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民六庭知識產權案件和涉外案件起訴提示 |
為了便于當事人訴訟,特將知識產權案件和涉外案件起訴時應當準備的材料分別進行說明。 第一部分:知識產權案件 一、有關專利權的糾紛 (一)專利權合同糾紛 1、專利申請權轉讓合同糾紛; 2、專利權轉讓合同糾紛;(1)發明專利轉讓合同糾紛;(2)實用新型專利轉讓合同糾紛;(3)外觀設計專利轉讓合同糾紛; 3、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糾紛。 對這一類專利權合同糾紛的起訴,除應具備民訴法108條規定的起訴條件外,還應提交原告享有專利權或專利申請權的證據、涉案的合同、原告履行合同、被告違約、造成損失的計算方法和數額的證據。 (二)專利權屬糾紛 1、專利申請權糾紛; 2、專利申請優先權糾紛; 3、專利權權屬糾紛; 4、專利發明人、設計人署名權糾紛。 這類案件主要是當事人對專利中的一些權屬存在爭議,除需符合民訴法第108條規定的起訴條件外,還需提交以下證據: 關于專利申請權權屬糾紛案件,原告起訴應提交協作、合作完成或者接受委托完成發明創造的協議或者合同;應提交能證明自己參與實質性的發明創造的證據。 關于專利權權屬糾紛案,原告起訴時應明確其主張是職務發明創造還是非職務發明創造,同時應提交能證明其享有該項權利的基本證據,如專利技術方案的完成日期、參加人、物質技術條件的投入情況、原告與目前專利權人之間的關系等證據。 (三)專利侵權糾紛 1、侵犯專利權糾紛 2、假冒他人專利糾紛。 對這一類案件的起訴,應當從三個方面準備證據:第一,原告是否合法擁有專利權;第二,是否發生了侵權行為;第三,造成的損失計算方法和具體數額。據此,起訴除應具備民訴法108條規定的條件外,還應當提交以下證據: 原告(專利權人或者)在提起專利侵權訴訟時,應提交有效的專利證書、權利要求書、說明書、外觀設計公告等文件、近期的專利年費繳納憑證、被控侵權產品實物及銷售發票(實物難以提交的,須提交實物照片);提起實用新型專利侵權訴訟的原告,在起訴時必須提交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作出的檢索報告;非專利權人的原告,除提出上述證據材料外,還應提交自己與專利權人簽訂的獨占實施許可合同的證據。 原告應明確被告具體實施的是哪一種侵權行為,包括未經專利權人許可,為生產經營目的的制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并提交相應的證據。對于許諾銷售,原告應提交被告以做廣告、在商店櫥窗中陳列、或者在展銷會上展示等方式作出銷售商品的許諾的證據。 (四)與專利有關的委托合同糾紛 1、專利代理糾紛。 除符合民訴法第108條規定的起訴條件外,還應提交涉案的委托合同。 (五)與專利糾紛有關的程序案件 1、訴前申請停止侵權、財產保全案件。 該類案件是司法解釋新規定的案件,關于申請人、呈送的法院、申請應載明的內容、申請時提交的證據、申請的擔保等,應嚴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對訴前停止侵犯專利權行為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準備。 二、有關商標權的糾紛 (一)商標權合同糾紛 1、商標權轉讓合同糾紛; 2、商標許可使用合同糾紛。 除應具備民訴法108條規定的起訴條件外,還應提交原告擁有商標權的證據、涉案的合同、原告履行合同、被告違約、造成損失的計算方法和數額的證據。 (二)商標權權屬糾紛 1、商標權權屬糾紛。 除符合民訴法第108條規定的起訴條件外,還應當提交原告享有商標權的證據。 (三)商標侵權糾紛 1、假冒注冊商標糾紛; 2、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糾紛; 3、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糾紛。 對于商標侵權案件,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注冊商標財產權利的合法繼承人均可以提起訴訟。獨占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可以單獨提起訴訟;排他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在商標注冊人不起訴的情況下,可以提起侵權訴訟。起訴除應具備民訴法108條規定的條件外,還應提交原告擁有商標權的證據、原告遭受經濟損失的證據、被控侵權產品的實物以及銷售發票等證據(實物難以提交的,須提交實物照片),并明確損害賠償的計算方法和數額。 (四)與商標權有關的委托合同糾紛 1、商標代理糾紛。 除符合民訴法第108條規定的起訴條件外,還應提交涉案的委托合同。 三、有關著作權的糾紛 (一)著作權合同糾紛 1、委托創作糾紛; 2、合作創作糾紛; 3、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糾紛,包括:(1)出版合同糾紛;(2)表演權許可合同糾紛;(3)作品翻譯許可合同糾紛;(4)作品改編許可合同糾紛;(5)作品廣播權許可合同糾紛; 4、著作權轉讓合同糾紛; 5、軟件開發合同糾紛; 6、軟件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糾紛; 7、軟件著作權轉讓合同糾紛。 對該類著作權合同糾紛案件,立案審查除應符合民訴法108條規定的起訴條件外,還應提交涉案的合同、原告具有著作權的證據(第1、2項除外)。 (二)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 1、著作人身權糾紛,包括:(1)作品發表權糾紛;(2)作品署名權糾紛;(3)作品修改權糾紛;(4)保護作品完整權糾紛。 2、著作財產權糾紛,包括:(1)復制權糾紛;(2)發行權糾紛;(3)展覽權糾紛;(4)公開表演權糾紛;(5)播放權糾紛;(6)攝制權糾紛;(7)改編權糾紛;(8)翻譯權糾紛;(9)匯編權糾紛。 3、著作權的鄰接權糾紛。著作權的鄰接權,也稱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指的是作品的傳播者對其傳播作品的創作性勞動成果依法享有的權利,即《著作權法》第四章中規定的出版者權、表演者權、錄音錄像者權、廣播電視播放權。 4、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糾紛。此類案件立案審查時除審查是否符合民訴法108條規定的起訴條件外,還應提交原告是軟件著作權人的證據。 5、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此類案件應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正確確定管轄法院。 提起著作權損害賠償訴訟,應當從三個方面準備證據:第一,原告是否合法擁有著作權;第二,是否發生了侵權行為;第三,造成的損失計算方法和具體數額。 四、不正當競爭糾紛 1、壟斷糾紛; 2、虛假廣告糾紛; 3、侵害商業秘密糾紛:(1)侵害商業技術秘密糾紛;(2)侵害商業經營秘密糾紛。 原告以《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第一項之規定提起訴訟的,應以我國商標法規定的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構成要件為起訴的必要要件。 原告以《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第二項之規定提起訴訟的,應提交自己的商品已具有相當知名度,足以構成知名商品的證據;被告商品的名稱、包裝、裝潢與原告商品作相同或者近似使用的證據;造成與原告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的證據。 原告以《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提起訴訟的,應提交被告在經營活動中,擅自使用自己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的證據;造成他人對原被告商品誤認(混淆)的證據。 原告以《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第四項之規定提起訴訟的,應提交被告在經營活動中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的證據;被告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的證據。 原告以《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九條之規定提起訴訟的,應提交被告在經營活動中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制作成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證據;被告采用“其他方法”實施不正當競爭行為證據,包括(1)利用商品的包裝、標簽、說明書等進行虛假宣傳;(2)對商品作欺騙性的公開演示或者展示;(3)在公開場所采用口頭或者散布書面材料手段進行虛假宣傳;(4)直接向消費者寄送商品的虛假宣傳材料;(5)其他能夠產生廣告效果的任何方法。 原告以《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之規定提起訴訟的,應明確界定所請求保護的商業秘密(技術信息、經營信息)的內容。技術信息是指:以物理、化學、生物、或者其他形式的載體所表現的設計、工藝、數據、配方、訣竅等形式。對此,原告應明確其中一項或幾項。經營信息是指:技術信息以外的能夠為權利人帶來競爭優勢的用于經營的各類信息,如管理訣竅、客戶名單、貨源情報、產銷策略、招投標中的標底及標書內容。原告應提交系爭商業秘密具有新穎性、價值性、秘密性、實用性的證據;自己是上述商業秘密的權利人,對這些技術信息或經營信息擁有所有權或獨占性的使用權的證據。原告應明確被告采取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規定的哪一項不正當手段侵犯了原告的商業秘密,并提交相應的證據。同時應明確被告實施上述行為對自己造成哪些具體損害,并提交相應的證據。 原告因被告違反競業禁止合同、實施與此相關的不正當競爭行為而提起訴訟的,應提交載有競業限制內容的合同;交付補償費的證據;與競業禁止內容相關的技術信息或者經營信息不為公眾所知悉等證據;負有競業限制義務的員工實際上接觸到系爭商業秘密的證據;被告違反相關合同的證據。 原告以《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四條之規定提起訴訟的,應提供被告捏造、散布虛假事實的證據;自己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遭受損害的證據。 提起不正當競爭損害賠償訴訟請求的,原告應依照《反不正當競爭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提交自己遭受經濟損害的證據,并明確損害賠償的計算方法和具體數額。 五、技術合同糾紛案件 (一)關于技術成果權利歸屬的案件,原告應明確具體的訴訟類型:1、履行技術開發合同產生的技術成果的權利歸屬;2、履行技術轉讓合同后續改進技術成果的權利歸屬;3、履行技術咨詢合同產生的技術成果的權利歸屬;4、履行技術服務合同產生的技術成果的權利歸屬。原告在提起上述權利歸屬訴訟時,應進一步明確其中提起的是職務還是非職務技術成果權利歸屬的訴訟。 (二)關于技術開發合同的案件,原告應明確是委托開發合同還是合作開發合同。應提交技術開發合同的標的,包括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和新技術系統等具有相對新穎性的證據,以及技術開發的進展狀況等證據。 (三)關于技術轉讓合同的案件,原告應明確具體案件類型:1、專利申請權轉讓合同案件;2、專利權轉讓合同案件;3、專利實施許可合同案件;4、技術秘密轉讓合同案件。原告應提交所轉讓的技術是一種“特定的”和“現有的”技術的證據;原告對這種技術具有明確的所有權或者其他權利的證據;以及被告違反合同約定的證據。 (四)關于技術咨詢合同案件,原告應明確咨詢合同標的范圍。 (五)關于技術服務合同的案件,原告應明確技術服務合同的標的范圍。 六、發現權與發明權糾紛案件 (一)發現權糾紛; (二)發明權糾紛;(1)植物新品種糾紛。 這類案件的起訴應符合民訴法108條規定的起訴條件。對于司法解釋新規定的植物新品種糾紛案件,應予以特別關注:此類型的案件的級別管轄應特別注意,除特別規定由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一審的外,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級人民法院為第一審人民法院。民事案件的收案范圍:植物新品種申請權糾紛案件;植物新品種權權利歸屬糾紛案件;轉讓植物新品種申請權和轉讓植物新品種權的糾紛案件;侵犯植物新品種權糾紛案件。同時應準確認定侵權行為地。 七、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案件 這方面的案件級別管轄應特別注意,除特別規定由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一審的外,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經濟特區所在地和其它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級人民法院為第一審人民法院。收案范圍:布圖設計專有權權屬糾紛案件;布圖設計專有權轉讓合同糾紛案件;侵犯布圖設計專有權糾紛案件;訴前申請停止侵權、財產保全案件;其它涉及布圖設計的案件。 八、計算機網絡域名民事糾紛 此類案件應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域名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準確確定案由,準確確定管轄法院。 第二部分:涉外民商事案件 一、涉外民商事案件 根據涉外民商事案件的定義,涉外民商事案件主要可分為主體涉外、法律關系內容涉外和法律關系客體涉外(訴訟標的物涉外)等類。 涉外民商事案件的起訴除應具備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的起訴條件外,還應特別注意: (一)主體涉外的案件 應當提交一方或雙方當事人是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或組織,該組織仍然有效存在的證明材料; 訴狀是外文或當事人提供外文書證或外文說明資料的,應當附有中文譯本; 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或組織如需委托律師代理訴訟,必須委托中國律師;在中國域內無住所的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或組織委托中國律師代理訴訟;涉外民事訴訟中的外籍當事人,可以委托其本國人為訴訟代理人,也可以委托其本國律師以非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外國駐華使、領館官員,受本國公民的委托,可以以個人名義擔任訴訟代理人,但在訴訟中不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涉外民事訴訟中,外國駐華使、領館授權其本館官員,在作為當事人的本國國民不在我國領域內的情況下,可以以外交代表身份為其本國國民在我國聘請中國律師或中國公民代理民事訴訟; 從我國境外寄交或托交的授權委托書、訴訟證據材料,必須依照民訴法第242條的規定辦理相關公證、認證手續。 (二)法律關系涉外的案件 應當提交民事權利、義務的設立、變更或終止的法律事實發生在外國的起訴證據,例如兩家中國公司在國外簽訂或履行合同;或者當事人約定適用外國法律。 (三)法律關系客體涉外(訴訟標的物涉外)的案件 應當提交案件爭議的標的物存在或存放于國外的起訴證據。如海外華僑身故,居住在國內的數個子女因繼承其父親在國外的房產發生糾紛。 涉外民商事案件應特別注意案件的管轄問題,嚴格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章及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年2月25日公布的《關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訴訟管轄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審查確定管轄。按照該《規定》,“第一審涉外民商事案件由下列人民法院管轄:(一)國務院批準設立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二)省會、自治區首府、直轄市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三)經濟特區、計劃單列市中級人民法院;(四)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其它中級人民法院;(五)高級人民法院。上述中級人民法院的區域管轄范圍由所在地的高級人民法院確定。本規定適用于下列案件:(一)涉外合同和侵權糾紛案件;(二)信用證糾紛案件;(三)申請撤銷、承認與強制執行國際仲裁裁決的案件;(四)審查有關涉外民商事仲裁條款效力的案件;(五)申請承認和強制執行外國法院民商事判決、裁定的案件。發生在與外國接壤的邊境省份的邊境貿易糾紛案件,涉外 房地產案件和涉外知識產權案件,不適用本規定。” 二、涉港、澳、臺民商事案件 涉港、澳、臺民商事案件的界定與涉外民商事案件基本相同,案件管轄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章和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年2月25日公布的《關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訴訟管轄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五條確定。起訴時應特別注意代理人委托代理證書必須辦理相應的公證手續方為有效。 三、適用特別程序的案件 主要包括申請承認外國法院民事判決、裁定,申請承認外國仲裁裁決,申請認可臺灣地區法院民事判決、裁定、支付令,申請認可臺灣地區仲裁裁決。 提出申請時應當注意:1、外國法院民事判決、裁定、外國仲裁裁決,應附有中文完全譯本,并經過認證等證明手續,向具有管轄權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2、申請認可臺灣地區法院民事判決由申請人住所地、經常居住地或者被執行財產所在地中級人民法院受理,在該判決發生效力后一年內提出。立案時應提交申請書并附有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的臺灣地區有關法院民事判決書正本或經證明無誤的副本、證明文件。申請認可臺灣地區有關法院民事裁定、支付令和臺灣地區仲裁機構裁決的,適用申請認可臺灣地區法院民事判決的規定。 |
■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五、房地產權屬登記管理 六、法律責任
2019-12-27法律常用詞語科普
2020-03-04企業不簽勞動合同,勞動者應該怎么辦?
2020-03-26駕駛證怎么都找不到了,該怎么補辦?
2020-04-03修改圖片后使用是否侵權
2020-04-10泄露商業秘密會被逮捕嗎
2020-04-10精神損失賠償的定義
2020-04-13想給自己的設計申請外觀專利,請問具體怎么申請?
2020-04-14想要貸款買房,請問房貸收入證明怎么開?
2020-04-14離職證明書怎么寫?
2020-04-18上海房產稅如何計算?
2020-04-18農村土地征用的程序看過來!
2020-04-22要求增減子女撫養費的條件有哪些?
2020-04-28股權轉讓合同訴訟時效計算方式
2020-04-29怎么樣更改孩子撫養權?
2020-04-29非婚生子女撫養費的標準是什么?
2020-04-29可撤銷婚姻是什么意思?
2020-04-30夫妻離婚經濟補償的數額標準是多少?
2020-05-01夫妻離婚孩子撫養費數額要給多少?
2020-05-01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怎么確定
2020-05-01夫妻辦理離婚手續在哪里辦理?
2020-05-02公司舉辦籃球比賽中受傷算工傷嗎
2020-05-03債權訴訟時效期屆滿如何處理
2020-05-03離婚以后可以降低子女撫養費嗎?
2020-05-03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條件是什么
2020-05-04網絡人肉搜索,隱形的侵權
2020-05-05夫妻婚內轉移共同財產怎么認定?
2020-05-05借貸糾紛中的“電子證據”那些事
2020-05-05離婚再結婚登記是否要帶離婚證
2020-05-05開皮包公司是否犯法?
2020-05-07北上廣陪產假有沒有工資?
2020-05-07女方凈身出戶離婚協議書應該怎么寫?
2020-05-08結婚彩禮糾紛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05-09一塊喝酒出車禍死亡如何賠償
2020-05-09新婚姻法對于子女撫養權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0-05-10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的判定與量刑
2020-05-12女職工合法權益如何保護
2020-05-12醫療事故導致他人死亡的賠償項目包括哪些?
2020-05-12工程勞務分包合同為什么容易產生糾紛?
2020-05-13公司股票上市需要什么條件
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