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ǎ玻埃埃保┮恢行谐踝值冢玻罚碧?/p>
原告張平(曾用名張萍),女,27歲,漢族,內蒙古烏海市第一通用機械廠三車間職工,住內蒙古烏海市海勃灣區和平東街九街坊81-1號。
委托代理人王浪沖(曾用名王健印,原告之夫),33歲,漢族,住址同上。
被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薊門橋西土城路6號。
法定代表人王景川,局長。
委托代理人闞東威,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法律事務處干部。
委托代理人韓曉春,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法律事務處干部。
第三人王浪沖,同原告委托代理人。
原告張平認為被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對其專利申請審查未履行告知義務,導致其專利權喪失,故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追加利害關系人王浪沖為本案第三人,并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平及其委托代理人兼第三人王浪沖、被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委托代理人闞東威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1996年10月24日,其向被告提交了“一種組合式便攜健身器”的專利申請,同年11月即收到被告發出的“受理通知書”,申請號為96242425。0。其于同年11月16日向被告繳納了300元專利申請費。1998年7月8日,其向被告提交了關于專利申請人的著錄項目變更申請,并繳納了100元的變更費。同年9月2日,其又向被告提交了請求公開書,并于10月20日向被告發出咨詢函,查詢其專利申請的審查情況,但被告未予答復。直至其于2000年6月28日及2001年6月16日兩次向被告發信詢問后,被告才于2001年7月11日向其回函,答復內容如下:“經核實,96242425。0專利申請案因未在規定的期限內對審查員發出的補正通知作出答復,于1997年9月10日已發出視為撤回通知。后又因在恢復期內未提出恢復請求,故于1998年7月1日進入失效庫,特此通知。”其認為,被告受理上述專利申請之后,其己按規定繳納了專利申請費,被告亦收取了其繳納的變更費,之后其又多次向被告提交文件,請求被告履行告知義務,但被告直至2001年7月才讓其知道“補正通知”和“視撤通知”及專利申請已失效的事實,被告應承擔未履行告知義務致其喪失專利權的責任。故請求法院判決:1、要求被告承認在收到其提交的變更文件及變更費后應當作出決定履行告知義務而未作出;2、要求被告承認在收到其提交的請求公開文件應當作出決定履行告知義務而未作出;3、要求被告承認在收到其發出的咨詢函后應當作出決定履行告知義務而未作出;4、要求被告承認在收到其發出咨詢信應當作出決定履行告知義務而未作出;5、要求被告承認在2001年7月11日才讓其知道專利申請案的真實情況已是太晚了;6、要求被告承擔查詢視撤信函時效已過的責任。
被告在庭審中辯稱:由于原告在起訴前曾向我局申請行政復議,其已作出第545號不予受理行政復議決定,故認為原告是針對復議決定提起的行政訴訟,因而書面答辯即圍繞復議決定進行。庭審中,原告明確提出起訴并非針對復議決定,而是認為我局未履行告知義務,就此,我局認為,由于96242425。0專利申請文檔已經依照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九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已于2001年3月2日銷毀,現只能依計算機管理系統記載的情況陳述以下意見:原告于1996年10月24日提出名稱為“一種組合式便攜健身器”的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申請號為96242425。0。該申請因末按期答復我局于1997年2月5日發出的補正通知,已于同年9月10日依法被視為撤回,1998年7月1日該專利申請文檔進入失效庫,后被銷毀。而原告向其提交著錄項目變更文件和其他材料的時間是1998年7月8日,這時專利申請已依法不存在了,原告申請變更的行為無效,對無效的行為其無告知的義務,且原告提交的100元變更費并非其要求原告繳納的,其對于主動繳費的行為不負任何責任或義務,原告有權依法請求退費。因實用新型專利申請依法不能予以公開,故原告要求公開的申請是無效申請,其亦沒有告知的義務。另外其對原告的咨詢行為沒有法定的答復義務,而且對當事人的咨詢答復與否也不是行政行為,不屬于行政訴訟受案范圍,原告的訴訟請求也沒有法律依據,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第三人王浪沖的陳述意見與原告起訴意見一致。
庭審中,被告對原告起訴事實未向法庭提供任何證據。
庭審中,原告及第三人共同所舉證據有:1、國知復不字第545號“不予受理通知書”,用以證明被告對原告復議事項不予受理的事實;2、“受理通知書”,用以證明被告對“一種組合式便攜健身器”專利申請已經受理的事實;3、中國專利局專利收費收據(No.0408167),用以證明被告收取原告繳納的300元專利申請費的事實;4、中國專利局專利收費收據(No.1389759),用以證明被告收取原告專利變更費100元的事實;5、2001年6月29日被告審查六部向王健印、張萍發出的通知,用以證明其專利申請已失效的事實;6、被告給原告發出函件的信封2份,郵寄地址為內蒙古烏海市第一通用機械廠三車間,用以證明被告按上述地址發出的函件,原告已收到,且該通信地址至今無變化;7、被告給原告及第三人發出函件的信封1份,郵寄地址為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公路總段刨花廠,用以證明被告按上述地址發出的函件,原告及第三人已收到,且該通信地址至今無變化;8、被告給第三人發出函件的信封1份,郵寄地址為烏海市公交公司第五分公司,用以證明被告按上述地址發出的函件,第三人已收到,且該通信地址至今無變化;9、國內掛號函件收據3份,用以證明原告及第三人向被告郵寄提交了著錄項目變更申報書、請求公開申請及向被告書面咨詢專利申請審查情況的事實。
庭審質證中,被告對原告及第三人提交的證據未提出異議。
經庭審質證,本院對原告提交的證據認證如下:證據1―8,能夠證明本案的客觀事實,對上述證據本院依法予以采信。關于原告提交的證據9,經本院核實,被告審查六部“審批流程查詢系統”記載,被告分別于1998年7月9日收到原告提交的著錄項目變更請求書,同年9月3日收到原告提交的“要求提前公開聲明”,同年10月21日收到原告提交的其他證明材料,同年11月10日收到原告咨詢信件,2001年6月16日收到原告咨詢信件及意見陳述書。因上述核查情況與原告有關陳述相符,能夠確認原告向被告提出著錄項目變更,請求提前公開及多次進行查詢的事實,因此對原告提交的證據9本院予以采信。
本院根據以上有效證據認定如下事實:1996年10月24日,原告和第三人共同向被告提出名稱為“一種組合式便攜健身器”的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同年11月被告受理,專利申請號為96242425。0,原告就此向被告交納了專利申請費300元。1998年7月8日,原告向被告提出著錄項目變更申報,并繳納了100元變更費,且被告予以收取。同年9月2日,原告又向被告提出了“請求公開書”。之后原告多次向被告致信詢問其專利申請的審查情況,被告一直未予答復,直至2001年7月11日,被告對原告及第三人的詢問作出如下答復:96242425。0專利申請案因未在規定的期限內對審查員發出的補正通知作出答復,于1997年9月10日已發出“視為撤回通知”,后又因在恢復期內未提出恢復請求,故于1998年7月1日進入失效庫。原告以其從未收到過“補正通知”及“視為撤回通知”,且被告明知其專利申請已失效,仍收取其變更費是違法行為為由,向被告申請行政復議。被告于2001年8月6日作出國知復不字第545號“不予受理通知書”,認為原告提出的復議申請內容不屬于復議范圍,且復議申請的提出已超過法定期限,故裁決不予受理。2001年8月22日,原告以被告在審查專利申請過程中未履行告知義務為由,向本院提起訴訟。
本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規定,受理和審查專利申請、授予專利權是被告的法定職責,對專利申請的審查狀況及時告知申請人是被告的法定義務。根據專利審查程序的有關規定,被告收到原告遞交的與專利申請有關的其他文件時,應當全面地、認真地檢查并核對全部文件,依法接收或作出不受理通知書。本案中,原告在其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被受理后,又通過提交著錄項目變更申報及繳納變更費、提交請求公開書及咨詢函等方式主張其權利并多次向被告詢問其專利申請的審查狀況。但被告不能提供證據證明其對原告的專利申請已作出處理,即不能證明其向原告發出過“補正通知”和“視為撤回通知”,故其將原告專利申請文檔打入失效庫沒有事實依據。另,根據專利審查程序的有關規定,被告收到各種費用時,應將費用名稱、繳費情況記錄在案卷上。其在收取原告繳納的變更費時,已明知上述專利申請文檔失效,應及時退還所收變更費或告知原告專利申請文檔失效的情況,但其既未退費亦未告知,該未正確履行職責的行為,誤導原告認為其專利申請仍在審查之中,直至該專利申請文檔最終被銷毀,造成原告無法主張恢復其專利申請權的不利后果。被告認為其收取變更費用時已與原告沒有任何行政管理關系,故其沒有告知義務的答辯理由不能成立。綜上,被告在原告屢次主張權利的情況下仍將其專利申請文檔銷毀,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六條、第五十七第二款第(二)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確認被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對96242425。0號專利申請審查過程中未及時履行告知義務的行為違法。
一審案件受理費1000元,由被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負擔(于判決生效之日起7日內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梁 菲
審 判 員 吳 月
代理審判員 張靛卿
二零零一年十二月
書 記 員 胡華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人或其他組織申請執行書
2020-10-14出席股份有限公司創立大會授權委托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終止審理用)
2020-10-14上訴答辯書
2020-10-14重新鑒定、勘驗申請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二審改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死刑案件綜合報告(死刑案件用)
2020-10-14報請核準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的報告(刑事案件用)
2020-10-14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決定書回執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抗訴書
2020-10-14扣押決定書
2020-10-14解除監視居住通知書(送達執行機關)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撤銷抗訴決定書
2020-10-14刑事賠償復議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起訴意見書
2020-10-14勘驗/檢查筆錄
2020-10-14×××公安局不予取保候審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拘傳證
2020-10-14×××公安局凍結/解除凍結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鑒定聘請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