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佛中法民二終字第650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南海支公司,住所地佛山市南海區桂城經委大廈一、六樓。
負責人李宏,經理。
委托代理人歐陽錦輝,廣東通法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南海西樵高爾夫發展有限公司,住所地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桂丹路。
法定代表人陳展鴻,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謝勐躍、梁健冬,均是廣東廣立信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南海支公司(以下簡稱太平洋公司)因與被上訴人南海西樵高爾夫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爾夫公司)財產保險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法院(2003)南民二初字第87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查明:2001年1月,高爾夫公司為自有的牌號為粵Y04427的警興越野汽車投保,保險項目為車輛損失險、第三者責任險、附加險的全車盜搶險、車上責任險、玻璃單獨破碎險、不計免賠特約險。高爾夫公司依約向太平洋公司交納保險費9716元,保險期限從2002年1月29日零時起至2003年1月28 日24時止。2002年7月19日,高爾夫公司將粵Y04427號警興越野車轉讓給南海市松崗車氏海鮮酒家有限公司,且向南海交警大隊申請辦理過戶手續,交警大隊向高爾夫公司出具行駛待辦憑證代替高爾夫公司的車輛行駛證,行駛待辦憑證有效期從2002年7月19日起至同年8月18日止。2002年8月5 日,南海交警大隊為高爾夫公司辦理過戶手續,將車過戶給南海市松崗車氏海鮮酒家有限公司,同日21時,高爾夫公司單位司機潘慶能在駕駛粵Y04427號警興越野車履行職務行為時與唐向展駕駛的粵YF6324號汽車發生碰撞,造成車輛損壞,唐向展和乘車人劉旺興、黃就寸、劉玉萍受傷的道路交通事故。高爾夫公司在事故發生后立即通知了太平洋公司。司機唐向展、乘車人劉旺興、黃就寸、劉玉萍受傷住院治療。2002年9月13日,南海交警大隊作出事故認定:高爾夫公司的司機潘慶能負事故80%的主要責任,唐興展負事故20%的次要責任,乘車人劉旺興、黃就寸、劉玉萍不負事故責任。2003年1月10日,南海交警大隊作出《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書》,各項費用合計137248.61元。按責任認定書認定高爾夫公司司機潘慶能負該事故80%責任計算,高爾夫公司承擔賠償損失為109798.89元。高爾夫公司已向唐向展、劉旺興、黃就寸、劉玉萍賠償損失92925.40元。高爾夫公司持機動車輛保險單及有關費用單據向太平洋公司索賠,太平洋公司于2003年3月13日出具拒賠通知書給高爾夫公司,認為粵Y04427號警興越野汽車于2002年8月5日已經辦理了過戶手續,車已屬南海市松崗車氏海鮮酒家有限公司所有,高爾夫公司在辦理該車轉讓過戶手續前沒有通知太平洋公司,高爾夫公司將保險財產(車輛)轉讓而不告知太平洋公司,未盡法律義務,高爾夫公司的可保利益已轉讓,太平洋公司對該車應付的保險責任,亦隨著汽車的轉讓而終止為由,而拒絕向高爾夫公司理賠。高爾夫公司索賠未果,遂于2003年5月12日向原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太平洋公司支付109798.89元的理賠款并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案經原審法院審理認為:高爾夫公司向太平洋公司購買的粵Y04427號警興越野車《機動車輛保險單》合法有效。該車在辦理過戶手續過程中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高爾夫公司已及時通知太平洋公司。該車的過戶日期和交通事故發生日期為同一天,使用權仍屬高爾夫公司。且該車的危險程度沒有增加,車輛亦未交付于第三人使用,變更后車主的行駛證又尚在南海區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車管所,未發放給高爾夫公司,因此,高爾夫公司持有的行駛待辦證是有效證件。粵Y04427號車輛的變更過戶手續尚在辦理中,太平洋公司亦應給予合理期限給高爾夫公司辦理變更保險合同,太平洋公司以高爾夫公司轉讓車輛未盡通知義務而拒絕賠償,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一條、第三十三條的精神,太平洋公司拒絕賠償理由不充分,不予采納。高爾夫公司依約交付保險費,太平洋公司亦應依約承擔保險合同約定的責任,高爾夫公司在申請辦理車輛過戶手續期間發生交通事故,造成經濟損失,要求太平洋公司賠償,合理合法,證據充分,應予以支持。道路交通事故賠償的范圍、標準應參照《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和《廣東省2002年度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計算標準的有關規定》予以確認。事故受傷者唐向展用去醫療費1234.20元,住院治療6天的伙食補助費按每天30元計算為180元,唐向展在其單位工作每月收入4000元高于事故發生地平均生活工資標準3倍以上,按照有關法律規定,應按照事故發生地平均生活工資標準3倍計算,唐向展誤工13天,按每天67.50元計算,誤工費為877.5元;事故受傷者劉旺興用去醫療費2160.60元,住院治療7天的伙食補助費按每天30元計算為210元,劉旺興每月收入800元,誤工14天,按每天26.67元計算,誤工費為373.38元;事故受傷者黃就寸用去醫療費5191.90元,住院治療17天的伙食補助費按每天30元計算為510元,誤工45天,按每天22.50元計算,誤工費為1012.50元;事故受傷者劉玉萍用去醫療費57306.90元,住院治療86天的伙食補助費按每天30元計算為2580元;劉旺興每月收入4000元高于事故發生地平均生活工資標準3倍以上,應按3倍計算,誤工176天,按每天67.50元計算,誤工費為11880元,護理86天,每天按22.50元計算,護理費為 1935元;粵Y04427號汽車維修費15170元,估價費883元,拖車費、車輛保管費共3400元,粵YF6324號汽車維修費26350元,估價費1386元,拖車費、車輛保管費共820元,上述費用合計133460.98元。按責任認定書認定的責任承擔,高爾夫公司承擔80%責任賠償損失費為 106768.78元唐向展承擔20%責任賠償損失款為26692.20元。高爾夫公司向太平洋公司購買了保險,太平洋公司應按保險合同的約定,賠償損失予高爾夫公司。至于劉玉萍腦里取出釘子需支付8000元,因高爾夫公司尚未作出賠償,亦沒有醫療單據在本案,故不做一并處理。高爾夫公司未能提供唐向展、劉旺興、黃就寸住院治療護理人員的證據,其護理費不在本案處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四條、第十條、第十三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五條、第四十八條、《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判決:太平洋公司于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支付保險賠償損失款106768.78元給高爾夫公司,案件受理費3706元,由太平洋公司承擔。
上訴人太平洋公司不服原審判決,向本院上訴稱:一、一審判決對證據的確認是嚴重違背法律規定的,是錯誤的。一審法院認為“對高爾夫公司提供的證據10- 16沒有按本院通知的期限舉證,但該證據能證明本案具體賠償金額的事實,故本案對高爾夫公司提供的證據10-16的有效憑據予以確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四條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明文規定舉證期限及在舉證期限內不舉證的法律后果。本案中,高爾夫公司沒有在法院通知的舉證期限內舉證,應視為放棄舉證,應該承擔相應的舉證不能責任。對于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但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的除外。在本案中,太平洋公司在一審法院通知高爾夫公司有證據補充時,就明確表示,對于超過舉證期限的證據不予質證,但是一審法院仍然發出傳票通知第二次開庭,并由高爾夫公司舉證。太平洋公司在第二次開庭時,沒有進行質證,一審法院的這一做法嚴重的違反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同時,高爾夫公司當時向法院出示的證據只有復印件,沒有任何原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八條規定:書證應當提交原件。物證應當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復制品、照片、副本、節錄本。而一審法院卻在高爾夫公司只有復印件而沒有任何原件,并且沒有證明無法提交原件的情況下,確認了高爾夫公司提交的10-16證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十七條規定: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由當事人質證,未經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依據。本案中,一審法院依據沒有質證的高爾夫公司提供的材料10-16確認損失為106768.78元,這一認定也是錯誤的。二、一審法院認定事實錯誤。1、一審法院認為“但是發生事故時,交警部門尚未發放車輛過戶行駛證給高爾夫公司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 一審法院的這一認定是錯誤的。眾所周知,行駛證是發放給車輛所有人的,是車輛所有權屬的憑證。本案中,行駛證上清清楚楚寫明車主是南海市松崗車氏海鮮酒家有限公司,又怎么可能發放給高爾夫公司呢?這是最基本的常識,而一審法院卻認為新的行駛證應該發放給高爾夫公司,這樣的認定實在是太荒謬了。所以說,一審法院認為“行駛證尚在南海區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車管所未放給高爾夫公司,因此,高爾夫公司持有的行駛證待辦證是有效證件”,也是錯誤的。行駛證待辦證只是車管所在過戶期間發給車主的臨時性的車輛所有權屬憑證,而行駛證是車管所發給車主的唯一證明車輛所有權的合法、有效憑證。本案中,新的行駛證已經發生了,待辦憑證的臨時替代已經完成,當然不是合法有效的證件,要不然就會出現一輛車有兩個車主同時存在的現象。因此,一審判決錯誤地認為新行駛證應發給高爾夫公司,并且以高爾夫公司沒有領取新行駛證而認定行駛證待辦證是有效證件是不正確的。2、一審法院對于高爾夫公司沒有履行法定義務沒有確認。高爾夫公司于 2002年7月19日就申請將粵Y04427號汽車過戶,并且領取了行駛證待辦證。《機動車輛保險條款》第二十六條規定,在保險合同有效期內,保險車輛轉賣、轉讓、贈送他人、變更用途或增加危險程度,被保險人應當事先書面通知保險人并申請辦理批改。《保險法》第三十三條規定:保險標的的轉讓應當通知保險人,經保險人同意承保后,依法變更合同。但是,貨物運輸保險合同和另有約定的合同除外。而本案中,高爾夫公司沒有在轉讓保險車輛事先書面通知太平洋公司,也沒有申請變更保險合同,一審法院對這一事實沒有認定,反而是主觀地認為保險公司應給予合理期限給高爾夫公司辦理變更保險合同,認為沒有變更合同的責任在太平洋公司,這樣的認定是明顯沒有依據本案的實際情況和相關的法律規定,僅僅憑著個人主觀意識認為太平洋公司沒有給予高爾夫公司合理期限來變更保險合同。本案中,太平洋公司在車輛轉讓之前沒有事先書面通知太平洋公司,沒有向太平洋公司申請變更保險合同,并且2002年8月5日新的行駛證已經發出,保險車輛的所有權已經發生了變化,高爾夫公司已經不是保險車輛的所有人,不再具備《保險法》第十一條所規定的保險利益,原保險合同已經失效。因此,一審法院這種憑主觀意識而不看案件的真實情況,認為原保險合同有效是錯誤的。綜上所述,太平洋公司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是錯誤判決,故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審判決、駁回高爾夫公司的訴訟請求并由其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
上訴人太平洋公司對其訴稱在本院審理期間未提供新的證據。
被上訴人南海西樵高爾夫發展有限公司辯稱:一、一審法院對證據的認定并未違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的規定。1、證據10-16全是醫院報銷單據,這些單據都在交通事故受害人手中,無法在舉證期間完成舉證,因此向原審法院提出遲延舉證的要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36條之規定,這一要求用口頭申請即可,并不需要書面申請,而原審法院接受了我方的口頭申請,這在法律上并無不當之處;2、一審法院對延期舉證的證據組織了開庭質證,但太平洋公司憑自己理解認為該證據已過舉證期限而放棄質證,屬于其主動放棄權利,與我方無關。二、一審認定事實正確。1、太平洋公司認為車輛行駛證是權屬憑證,這一認定是錯誤的。從《機動車登記辦法》第3條、第14條、第48條可以明確行駛證只是允許在道路上行駛的證件,車輛的權屬情況應以《機動車登記證書》上所載明的內容為準。2、基于太平洋公司對行駛證的認定錯誤,其對待辦證上面的時間也同樣認定錯誤了。待辦證上寫的是8月5 日,經我方向公安局查詢,8月5日是領導審批的時間,車輛過戶時間是在2003年1月22日。3、雖然機動車輛有其本身特征,但還屬于動產,根據《合同法》第142條的規定,所有權以交付為轉移,而交付的時間在2003年1月22日,而不是2002年8月5日。4、在案發時,我方仍是車主,也符合《保險法》的規定的理賠條件,太平洋公司應支付賠償金。
被上訴人高爾夫公司對其辯稱在本院審理期間提供了一份南海交警大隊2003年9月19日出具的證明,證明粵Y04427號警興越野汽車過戶時間為2003年1月22日。
上訴人太平洋公司認為這份證明早已存在,通過正當途徑也可取得,而高爾夫公司在二審時才提交,因此這份證明不屬于新證據,故不予質證。
為查清粵Y04427號警興越野汽車的過戶時間,本院依職權向南海交警大隊調查取證,南海交警大隊于2003年1月22日向本院出具證明一份,該證明顯示:2002年8月5日粵Y04427號警興越野汽車過戶到現車主南海市松崗車氏海鮮酒家有限公司,2003年1月22日辦理結束。
上訴人太平洋公司對本院收集的證據無異議。被上訴人高爾夫公司對本院收集的證據有異議,認為:1、“2002年8月5日過戶到現車主”,中的“過戶”是民間說法,其與轉讓了所有權是不同的;2、待辦行駛證8月18日才到期,若8月5日該車就過戶到南海市松崗車氏海鮮酒家有限公司,發了新證件,存在雙證情形,相互矛盾;3、行駛證不是權屬憑據,車輛的權屬情況應以《機動車登記證書》上所載明的內容為準,行駛證上寫的車主只是表明該主體有上路的資格。本院認為, 南海交警大隊2002年8月5日簽發的粵Y04427號警興越野汽車的行駛證,車主欄登記的是“南海市松崗車氏海鮮酒家有限公司” 與本院收集的南海交警大隊于2003年11月21日出具的證明的內容相吻合,因此,本院對粵Y04427號警興越野汽車于2003年8月5日過戶給南海市松崗車氏海鮮酒家有限公司的事實予以確認。
根據上述當事人確認的證據、事實以及對當事人爭議的證據的認證,本院因此確認了本院以上查明的事實。
本院認為:高爾夫公司與太平洋公司簽訂的以粵Y04427號警興越野汽車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單,是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合法有效,應受法律保護。本案爭議的焦點是:1、2002年8月5日事故發生時,高爾夫公司是否具有保險單上的保險利益;2、在高爾夫公司具有前項保險利益的前提下,太平洋公司的賠償數額怎樣計算,能否以一審中的證據10-16為依據?對第一個焦點,南海交警大隊于2002年8月5日簽發的粵Y04427號警興越野汽車的行駛證,車主欄登記的是“南海市松崗車氏海鮮酒家有限公司”,該車辦理轉讓登記的過戶時間與粵Y04427號警興越野汽車的行駛證記載的時間吻合,因此,本院對粵 Y04427號警興越野汽車于2003年8月5日過戶給南海市松崗車氏海鮮酒家有限公司的事實予以確認。根據《機動車輛保險條款》第26條、第30條的規定,保險車輛轉讓的,被保險人應事先書面通知保險人并申請辦理批改,被保險人沒有履行該項義務的,保險人有權拒絕賠償。本案中,保險事故雖也發生在 2002年8月5日,但在保險車輛過戶之后,高爾夫公司在確認知曉《機動車輛保險條款》中保險人的免責條款,并予以認可的情況下,在轉讓保險車輛前沒有按規定履行通知義務,因此,對發生在保險車輛轉讓后的保險事故喪失保險利益,保險人太平洋公司有權拒絕賠償。由于高爾夫公司已不具有保險單下的保險利益,對本案爭議的第二個焦點,本院沒有必要再作審查。上訴人太平洋公司認為被上訴人高爾夫沒有履行法定的通知義務,其拒賠的上訴理由成立,本院予支持。原審法院沒有查明雙方對保險車輛轉讓時雙方權利義務的特別約定,以發生交通事故后,高爾夫公司及時地通知了太平洋公司,并且車輛使用權仍在高爾夫公司,危險程度并沒有增加,太平洋公司應給予合理期間給高爾夫公司辦理變更手續為由,支持了高爾夫公司的索賠主張,是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處理不當,應予糾正。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法院(2003)南民二初字第876號民事判決。
二、駁回被上訴人南海西樵高爾夫發展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一、二審案件受理費各3706元,合計7412元,由南海西樵高爾夫發展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溫 萬 民
審 判 員 張 秀 麗
審 判 員 歐陽建輝
二00三年十二月十六日
書 記 員 馬 向 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裁定書(本院決定提起再審用)
2020-10-14上訴答辯書
2020-10-14拘傳證
2020-10-14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律師事務所函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復核死刑發回重審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按二審程序再審維持原判用,樣式二)
2020-10-14報請核準假釋案件的報告(有特殊情況假釋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立案登記表(自訴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管制用)
2020-10-14指定辯護函(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提請收集、調取證據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取保候審申請書(樣式二)
2020-10-14逮捕決定書回執
2020-10-14解除凍結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回執
2020-10-14抗訴(上訴)案件出庭檢察員意見書
2020-10-14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逮捕通知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指令出庭通知書(送達受指令人民檢察院)
2020-10-14沒收保證金決定書
2020-10-14____________執行回執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