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慶 市 第 三 中 級 人 民 法 院
(2005)渝三中行終字第56號
上訴人(一審原告)武隆縣興環游網吧,住所地武隆縣巷口鎮建設西路11-8號。
負責人劉杰,男,武隆縣興環游網吧業主。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武隆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住所地武隆縣巷口鎮芙蓉路69號。
法定代表人張頌海,男,局長。
委托代理人秦超,男,該局綜合科科長。
上訴人武隆縣興環游網吧(以下簡稱興環游網吧)不服武隆縣人民法院對其訴武隆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文化行政處罰一案作出的(2005)武行初字第14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一審法院經審理查明,2004年12月19日12時左右,武隆縣中學校(以下簡稱武隆中學)學生熊旺(男,1987年11月21日出生)、潘艦航(男,1990年10月24日出生)、黃田(男,1986年11月1日出生)、陳治宇(男,1989年11月7日出生)到劉杰投資開辦的興環游網吧上網。當日下午1 時許,武隆中學校長牟其林得知該校有多名學生到網吧的情況后,通知該校老師黃守龍一起到興環游網吧去找上網學生,被該網吧業主劉杰拒絕。這時,牟其林看見該校幾個學生進出網吧后遂上網吧樓上尋找并拉住一名來上網的學生,劉杰見狀邊把牟其林往樓下推致其摔倒,邊大聲叫學生快跑。事后,武隆中學向縣教委、縣教委向縣人民政府就此事分別作了情況報告。武隆縣公安局以公(法)決字[2004]第395號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劉杰在網吧樓梯間將牟其林推倒,造成傷害,決定給予劉杰治安拘留九日的處罰,該處罰已經生效并已執行。2004年12月27日,武隆縣文化體育局以(武)文市告字(2004)第019號《文化行政處罰告知書》向興環游網吧業主劉杰告知了給予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和依據以及當事人依法享有的陳述、申辯、聽證的權利。興環游網吧未提出陳述、申辯及聽證要求。2005年元月4日,武隆縣文化體育局對興環游網吧作出(武)文市罰字(2005)第001號行政處罰決定,認定:興環游網吧于2004年12月19日中午12時左右接納未成年人上網,被武隆中學校長牟其林當場看見。經查實,網吧接納未成人屬實,情節十分嚴重。其行為違反了國務院《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第21條之規定,根據該條例第30條的規定吊銷興環游網吧的《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興環游網吧不服該行政處罰決定,向重慶市文化局、廣播電視局申請行政復議。重慶市文化局、廣播電視局于2005年5月23日作出渝文廣復決字[2005]第1號行政復議決定,維持了武隆縣文化體育局(武)文市罰字(2005)第001號行政處罰決定。興環游網吧仍不服,于2005年6月14日訴至一審法院。另查明,2005年2月23日,武隆縣機構編制委員會以武編委發(2005)27號文件決定:撤銷武隆縣文化體育局,設立武隆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統一行使原文化體育局的行政職能。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自覺加強行業自律,規范經營行為。國務院《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第30條規定,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只要具有接納未成人進入營業場所的行為,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就可實施警告或罰款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的,可以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雖然該條例并未羅列情節嚴重的具體情形,但行政主體有權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依照立法精神作出情節是否嚴重的判斷。判斷一個違法行為是否情節嚴重,應從違法者的動機、所采取的手段、當時的客觀環境和條件、危害程度以及所產生的社會影響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就本案而言,興環游網吧為牟利違規接納3名武隆中學在校未成年學生進入網吧,其行為已經構成違法。武隆中學校長牟其林在得知該校學生進入網吧的消息后,為防止學生因進網吧耽誤學業而去網吧查找,是履行校長職責,是正當之舉;作為網吧經營負責人劉杰在已經違法的情況下,本應積極配合,卻采取粗暴方式阻止并動手將牟推倒致其傷害,造成不良的影響,是錯之又錯。因此,被告根據上述事實作出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認定是恰當的,并據此作出行政處罰正確,依法應當予以維持。原告訴稱被告認定其網絡經營違法情節嚴重沒有法律依據的理由不能成立;其又提出被告“先裁決,后取證”違反法定程序的問題,經審查,被告定案的主要證據均是在處罰前收集的,并未違反法定程序。一審法院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54條(1)項之規定,判決維持武隆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2005年元月4日作出的(武)文市罰字(2005)第001號文化行政處罰決定的具體行政行為。
上訴人興環游網吧上訴稱,被上訴人吊銷上訴人《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的行政處罰決定沒有事實根據。一審判決采信的熊旺、潘艦航、黃田、陳治宇的四份自書陳述材料在程序和來源上均不符合法律規定,不是本案有效證據;武隆中學對該四個學生的處分決定是虛假的。被上訴人沒有證據證明上訴人接納了未成年人上網,更沒有證據證明上訴人行為屬情節嚴重應處以吊銷《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的處罰。上訴人無意致傷牟其林的行為已經受到武隆縣公安局治安拘留九日的處罰,該行為與應被吊銷《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是兩個法律關系,將其作為《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第30條規定的“情節嚴重”顯然錯誤。一審判決維持被上訴人沒有事實根據和法律依據的行政處罰決定不當,請求二審法院依法公正裁決。
被上訴人答辯稱,熊旺、潘艦航、黃田、陳治宇的四份自書陳述材料是有老師在場的情況下由四名學生自己所寫,能與其他證據形成鎖鏈證實上訴人接納了未成年人進入網吧營業場所,違反了《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第21條的規定。渝辦發[2004]327號《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文化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深化網吧專項整治工作意見的通知》規定了“累計3次接納未成年人進入網吧營業場所、1次接納8名未成年人或在規定營業時間以外接納未成年人的,要堅決吊銷其經營許可證”,并非是只有這幾種情形才可吊銷經營許可證,而是只要有這幾種情形就必須吊銷經營許可證。上訴人2004年12月19日接納了未成年人進入網吧,致傷前來制止學生上網耽誤學業的武隆中學校長牟其林,造成影響極大,我局認定為“情節嚴重”予以處罰是恰當的。請求二審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一審被告在法定期限內向一審法院提供的證據有:1、武隆縣公安局巷口派出所2004年12月19日對劉杰的訊問筆錄,證明牟其林與黃守龍到興環游網吧找學生,劉杰擋住不讓找學生而發生抓扯。2、2004年12月19日詢問牟其林筆錄,證明牟其林到網吧找學生被劉杰打傷的事實。3、證人黃守龍證言,證明2004年12月19日黃守龍與牟其林校長到網吧找學生,劉杰不許,把牟校長推出門外。這時有5-6個看似初中生的學生問老板有無出口,老板說上去再說。這時上去了5個學生,下來2個學生,此時牟校長已上來,叫下來的其中一個學生拿出學生證。這時從網吧里面又出來2個學生,從樓下又上來2個學生。牟校長叫上來的2個學生站住,學生不聽,牟校長拉住一個學生,這時劉杰把牟校長往樓下推,并叫學生快跑。后我看見牟校長仰面倒在地上,學校保衛來后劉杰還威脅牟校長要小心點。4、武隆中學學生熊旺、潘艦航、黃田、陳治宇自書陳述材料,證明該四名學生2004年12月19日進興環游網吧的經過。5、武隆中學證明、學生注冊簿、學生名冊,證明以上四學生系武隆中學學生,熊旺、潘艦航、陳治宇系未成年人。6、武隆中學向縣教委的情況報告及對以上四名學生的處分決定。7、縣教委向縣政府的情況報告。8、文化行政處罰告知書及送達回證。9、行政處罰決定書及送達回證。10、立案呈批表,執法人員秦超、倪安輝行政執法證,重慶市文化局、廣播電視局行政復議決定書。11、武編委發(2005)27號文件,證明武隆縣文化體育局撤銷后由新設立的武隆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統一行使原文化體育局的行政職能。12、第一次庭審后被告補充提交了武隆縣公安局公(法)決字[2004]第395號行政處罰決定書,證明劉杰在網吧將牟其林校長推倒造成傷害,被治安拘留9日。
一審原告向一審法院提交的證據有:渝辦發[2004]327號《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文化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深化網吧專項整治工作意見的通知》,證明只有累計3次接納未成年人進入網吧營業場所、1次接納8名以上未成年人進入或在規定營業時間以外接納未成年人的,才能吊銷其經營許可證。
一審法院對各方當事人提供的證據作出如下確認:一審被告提供的1-11項證據,系被告在實施處罰前依法收集,具有關聯性、合法性、真實性,予以確認。一審被告提交的第12項證據系公安機關作出的生效法律文書,且原告無異議,予以確認。
前述證據,已隨案移送本院。上訴人對一審采信的熊旺、潘艦航、黃田、陳治宇陳述材料及武隆中學的行政處分決定有異議,二審審理中本院分別對陳治宇、黃田、熊旺、李雄就其自書陳述材料及武隆中學的處分決定進行了核實,均證實其自書材料系當日下午校保衛人員叫去校辦公室后,有老師在場情況下自己親筆所寫,是如實作的陳述;學校的行政處分決定屬實,而且在學校張貼了一周。綜合本案其他證據和本院審查核實的情況,熊旺、潘艦航、黃田、陳治宇的陳述及武隆中學的行政處分決定可以作為本案的定案依據。本案的其他證據,一審法院對其的分析認定正確,本院予以認可。本院根據合法有效證據所認定的本案事實與一審法院所認定的事實無異。
本院認為,被上訴人武隆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依法有對設立的互聯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經營活動進行監督、管理的法定職責。上訴人興環游網吧2004年12月19日接納武隆中學學生上網屬實,該局在行政執法活動中,調取的武隆縣公安機關對劉杰的訊問筆錄、對牟其林、黃守龍、李雄等人的詢問筆錄,武隆中學學生陳治宇、黃田、潘艦航、熊旺、李雄的陳述材料及其他相關證據已形成證據鎖鏈,據此認定上訴人違反《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第21條“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不得接納未成年人進入營業場所”規定接納未成年進入營業場所的事實清楚、證據充分。上訴人訴稱四名學生的陳述材料不具有證明效力的理由不能成立,其訴稱未接納未成年人進入營業場所的主張本院不予采納。《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第6條規定:國家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經營活動進行監督。武隆中學校長牟其林為了制止學生特別是未成年學生上網耽誤學業而到上訴人處查找學生,是監督網吧經營活動的合法行為,也是履行校長職責管理學生的正當行為。上訴人興環游網吧業主劉杰卻將牟其林推倒致傷,社會影響較大,家長和學校教師反映較強烈,被上訴人認定上訴人接納未成年人進入營業場所并造成不良影響構成情節嚴重,符合《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的立法宗旨,被上訴人據此根據該條例第30條規定對上訴人作出吊銷其《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的行政處罰決定,適用法律、法規正確。上訴人訴稱不能將劉杰無意致傷牟其林的行為認定屬《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第30條規定的“情節嚴重”的理由不能成立。上訴人訴稱被上訴人作出處罰決定是“先裁決后取證”的主張無證據支持,本院不予采納。一審判決維持(武)文市罰字[2005]第001號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準確,依法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案二審案件訴訟費用人民幣200元,由上訴人武隆縣興環游網吧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楊 煜
審 判 員 邵 瑞 一
審 判 員 吳 道 敏
二○○五年十二月十一日
書 記 員 張 欣 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先予執行申請書(民事)
2020-10-14公民當事人的授權委托書(民事)
2020-10-14上海市___人民法院案件委托執行情況告知書(樣式)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準許撤訴或者按撤訴處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死刑用)
2020-10-14×××高級人民法院報送罪犯×××死刑案件備案材料的報告(死刑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刑事抗訴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案卷封面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卷宗封面
2020-10-14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送達受理單位)
2020-10-14刑事賠償確認書
2020-10-14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違法所得意見書(回執)
2020-10-14呈請拘留報告書
2020-10-14未受刑事處分公證書
2020-10-14×××公安局釋放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隨案移交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公安局發還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看守所收監執行通知書
2020-10-14保外就醫保證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