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詳細規定了人身損害賠償的具體內容,規定了人身受到傷害的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伙食補助費、營養費、殘疾賠償金、殘疾用具費、喪葬費、扶養損害賠償金和死亡賠償金等賠償方法,進一步完善了人身損害賠償法律制度,對于保護人的生命權、健康權和身體權,保護合法的人身利益,具有重要的意義。
我認為,規定這些人身損害賠償的范圍和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我更看重該司法解釋所規定的那些新的侵權行為類型及其責任。這實際上是超出了人身損害賠償的范圍,是補充和發展侵權行為法制度,因此這是該司法解釋中最具有特色和最具有實踐意義和理論意義的內容,也是該司法解釋的重要的亮點之一。
該司法解釋中的這一部分實際上是其重點。從第3 條開始到第16條,總共有14個條文規定了12種具體侵權行為類型及其責任,包括:共同侵權行為、共同危險行為、無過錯聯系的共同致害、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責任、學生傷害事故的侵權責任、法人或其他組織工作人員致人損害責任、雇主責任、定作人指示過失責任、工傷事故責任、幫工致人損害責任、制止侵害的受益人的責任和物件致害責任。這些侵權責任類型和責任都是侵權行為法研究和侵權司法實踐急需解決的問題。司法解釋對此作出明確規定,就使審理侵權案件的司法實踐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時也在理論研究和發展上具有重要的推動意義,為制訂民法典的侵權責任法編也提供了重要的借鑒。
對此,我略舉三例說明:
第一例,共同危險行為是從《德國民法典》開始就規定的侵權行為,屬于準共同侵權行為,在實踐中解決對受害人損害的救濟具有重要的作用。這就是,數人共同實施對他人具有危險性的行為,其中一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不能確定誰是具體加害人,因此,共同危險行為的規則就是凡是實施共同危險行為的人承擔連帶責任,以更好地保護受害人的權利。但是,我國《民法通則》只規定了共同侵權行為,沒有規定共同危險行為,使在實踐中對這樣的侵權行為無法確定責任。我在 1987年就提出應當確立共同危險行為的規則的主張,一些法院依據法理作出了成功的判決。最高法院總結了實踐經驗,借鑒理論研究成果,在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中規定了這一制度,補充了立法的不足,適應了司法的急需,也為立法提供了經驗。
第二例,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行為,是近幾年來司法實踐中出現的新類型侵權行為,在具體規則上不十分清楚,在理論上也有不明確的地方。學者對法院的有關判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侵權責任補充責任的概念和理論基礎,在解決實踐中的這種新類型侵權行為,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這就是,經營者依照《消法》的規定,對于消費者負有安全保障義務,這其中就包括防范制止侵權行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的義務。在消費場合,如果侵權行為人對消費者實施侵權行為,經營者沒有盡到這種保護義務,造成受害人的損害,經營者就應當承擔補充賠償責任。這就是,受害人首先應當向直接侵權行為人請求賠償,負有安全保障義務的經營者如果沒有盡到義務,對損害的發生負有責任的,應當承擔補充責任。司法解釋第6條對此作了重要規定,這就是“因第三人侵權導致損害結果發生的,由實施侵權行為的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有過錯的,應當在其能夠防止或者制止損害的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承擔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解決了這一難題,為司法實踐提供了準確的裁判規則。
第三例,司法解釋第10條規定:“承攬人在完成工作過程中對第三人造成損害或者造成自身損害的,定作人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定作人對定作、指示或者選任有過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這就是定作人指示過失的侵權責任。這種侵權責任,是美國侵權行為法上的規定,后來日本法借鑒了這種制度,在日本民法典中做了規定。我國清末制定民法典,采納了這個規定。但是在新中國之后,對這個制度一直沒有確認。事實上,這個制度在實踐中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在家庭裝修中,這個侵權責任制度是確定侵權責任歸屬的基本規則。裝修隊與業主訂立裝修合同,為業主家裝,如果裝修隊在裝修過程中工作不慎,造成他人的損害,應當由裝修隊承擔侵權賠償責任,定作人不承擔責任。但是,如果裝修隊的裝修是按照定作人即業主的錯誤指示而為,造成損害的原因是業主的錯誤指示,那么,就應當由業主即定作人承擔責任,而不是裝修隊承擔責任。這一司法解釋準確地確定了裝卸隊和業主之間的,也就是承攬人和定作人之間的造成損害的責任關系,使處理這類侵權糾紛規則清楚、責任分明,有利于保護依法實施民事行為的人,制裁違法行為人,保護受害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這樣延長刑事拘留期限有問題
2020-02-27民事訴訟起訴流程
2020-03-05避免賴賬,該怎么做?
2020-03-20計劃生育局是否有權利抓人
2020-03-24游戲機被偷了,價值一千多,能立案嗎?
2020-04-07上市公司股東的權利
2020-04-09團委書記遭女老板舉報猥褻被免,是猥褻還是強奸未遂?
2020-04-09老字號可以作為商標嗎
2020-04-09醫療損害每年致死40萬人:多因不安全用藥
2020-04-10微信上那個賣香煙的坐牢了?
2020-04-14提前退租剩下房租退嗎
2020-04-23起訴離婚都需要哪些手續?
2020-04-24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合同
2020-04-27婚前首付,婚后共同還房貸,產權歸誰?
2020-04-28交通事故工傷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04-28爭奪非婚生子女撫養權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0-04-28“打官司”可否委托代理人?
2020-04-29離婚對方轉移夫妻共同財產如何處理?
2020-04-30夫妻離婚損害賠償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0-04-30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的認定和界限區分
2020-04-30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擔保借款要慎重
2020-04-30離婚以后想要變更孩子撫養權需要什么條件?
2020-04-30關于子女探視權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0-05-02子女撫養費支付期限是什么時候?
2020-05-02上法院起訴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0-05-03子女撫養費強制執行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0-05-03行人該遵守的交通安全法規有哪些
2020-05-03土地征收的程序規定看過來!
2020-05-04子女成年以后父母離異怎么判決?
2020-05-04醫生誤診怎么辦?
2020-05-04離婚夫妻都要子女撫養權如何爭奪?
2020-05-05夫妻離婚收集證據時需要掌握哪些技巧?
2020-05-05物業管理費主要包含哪些
2020-05-06延誤治療誰擔責?
2020-05-07私下把孩子送給別人違法嗎?
2020-05-07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分割怎么收費?
2020-05-08彩禮返還發生糾紛怎么辦?如何確定返還彩禮數額?
2020-05-09遭受家暴有必要保留證據嗎
2020-05-09交通事故傷殘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05-28婚前全款買房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