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醫療事故發生以后,有很多患者都知道,這個時候是不可以進行醫鬧的,否則就算有利也會變得無理,必須借助法律途徑來進行維權,而醫療事故鑒定就是其中維權的一個重要環節。那么,患者應該如何提起醫療事故鑒定?下面讓我們了解一下吧!
?
(一)怎樣提起醫療事故鑒定?
?
A.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爭議,需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應共同書面委托醫學會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辦公室組織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
患者應該如何提起醫療事故鑒定.醫、患雙方當事人或代理人分別填寫鑒定委托書并簽字。
?
B.醫方代理人應出示本人身份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醫療機構法人代表身份證和法人代表授權委托書的原件供查驗,并同時向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辦公室提供經法人代表簽字的代理人身份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醫療機構法人代表身份證的復印件和法人代表授權委托書的原件供存檔。
?
C.患方和/或其代理人應向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辦公室出示患者的身份證或其戶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身份證明書、委托代理人身份證及授權委托書的原件、或法定代理人身份證及戶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其法定代理人身份證明書以供查驗,并同時向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辦公室提供患者身份證、授權委托代理人、法定代理人身份證復印件和相關證明書的原件以供存檔。
?
2.衛生行政部門對需要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應當書面移交負責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組織鑒定。
?
3.司法機關委托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由司法機關直接移交。
?
(二)怎樣繳納鑒定費?
?
1.雙方當事人共同委托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由雙方當事人協商預先繳納鑒定費。
?
2.衛生行政部門移交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由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的當事人預先繳納鑒定費。
?
3.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醫療機構關于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報告后,對需要移交醫學會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鑒定費由醫療機構支付。
?
4.司法部門委托進行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鑒定費由提起訴訟的當事人支付。
?
5.鑒定后根據鑒定結果,鑒定費分別由醫患雙方協商解決,或由衛生行政部門、司法部門裁決。
?
6.由醫學會財務部門按物價部門的定價規定收取鑒定費,并出具收據。
?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患者應該如何提起醫療事故鑒定方面的相關法律規定。如果現實生活中您或您的家人朋友們遇到類似的問題,可以直接找所在地人民法院或公安機關,或者在第一時間找律霸網律師在線圖文咨詢或電話咨詢。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也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擔保人和反擔保人的區別
2020-01-14挪用公款案
2020-03-18醫療事故賠償有哪些項目
2020-03-26尋釁滋事罪的證據有哪些?
2020-03-31和老婆意見不統一想要起訴離婚,離婚起訴書如何寫?
2020-04-03如何解除房屋租賃合同
2020-04-09關于行政訴訟的提起
2020-04-16虛假破產罪的構成條件
2020-04-16遺產繼承你了解多少
2020-04-18農村宅基地轉讓協議怎么寫?
2020-04-22建筑工地拖欠農民工資之法律分析
2020-04-23農村宅基地可不可以有償轉讓?
2020-04-27醫療事故鑒定申請需要多久
2020-04-28分居期間夫妻單方欠債怎么處理?
2020-04-30離婚財產保全怎么辦理
2020-04-29噪音擾民怎么維權
2020-04-30離婚訴訟在登記地是否有權管轄立案
2020-04-30審查起訴延長后多久能到法院
2020-04-30離婚訴訟法官會考慮些什么因素?
2020-05-01單方起訴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0-05-01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過后沒漲工資怎么處理
2020-05-01子女的撫養權是如何判定的
2020-05-03物業管理費主要包括項目有哪些
2020-05-03公民借高利貸屬于違法行為嗎
2020-05-03子女探望權一般都包括哪些內容?
2020-05-03如何起訴要求變更子女撫養費?
2020-05-03死刑復核程序一般流程是什么
2020-05-04離婚以后要求增加子女撫養費合理嗎?
2020-05-04簡單的租房合同可以隨意解除嗎?
2020-05-05怎么樣才可以避免對方轉移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5一千多塊錢的詐騙是否可立案
2020-05-05婚內房產轉移離婚如應該何分割?
2020-05-06夫妻離婚爭奪子女撫養權上訴狀應該怎么寫?
2020-05-08離婚后變更子女撫養權需要經歷哪些法律程序?
2020-05-08協議離婚財產如何進行分配
2020-05-08夫妻共同財產包不包括繼承財產?都包括哪些?
2020-05-09借條到期后有法律時效多久
2020-05-09夫妻婚前買房的歸屬情況如何分析?
2020-05-10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是如何認定的呢?
2020-05-10訴訟離婚過錯損害賠償需要具備哪些法定條件?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