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議庭
法官:
t 原告閆國利訴
被告宋澤云等道路
交通事故損害賠償一案,經法庭在2001年和2004年
開庭三次審理的事實和證據提出如下代理意見,請合議庭法官認真研究采納。
一、 本案的訴訟主體
原告起訴的有墊江縣桂溪拉絲廠、陳祥權、黃增述、宋澤云等四個被告,在第一次開庭時由被告宋澤云提供證據并在法庭上申請追加童武和羅先權為被告,而后法院要求原告提出申請追加了兩被告并向兩被告發出了傳票,在通知開庭時沒有到庭參加訴訟?,F在原告
撤銷對黃增述、童武和羅先全的訴訟,但沒有撤銷對宋澤云的訴訟請求,被告宋澤云在法庭上已書面申請追加黃增述、童武、羅先權為被告。因為宋澤云是這次連環購車中的中間的一個人,他既不是車輛的所有者和肇事者,也不是車輛的使用者和收益者。所以被告宋澤云不是本案的適格主體。
二、 原告的訴權
原告對法院的兩份
判決書確定的
賠償金額沒有訴權。原告在2001年
立案時原告的損失沒有發生,到現在法院的兩份判決書確定的賠償金額除原告已支付的部分款項外,大部分沒有
賠償損失的發生。九龍坡法院的判決書確認“因他人的責任致原告受傷造成的經濟損失,應由被告(指閆國利)先予賠償后,有權向事故責任人追償”,這里法院確認的賠償后有權利追償,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法院為什么沒有受理將本案的所有被告追加為“
運輸合同法律關系賠償案”的第三人?根據民事法學理論,追償權是實際發生的損失,而不是預期發生的損失,所以原告對法院的判決確定的將要發生的預期損失沒有訴權。所以原告的訴訟請求不能成立。
三、 購買車輛所有權轉移的問題
國家法律規定所有權是所有權人對所有權物進行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按動產的所有權理論,所有權物的實際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所有權人對所有權物享有絕對的權利,他人無權干涉。從本案的買賣狀態看,原車所有權墊江桂溪拉絲廠是該車的登記所有權人,但是它將該車買給了童武,由童武將車買給了羅先權,被告宋澤云是從羅先權的手里買得該車,被告宋澤云將車買給了黃增述,在買賣協議里都表明了過戶
手續由實際車輛的占有人辦理,并且車輛的實際占有人持有車輛過戶的一切手續。與閆國利的車發生交通事故的車輛牌照是連環買賣車輛的牌照,但是車輛的發電機都不是連環買賣車輛的發電機,過后了解到,是黃增述將連環買賣車輛的牌照買給了陳祥權,陳祥權將該車牌照掛于自己的車上造成交通事故。按
法律法規的規定車牌照是不得買賣和轉讓,黃增述出賣車的行為具有違法性,所以不受法律保護,所以,違法行為產生的后果由行為違
法人承擔。
2001年12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給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的報復(2001)民一他字第32號《關于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原車主是否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
賠償責任的復函》規定:“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由車輛已交付,原車主既不能支配該車的運營,也不能從該車的運營中獲得利益,故原車主不應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賠償責任”。國家最高人民法院的
司法解釋的規定,被告宋澤云對陳祥權在自己報廢的車上掛上非法購買的車牌照發生的交通事故不承擔任何責任。
四、 非法行為的問題
在本案中有兩個非法行為,一是黃增述將已經報廢車的牌照進行買賣,違反了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二是陳祥權將已經報廢的車輛,用非法購買的車牌照進行上路運營,違反了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所以本案的責任由違法行為人
承擔責任。在連環購買車輛中的被告宋澤云沒有違法行為,所以不承擔法律責任。
五、 法律適用問題
本案從訴訟程序上不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
民事訴訟證據的規定,按原來法律的規定,在法庭審理時當事人可以
變更訴訟請求,故也可以追加應當參加的訴訟主體,所以被告宋澤云的代理人申請追加訴訟主體是符合法律規定的,應當依法采納。但被告宋澤云不承擔責任的除外。
綜上所述,原告對沒有發生的損失沒有追償的訴權,被告宋澤云既不是該車的所有權人,也不是該車的實際占有使用和從該車取得收益的人,更不是該車交通事故的行為人,宋澤云是一個普通的農民,他不承擔賠償責任,也無法承擔賠償責任。最高人民法院從物權的運營支配和運營利益的理念已經作出了指導性司法解釋性判例,故請求合議庭認真研究采納代理人的代理意見。
代理人 武善義律師
重慶三江源
律師事務所律師
2004年11月15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