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東中經終字第128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王銀海,男,1954年出生,漢族,勝利石油管理局石化總廠高級工程師,住勝利石油管理局勝中社區燕青小區。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農業銀行東營市東營區支行。住所,東營市東營區濟南路315號。
法定代表人馬群,行長。
委托代理人李宗祿,山東地義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薛云忠,男,1967年3月12日出生,漢族,該行職工,住該行院內。
上訴人王銀海因與被上訴人東營市東營區農業銀行儲蓄存款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東營區人民法院(2001)東經初字第275號民事判決書,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王銀海,被上訴人委托代理人李宗祿、薛云忠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經審理查明,2000年11月14 日,原告王銀海之妻于桂蘭在東營市東營區燕山路遇到自稱哈爾濱人的李娟,經雙方協商后,李娟以18000元的價格賣給原告之妻于桂蘭鉆石項鏈一條。同日上午,原告之妻于桂蘭持原告王銀海的居民身份證和未到期零存整取存單(原告王銀海2000年1月份始在被告處辦理零存整取存款,月存款1800元,至取款時該存單上存款18000元)與李娟一起到被告處,在同一張取款單上,由原告之妻于桂蘭填寫了原告王銀海的身份證號碼,因原告之妻于桂蘭未帶其本人居民身份證,由李娟在該單上填寫了其本人的居民身份證號碼,原告之妻于桂蘭未作任何明示反對意思表示,二人將該取款單交給被告工作人員后,經被告工作人員核對后,兩人從被告處提走款18000元,于桂蘭取得該“利息與代扣稅款清單”,李娟取得該款18000元后,即下落不明。原告王銀海于同日上午到東營市公安局東營區分局刑警一中隊報案,經公安機關查實該李娟居民身份證系偽造。2001年4月18日,東營市公安局東營區分局刑警大隊出具證明證實,2000年11月 14日上午10時,原告之妻于桂蘭在被告區農行門口,被三男一女用假鉆石項鏈詐騙現金18000元。
王銀海主張被告工作人員未查驗李娟的居民身份證的真偽,即將款交由李娟,故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并提供相應證據證實。一、原告王銀海之妻于桂蘭及李娟提款的現場錄像時的像片四張,證實兩人的提款過程;二、證人蔣連英證人證言證實,其與原告及于桂蘭去被告處觀看錄像情況,沒有看到被告工作人員有查看居民身份證的鏡頭,李娟也未出示自己的居民身份證,于桂蘭和李娟填完提款單給被告工作人員后,該行工作人員就把該款交給了李娟;三、2000年11月14日,原告王銀海之妻于桂蘭與李娟兩人取款時的“利息及代扣稅款清單”上載明戶名為王銀海的提款本利息為18068. 34元,該存款的利息已由原告之妻于桂蘭代領;四、原告承認其妻于桂蘭與李娟為共同取款人,但因李娟使用的是假身份證,被告沒有權利將該存款付出。原告主張被告賠償其經濟損失12000元,是因原告承認其妻于桂蘭也有一定民事責任,即應承擔三分之一的民事責任,由被告區農行承擔三分之二的民事責任。
原審法院認為,原告之妻于桂蘭攜帶原告的未到期零存整取存款單和原告的居民身份證與他人李娟一同到被告處取款,并向被告工作人員出示了該零存整取存款單,并填寫了存款代取人的居民身份證號碼,符合我國有關的儲蓄管理中有關取款的規定,被告工作人員在按規定查對完畢有關儲蓄管理規定,應當認定有效;原告王銀海因此而主張被告區農行違規,被告工作人員應當查驗身份證真偽的理由,并無法律依據,不予支持。被告區農行主張應駁回原告王銀海訴訟請求的理由正當,應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之規定,判決如下:駁回原告王銀海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490元,由原告負擔。
宣判后,王銀海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改判由被上訴人承擔賠償責任,賠償上訴人損失12000元;一、二審案件受理費由被上訴人承擔。理由是:一、被上訴人未查驗代支取人李娟的身份證明,即將上訴人的存款付給代支取人李娟,確有過錯,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二、被上訴人應當查驗代取款人身份證明的真偽。
被上訴人答辯稱,1、被上訴人工作人員對上訴人取款的程序,符合儲蓄管理的有關規定。取款時,李娟有上訴人合法的存折以及李娟的身份證。上訴人之妻在場沒有表示異議,并且取走了上訴人存款中的利息。 2、對于李娟身份證的真偽問題,被上訴人的工作人員沒有查驗真偽的義務和能力。因此,被上訴人在工作中沒有過失和過錯,不應承擔責任。
二審期間,雙方均無新的證據提交。上訴人主張 2000年11月14日在被上訴人處的取款錄像證據應由被上訴人提供,以證實被上訴人工作人員對代取款人李娟取款時,未查驗其身份證給其造成損失。被上訴人提出,已經無法提供2000年11月14日的錄像帶,因在該案訴訟之前沒有接到任何一個單位要求保全該證據的材料,按規定已經覆蓋使用,該證據已經滅失,且被上訴人工作人員查驗了代取款人的身份證明。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是被上訴人是否有對代取款人的身份證明查驗真偽的義務,應否承擔賠償責任及被上訴人是否查驗了李娟的身份證。從整個取款過程中,上訴人之妻于桂蘭取款的意思表示真實。只因于桂蘭僅帶了丈夫(上訴人王銀海)的身份證和存單,當被上訴人工作人員要求出示其本人身份證明時,正因其未帶本人的身份證才用了李娟的身份證,取出了上訴人未到期存款,并拿到了“利息與代扣稅款清單”,上訴人對其妻于桂蘭取款的事實無異議。對此,給上訴人造成的損失不是被上訴人而是李娟,上訴人應向李娟主張賠償損失。可以看出,被上訴人的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沒有違反《儲蓄管理條例》的規定,要求代取款人上訴人之妻于桂蘭出示身份證明就是履行查驗義務。上訴人應當在案發后,向有關部門提出對該證據采取保全的書面申請,要求保全該證據而未申請,因此,導致證據滅失的責任不在被上訴人,不能要求被上訴人提供已經滅失的證據。被上訴人只有查驗身份證明的義務,沒有查驗真偽的義務。故上訴人以被上訴人未查驗身份證明,將款支付給代支取人李娟的上訴理由不充分,本院不予支持。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案件受理費490元,由上訴人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員 來慶云
審 判 員 李愛群
代理審判員 侯政德
二○○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書 記 員 任艷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監視居住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關于……(被告人姓名和案由)一案的審理報告(再審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關于對罪犯×××減刑(或假釋)一案的審理報告(減刑、假釋案件用)
2020-10-14報請核準死刑案件報告(高級人民法院用)
2020-10-14報請核準死刑案件報告(中級人民法院用)
2020-10-14報請核準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案件報告(中級人民法院用)
2020-10-14調查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卷內目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刑事申訴復查通知書
2020-10-14停止執行死刑意見書
2020-10-14檢察意見書
2020-10-14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安排律師會見非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逮捕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調取證據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準許拘役罪犯回家決定書
2020-10-14×××看守所刑滿釋放證明書
2020-10-14×××看守所暫予監外執行罪犯監督考察通知書
2020-10-14暫予監外執行延期審批表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調取證據清單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