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政 判 決 書
(2006)武行終字第43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陳金生,男,1959年8月2 0日出生,漢族,武漢市黃陂區人,系一冶建筑安裝工程公司職工,住武漢市青山區紅衛路街46街坊64門1號。
委托代理人:蔡念東,武漢市武昌區積玉橋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武漢市公安局青山區分局,住所地:武漢市青山區建設一路特99號。
法定代表人:張曉紅,武漢市公安局青山區分局局長。
委托代理人:陳友高,武漢市公安局青山區分局法制科民警。
委托代理人:胡致慧,武漢市公安局青山區分局法制科民警。
上訴人陳金生不服武漢市青山區人民法院對原告陳金生訴被告武漢市公安局青山區分局(以下簡稱青山區分局)確認公安行政管理行為違法及行政賠償一案作出的(2005)青行初字第14號行政判決,向本院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6年2月15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陳金生及其委托代理人蔡念東、被上訴人青山區分局的委托代理人陳友高、胡致慧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經審理查明如下事實:2004年8月3日,原告陳金生之母王運伢因患“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晚期)并胸、腹水”,在武漢市普仁醫院(原一冶醫院,以下簡稱普仁醫院)住院治療,由于王運伢多臟器功能衰竭,經搶救無效,于2004年8月23日凌晨1時許死亡。因普仁醫院于1999年8月撤銷了太平間的配置,該醫院通知殯儀館到醫院接運王運伢的遺體。原告以醫院診療有誤為由,拒絕將死者遺體送往殯儀館。在普仁醫院醫袢嗽狽錘醋黿饈凸ぷ魑扌У那榭魷攏?詰比?3時許向武漢市公安局110報警。青山區分局下屬的八大家派出所接警后,于13時零4分到達現場,會同普仁醫院醫務人員做原告及其胞弟陳金華等親屬的工作,向死者親屬宣傳相關法律規定并告知可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經協商,普仁醫院按照死者親屬的要求,將死者王運伢的住院病歷復制給原告,并通知武漢市青山殯儀館(以下簡稱殯儀館)到醫院拖運遺體。當殯儀館的車輛、人員于15時30分左右到達普仁醫院后,原告仍拒絕將死者的遺體運走。普仁醫院的工作人員、公安民警再次做原告及其親屬的工作,至當日17時30分許,經死者親屬同意,殯儀館的外勤接運工將死者遺體抬上車,原告之弟陳金華隨殯儀車到殯儀館,與殯儀館簽訂了《特殊殯儀服務委托協議書》一份。2004年8月25日,原告以其沒有工作,家庭貧困,系低保戶為由,向其所在社區居民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在安葬費用上給予一定的照顧;原告所在社區居民委員會、紅衛路街辦事處對原告的申請予以確認,經武漢市青山區民政局批準,由殯儀館按政策減免了相關的費用。2004年8月26日,殯儀館按雙方協議約定,將王運伢的遺體火化后,其骨灰由原告與其親屬送回原籍黃陂區安葬。2005年5月,原告以信訪的方式,向青山區分局反映情況,對八大家派出所的出警行為提出異議,認為是該派出所未經家屬同意強行將其母親的尸體運走的。青山區分局對原告反映的情況進行了調查,于2005年7月5日向原告出具《公安機關處理信訪事項答復意見書》,該答復意見書認為原告反映的情況不實。在庭審中,原告認為公安機關在無權搬運尸體的情況下,濫用職權將其母親的尸體強行搬走,屬行政違法,要求被告賠償其精神損失30000元的訴訟請求;被告青山分局則認為該局八大家派出所民警接市局110指令出警,該所民警到達現場后,為化解矛盾,對發生糾紛的雙方進行協調并無不當,民警出警后的處警行為是依法履行法定職責,要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另查明:在原告陳金生向原審法院遞交行政起訴狀時,死者王運伢的另外兩個子女(陳金華,男、陳貴珍,女),于2005年10月9日以書面形式明確表示不參與原告陳金生的行政訴訟。
原審法院認為:被告青山區分局下屬的八大家派出所在接到110的出警指令后,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在普仁醫院沒有太平間存放尸體的情況下,依據《武漢市殯葬管理辦法》第11條的規定,在現場對糾紛雙方進行協調的行為并無不當。原告陳金生在其母親王運伢病故后,以醫院用藥過錯為由與普仁醫院發生糾紛,普仁醫院通知殯儀館到醫院接運尸體,在原告親屬同意的情況下,由殯儀館的工作人員將王運伢的遺體抬上車運至殯儀館存放的事實清楚。原告認為被告濫用職權,強行搬運其母親的遺體,給其造成了精神損害,并要求賠償精神損失30000元的訴訟請求無事實根據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據此,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十六條第(四)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十三條之規定,判決:一、駁回原告陳金生要求確認被告武漢市公安局青山區分局濫用職權,其行政行為違法的訴訟請求;二、駁回原告陳金生要求被告青山區分局賠償其精神損失30000元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0元整,由原告陳金生負擔。
上訴人陳金生上訴稱:一、一審法院認定事實不清。上訴人要求醫院提供住院病歷、注射所用的藥瓶,并做尸檢,醫院拒絕提供,且不同意做尸檢。此時被上訴人未經家屬同意,強行幫助醫院和殯儀館將上訴人的母親尸體搬上車拖走,其家屬并沒有同意,上訴人之弟陳金華是看見母親尸體搬上車后,因擔心尸體不見了才隨車前往,到了殯儀館后,才簽訂的特殊殯儀服務委托協議書,若家屬同意,應在醫院就同意。只是事后上訴人母親的尸體拖到殯儀館后,迫于無奈才火化。二、一審法院偏袒被上訴人,對被上訴人的不合法證據均予以認可。對被上訴人的第二、七份證據,青山區殯儀館的證明,沒有青山區殯儀館的人現場出庭作證,不能作為有效證據使用;第九、十、十一份證據,均不能證實被上訴人有權利將上訴人母親的尸體拖走,上訴人并沒有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也沒有對醫院的工作人員進行毆打,故被上訴人應是濫用職權的行為。三、被上訴人出警執法程序有錯誤,一審法院根本不予過問。被上訴人接警后,到醫院來了五個人,沒有任何人向上訴人出示任何證件表明身份,最后未經家屬同意將上訴人母親的尸體拖走,這是違反執法程序的。綜上所述,上訴人認為,一審法院認定事實不清,對被上訴人偏袒,對無效證據予以認定,請求:1、依法撤銷(2005)青行初字第14號行政判決并依法改判;由青山區分局賠償其精神損失賠償3萬元。2、一、二審訴訟費由被上訴人承擔。
被上訴人青山區分局辯稱:我局八大家派出所接武漢市公安局110指令,依法出警、處警,于法有據。派出所民警依法做死者王運伢之子陳金生、陳金華二兄弟及其他家屬的工作,宣傳法律,并告知死者家屬有什么問題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民警還會同醫院、死者家屬協商,醫院按死者家屬的要求將醫治王運伢的病歷等記錄材料復制給了陳金生。之后,派出所民警再次做陳金生、陳金華及其他家屬的工作,至當日下午5時30分,在死者家屬同意的情況下,醫院通知青山區殯儀館的運送遺體專車,將王運伢的遺體運至青山區殯儀館存放,死者家屬陳金華隨車到青山區殯儀館辦理了相關手續。我局八大家派出所民警李曉冰、涂經建、鄧彪、潘鋼、孫惠民等人在此次出警處警過程中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23條、公安部《110接處警工作規則》第23條的規定著裝并佩帶人民警察標志同時口頭表明警察身份,雙方當事人均未對上述五人的警察身份提出異議。綜上所述,我局八大家派出所民警出警、處警行為是依法履行法定職責。請求:駁回上訴人的訴訟請求,維持原判。
雙方當事人向原審法院提交的證據材料,已由原審法院隨案移送本院,并經庭審質證。上訴人認為被上訴人提交的8份事實證據與事實不符;對被上訴人提交的4份法律依據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被上訴人沒有依法執行。被上訴人對證據的質辯意見與一審質辯意見一致。
本院查明的事實除原審法院查明的事實外,還查明,對上訴人的信訪和復議申請,被上訴人分別于2005年7月5日、8月2日、8月23日作出《公安機關處理信訪事項答復意見書》,2005年9月14日作出復不受字(2005)第1號《行政復議申請不予受理決定書》。2005年9月26日,武漢市公安局作出073號《公安機關復查信訪事項答復意見書》,對上訴人的信訪和復議申請分別給予了處理、復查答復。
本院認為,依照法律規定,被上訴人具有接警出警、處警的法定職責。2004年8月23日13時,被上訴人青山區分局八大家派出所接武漢市公安局110指令,該派出所民警及時到達報警單位武漢市普仁醫院。在處警中,民警向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陳金生和家屬及武漢市普仁醫院做了積極宣傳相關法律規定并告知解決問題的途徑,調處、化解矛盾等工作。上訴人其母王運伢病逝后的遺體由醫院運往殯儀館存放,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武漢市殯葬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該事實并不影響上訴人的權利得失,利益增減。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公安部《110接處警工作規則》的相關規定,被上訴人接武漢市公安局110指令后,出警、處警的行為并無不當。上訴人請求撤銷原審法院判決和由青山區分局賠償其精神損失費3萬元,無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原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案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00元,由上訴人陳金生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張正武
代理審判員 胡 榮
代理審判員 吳 明
二○○六年二月二十一日
書 記 員 鞏文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答辯狀
2020-10-14出席股份有限公司創立大會授權委托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發回重審用,樣式一)
2020-10-14刑事裁定書(復核死刑發回重審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再審后的上訴、抗訴案件二審維持原判用)
2020-10-14取保候審申請書(樣式一)
2020-10-14刑事上訴狀(刑事案件上訴用)
2020-10-14×××高級人民法院報送罪犯×××死刑案件備案材料的報告(死刑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立案登記表(自訴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準許調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解除凍結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回執
2020-10-14報送(移送)案件意見書
2020-10-14補充偵查決定書
2020-10-14撤銷強制措施決定書
2020-10-14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送達受理單位)
2020-10-14刑事申訴復查決定書
2020-10-14糾正審理違法意見書
2020-10-14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
2020-10-14鑒定人聘請書
2020-10-14詢問證人筆錄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