人殺害被繼承人后,保險公司是否應該進行賠付,由于未明確指定身故后的受益人,在某種情況下使保險人承擔不應有的保險金給付義務,保險人有可能因此提出拒付保險金的理由。不過根據以往經驗,受益人指定不明確引起的糾紛,一般法院會作出有利于保險購買者的解釋。(私人理財)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催債人從哪獲取你的個人信息
2019-12-09刑事拘留多少天可以放出來
2020-01-02新冠肺炎重癥患者傳染性比輕癥高?
2020-02-14結婚三年沒結婚證彩禮可以退還?
2020-03-19規避保險糾紛的建議
2020-03-25關于離婚損害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
2020-04-09假離婚分類情況
2020-04-09疫情期間發生的這些詐騙案
2020-04-09沒收犯罪人全部財產還是部分財產的概念
2020-04-13老賴,怎么治?
2020-04-14走私假幣罪如何處罰
2020-04-17試用期的期限有多久
2020-04-17單位不簽勞動合同,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04-17你知道交通事故責任劃分和比例分配嗎?
2020-04-26工傷與人身損害賠償可以同時主張嗎
2020-04-26母親有愛的土壤,必須保護女方撫養權
2020-04-28單方起訴離婚需要什么條件?
2020-04-29構成綁架罪的要件是什么?
2020-04-29民警如何解決租房糾紛?
2020-04-29撫養權爭奪有哪些法律依據?
2020-04-29對方轉移夫妻共同財產怎么辦?
2020-04-30非法狩獵罪的認定和界限標準
2020-04-30解除勞動合同后,企業應支付補償金
2020-04-30侮辱罪的認定和界限
2020-05-06夫妻共同財產分割需要遵守什么原則?你知道嗎?
2020-04-30子女撫養權數額和給付期限如何確定?
2020-05-02軍人離婚子女撫養權通常歸誰?
2020-05-02婚內出軌懷孕離婚應該怎么賠償?
2020-05-02繼子女有沒有贍養老人的法律義務?
2020-05-03訴訟離婚程序一般怎么走?
2020-05-03子女撫養費強制執行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0-05-03關于子女撫養費的法律規定都有哪些?
2020-05-03債權轉讓中反訴的條件有哪些?
2020-05-04公司向銀行貸款需要股東簽字嗎
2020-05-04治療失誤,醫院有責任嗎?
2020-05-05犯罪從犯一般應承擔什么責任
2020-05-05遇到糾紛應冷靜,切勿動手傷人
2020-05-06退休職工死亡待遇是什么
2020-05-06用人單位哪些情況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05-07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理由有哪些?
20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