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履行抗辯權的概念
后履行抗辯權,是指依照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負有先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屆期未履行義務或履行義務嚴重不符合約定條件時,相對方為保護自己的期限利益或為保證自己履行合同的條件而中止履行合同的權利。后履行抗辯權本質上是對違約的抗辯,在這個意義上,后履行抗辯權可以稱為違約救濟權。
《合同法》第67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先履行的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這種抗辯權是我國《合同法》所獨創的一種抗辯制度,該抗辯權的名稱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應稱為先履行抗辯權,也有人認為應稱為后履行抗辯權。這一條所設定的抗辯權是為后履行的一方設定的抗辯權,比較而言,將之稱為后履行抗辯權更為合理。
創立后履行抗辯權的概念,更加完善了履行抗辯制度。三種抗辯權同時存在:即負先履行義務者有不安抗辯權,負同時履行義務者有同時履行抗辯權,負后履行義務者有后履行抗辯權。
二、后履行抗辯權發生的條件
根據《合同法》第67條的規定,后履行抗辯權應具備以下條件:
第一,由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一方面是指必須由同一雙務合同產生債務,而不是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合同產生的。另一方面,雙方當事人必須互負債務,這就表明應當存在于雙務合同之中。根據合同法第67條的規定,應當認為雙方所負的債務應處于互為對待給付的地位。
第二,由一方當事人先為履行。履行是否具有先后順序,是后履行抗辯權與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根據區別。
第三,先履行的一方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合同債務。
三、后履行抗辯權與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區別
后履行抗辯權與同時履行抗辯權都是雙務合同中的抗辯權,都體現了對交易安全的保護,而且,都是自助權、形成權,這兩種權利的行使,都不需要借助于對方的意思表示與合作,也不必經過訴訟或仲裁程序,當事人在符合法定條件時,可以自己行使這些權利。但是,二者在以下方面不同:
1.兩種抗辯權意義不同
同時履行抗辯權,其意義在于保護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的當事人雙方的履行利益。而后履行抗辯權,則反映了后履行義務人的履行利益,主要是指期限利益和順序利益。
2.規則不同
同時履行抗辯權不是對違約抗辯,而后履行抗辯權則本質上是對違約的抗辯。在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時,雙方當事人均沒有違反合同的約定,即合同義務,而在行使后履行抗辯權時,權利人則認為對方當事人違反了合同的義務,沒有在合同約定的時間內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因此后履行的當事人可以行使后履行抗辯權。
3.行使權利的主體不同
對不分先后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的雙方當事人來說,都有權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而后履行抗辯權,則在有先后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的后履行人有權行使,而不是雙方當事人都可行使。
4.產生不同
同時履行抗辯權因要求同時履行而產生,而后履行抗辯權則因一方要求負先履行義務的一方履行而產生。
四、后履行抗辯權與不安抗辯權的區別
后履行抗辯權與不安抗辯權雖然都是針對雙務合同中有履行先后順序的情況適用,但兩者之間的區別是較為明顯的。一方面,后履行抗辯權是由后履行一方針對先履行一方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債務抗辯權,不安抗辯權是由先履行一方針對后履行一方將不會或不能履行債務而享有的抗辯權〕另一方面,在后履行抗辯權行使的情況下,當事人雙方不僅要互負債務,而且雙方的債務應形成對價關系,這樣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才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二而在不安抗辯權行使的情況下,當事人雙方雖然要互負債務,但法律并未強調雙方所負有的債務應當具有對價性一先履行一方行使不安抗辯權并不僅僅是針對后履行一方不履行行為作出的,抗辯與后履行一方的行為之間并不一定具有相應性。
五、后履行抗辯權與合同解除權的區別
后履行抗辯權與合同解除權有密切的關系,兩者都可以視為對違約的救濟。但兩者也有明顯區別:
1.從性質上看
后履行抗辯權屬一時的抗辯權,是延期的抗辯權,它僅阻卻合同履行效力的發生,并不產生消滅合同的法律效果,當產生后履行抗辯權的原因消失后,后履行人應當履行合同井且,后履行抗辯權的行使,純粹是單方行為,這種權利的行使,在符合法定條件時,僅依一方的意思,而不必借助對方的意思表示和行為。而合同的解除,則是消滅合同的履行效力。在符合法定條件時,當事人一方或者直接通知對方解除合同,或者當事人雙方以合意的方式解除合同
2.從產生原因來看
后履行抗辯權因一方先期違約或發生不可抗力以致合同履行不必要或不可能,或者甚至沒有法定理由,經當事人雙方和解同意,也可解除合同此外,就違約的程序而言,如因一方違約導致合同履行不必要或不可能時,則另一方當事人雖違約,但合同尚有履行必要和可能時,另一方當事人可以行使后履行抗辯權,暫時保留自己的給付,等待對方的履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簽合同前,先來了解一下租房合同
2020-01-09訴訟離婚要請律師嗎
2020-02-26什么是互聯網庭審?
2020-03-23單位不給我買保險怎么辦
2020-03-24車子要是超載了,后果會很嚴重嗎?
2020-04-01交通事故吊車費怎么收
2020-04-10學生社保卡應該怎么辦理?
2020-04-11網絡誹謗罪的構成條件
2020-04-13交通意外相關的賠償標準
2020-04-16買賣二手房房屋,先過戶還是先給錢
2020-04-22保險公司破產:理賠少不了
2020-04-26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怎么辦
2020-04-29夫妻共同債務的處理原則有哪些?
2020-04-30可以在任意所在地辦離婚手續嗎
2020-04-29離婚財產保全怎么辦理
2020-04-29軍人起訴離婚手續有哪些?
2020-04-29非婚生子女撫養費糾紛起訴狀咋寫?
2020-04-29如何收集證據更有利爭奪子女撫養權?
2020-04-29變更孩子撫養權流程怎么走?
2020-04-30拐賣兒童罪一般的量刑標準
2020-05-01繳納購房契稅具體時間是什么
2020-05-01分居期間所得財產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05-01離婚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2020-05-01監護人轉讓應該如何辦理?
2020-05-03父母作為監護人有哪些義務?哪些情況可以剝奪?
2020-05-04子女探視權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0-05-04異地可以離婚嗎?如何辦理訴訟離婚?
2020-05-05夫妻離婚債務范圍是什么?約定有效嗎?
2020-05-05老公婚外情離婚怎么辦?如何追討賠償?
2020-05-05正當防衛的認定
2020-05-06夫妻離婚后按揭房產還在還貸怎么樣分割?
2020-05-09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是否能夠繼承
2020-05-09車禍死亡一般要賠多少錢
2020-05-09哪些情況下對方不到場也可以申請訴訟離婚?
2020-05-10離婚前房產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0-05-10公司倒閉老板跑了怎么辦
2020-05-10登記結婚無事實婚姻可以離婚
2020-05-28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05-12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判定
2020-05-12女職工合法權益如何保護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