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于1993年10月頒布以來,有關消費者保護的訴訟和非訴案件急劇增加。據報道,近十年,全國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受理的消費者投訴案件總計數量巨大,是10年前的75倍。這些投訴涉及到質量、價格、虛假廣告、假冒商品、計量和欺詐騙銷等問題。其中,欺詐騙銷案件上升幅度最大。今天,小編帶領大家繼續了解關于消費的法律知識。
一、經營應當提供正規發票或票據
第二十二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或者商業慣例向消費者出具發票等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消費者索要發票等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的,經營者必須出具。
二、產品質量問題的解決、七日退貨規定
第二十四條 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沒有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的,消費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及時退貨,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可以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
依照前款規定進行退貨、更換、修理的,經營者應當承擔運輸等必要費用。
補充:《網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
第四條 消費者行使七日無理由退貨權利和網絡商品銷售者履行七日無理由退貨義務都應當遵循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遵守商業道德。
第六條 下列商品不適用七日無理由退貨規定:
(一)消費者定作的商品;
(二)鮮活易腐的商品;
(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計算機軟件等數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報紙、期刊。
第七條 下列性質的商品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可以不適用七日無理由退貨規定:
(一)拆封后易影響人身安全或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拆封后易導致商品品質發生改變的商品;
(二)一經激活或者試用后價值貶損較大的商品;
(三)銷售時已明示的臨近保質期的商品、有瑕疵的商品。
第八條 消費者退回的商品應當完好。
商品能夠保持原有品質、功能,商品本身、配件、商標標識齊全的,視為商品完好。
消費者基于查驗需要而打開商品包裝,或者為確認商品的品質、功能而進行合理的調試不影響商品的完好。
第九條 對超出查驗和確認商品品質、功能需要而使用商品,導致商品價值貶損較大的,視為商品不完好。具體判定標準如下:
(一)食品(含保健食品)、化妝品、醫療器械、計生用品:必要的一次性密封包裝被損壞;
(二)電子電器類:進行未經授權的維修、改動,破壞、涂改強制性產品認證標志、指示標貼、機器序列號等,有難以恢復原狀的外觀類使用痕跡,或者產生激活、授權信息、不合理的個人使用數據留存等數據類使用痕跡;
(三)服裝、鞋帽、箱包、玩具、家紡、家居類:商標標識被摘、標識被剪,商品受污、受損。
三、格式條款的效力問題
第二十六條 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使用格式條款的,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務的數量和質量、價款或者費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項和風險警示、售后服務、民事責任等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內容,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予以說明。
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不得利用格式條款并借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
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四、經營者應當保護消費者的個人信息不被泄露、丟失
第二十九條 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消費者同意。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公開其收集、使用規則,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和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信息。
經營者及其工作人員對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經營者應當采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丟失。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信息泄露、丟失的情況時,應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
經營者未經消費者同意或者請求,或者消費者明確表示拒絕的,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信息。
《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
第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
(二)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
(三)銷售偽造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的商品;
(四)銷售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商品;
(五)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
(六)銷售偽造或者冒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的商品;
(七)在銷售的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
(八)銷售國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銷售的商品;
(九)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故意使用不合格的計量器具或者破壞計量器具準確度;
(十)騙取消費者價款或者費用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務。
第六條 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信息應當真實、全面、準確,不得有下列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行為:
(一)不以真實名稱和標記提供商品或者服務;
(二)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品說明、商品標準、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或者服務;
(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現場說明和演示;
(四)采用虛構交易、虛標成交量、虛假評論或者雇傭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銷售誘導;
(五)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或者服務;
(六)以虛假的“有獎銷售”、“還本銷售”、“體驗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或者服務;
(七)謊稱正品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
(八)夸大或隱瞞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數量、質量、性能等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信息誤導消費者;
(九)以其他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方式誤導消費者。
聲明:該作品內容系作者結合法律法規、政府官網及互聯網相關知識內容整合。如若侵權,請通過投訴通道或網站客服提交信息,我們將按照規定及時處理。
延伸閱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申請勞動仲裁需要多久
2020-02-21最新深圳醫療保險繳費標準
2020-03-26校園欺凌的責任在誰
2020-04-08自動離職會有工資嗎?
2020-04-11公司快運營不下去了,請問破產和解與調解有什么區別?
2020-04-13登記離婚要符合哪些要求
2020-04-15宅基地使用權的轉讓問題
2020-04-15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如何認定
2020-04-20房屋漏水,應該找誰承擔責任?
2020-04-22集體合同效力如何
2020-04-23孩子的撫養權變更需要的手續有哪些?
2020-04-24“陰陽合同”產生糾紛怎么辦?
2020-04-27合同違約之后有哪些補救措施
2020-04-28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處理流程
2020-04-28夫妻如何采取約定財產制?
2020-04-28離婚孩子撫養權如何爭取?
2020-04-28二手房買賣需辦理網簽備案嗎
2020-04-29關于孩子撫養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04-29孩子撫養費數額怎么定?
2020-04-29誣告陷害罪什么情況下會立案處理
2020-04-30微信紅包是贈予還是借貸
2020-05-06走私如何量刑
2020-04-30遠離非法集資
2020-04-30入職是否需要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
2020-05-01現有房屋按揭貸款流程是什么
2020-05-01可以擅自變更孩子撫養權嗎?
2020-05-01變更子女撫養權要什么條件?如何操作?
2020-05-02可以變更子女撫養權的情形包括哪些?
2020-05-02單方面擅自變更子女撫養關系有什么后果?
2020-05-02子女撫養權爭奪應該圍繞哪些方面辯論?
2020-05-02離婚訴訟怎么樣才可以收集有效的離婚證據?
2020-05-03法院強制執行子女撫養費有哪些措施?
2020-05-03辦理離婚手續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0-05-05夫妻訴訟離婚一般都需要哪些材料?
2020-05-05集資詐騙罪是怎么量刑立案
2020-05-05女方出軌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0-05-05離婚損害賠償有哪些條件?如何舉證?
2020-05-05變更子女撫養權需要滿足哪些條件?變更流程怎么走?
2020-05-08夫妻婚后在房產證上加名字流程怎么走?
2020-05-10老婆婚內出軌離婚夫妻共同財產怎么分割?
2020-05-10